news-details

才17岁,她就已完成多数人一辈子都无法完成的事,其中,「看见别人生命改变」是感动她的最大力量。

才17岁,她就已完成多数人一辈子都无法完成的事,其中,「看见别人生命改变」是感动她的最大力量。 (照片来源/陈慧洁脸书)

8岁开始送餐给独居老人;9岁上街为急难家庭募款;12岁策划举办募款音乐会;14岁为东非饥荒慕款,协助高中生举办跨校飢饿叁十;15岁获选为亲善大使,代表台湾和全世界进行志工交流;16岁受邀演讲达上百场,是台湾最年轻的演说家;今年17岁的她,担任竞选团队创意总监和县政府的青年事务委员会,最近又多了一个头衔-作家。

很多人都问过陈慧洁,这些故事是如何开始的?

「即使一个人的力量很小,只要集结大家的力量,就能让世界很不一样!」

梦想X公益X行动力=无限影响力

7月出版自传《有了梦想,然后呢?》,陈慧洁又多了「作家」头衔。

7月出版自传《有了梦想,然后呢?》,陈慧洁又多了「作家」头衔。 (摄影/记者林胤斈)

在新书自传《有了梦想,然后呢?》中,陈慧洁透过「梦想,从小事做起」、「演讲,让生命影响生命」、「学习,放手才是王道」和「未来,活出独一无二的你」四主轴,分享许多让人惊奇的成长故事。

细细阅读,就会发现背后都隐含相同的核心价值-以神为中心,多关心周遭需要,并实际执行,就能将自己的梦想转变为有影响力的「使命」!

生命的力道不仅是塑造自己,还能鼓励和吸引更多人,一起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最令陈慧洁印象深刻的,是她对礁溪国中一年级学生的演讲。那时的她,尚未被媒体大幅报导,也还未荣获「保德信青少年志工亲善大使奖」,知名度还不高。

当她分享完筹备东非饥荒慕款音乐会的过程,并邀请每个班级认养一位东非孩子后,学生们在短短10分鐘下课时间,就募集了4千多元的捐款。陈慧洁以为这样就告一个段落了,没想到,他们的回响才正要开始!

不仅有许多班级固定每月资助一位东非小孩,还有些国一孩子勇敢向学长姐分享故事和募款,更利用假日走上街头,鼓励更多民众用实际行动祝福世界。从此,礁溪国中每年都会邀请陈慧洁向国一新生演讲。

当生命影响生命,谁也无法遗忘那份感动。

陈慧洁至板桥高中演讲。

陈慧洁至板桥高中演讲。 (照片来源/陈慧洁脸书)

被形容是「人生胜利组」,但陈慧洁坦承,自己失败的经验多到数不完,「如果细数,又能再写一本书了!」

但,失败了又如何?

「做每件事之前,问清楚自己为何而做,让动机背后的使命,帮助你克服和修正缺点。不要害怕失败,坚持做对的事情,时间会为你证明一切!」

陈慧洁的故事,未完待续;她也要鼓励每个人,一起乘坐上梦想X公益X行动力的列车,经歷「神同在」的惊喜冒险!

宜兰县高校联合飢饿30。

宜兰县高校联合飢饿30。 (照片来源/陈慧洁脸书)

同场加映》

父母无法代替孩子成长,但可以成为最好的教练和啦啦队

如何教育出如同陈慧洁一般,敬畏神、乐于助人,并勇于将想法转化为行动力的领袖,她的父亲,也是宜兰五结教会传道的陈伯杰分享四诀窍:

1.每天灵修,与神建立亲密关係
2.在家自学,建立能力
3.没有电视,大量阅读
4.父母教练,学习榜样

他认为,「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帮助孩子每天建立读经与祷告的习惯,才能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讨神喜悦的选择;更透过自学和实作,让阅读获得的知识能学以致用。

但他获益最多的,是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教练;不是强逼孩子改善弱点,而是按照孩子特质,助其发挥强项。

「自信」是父母可以送孩子最棒的礼物!

东非饥荒募款音乐会。

东非饥荒募款音乐会。 (照片来源/陈慧洁脸书)

各界推荐

■像慧洁这样的青少年太值得我们鼓励了!希望她的故事激励你我,也激励更多的年轻人看见身边的需要、付出行动,为这个世界勇于梦想!-孙越

■了不起的女孩!帮助别人,自己更快乐!-范玮琪

■慧洁的故事,正是「行动力」的有利参考!歷史上所有的改变,往往源自一份小小的爱及持续的行动,哪怕只是心头的小悸动,在不断勇敢实践的过程中,就有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台湾世界展望会会长南岳君

■期盼我们都像慧洁一样,不只为着自己,更多为着别人。不轻看每个小事,用伟大的爱做微小的事。-梦想之家青年发展协会理事长廖文华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