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作者/蔡颂辉)

「思念上面的事」的表现,当然也反映在道德上,而且明显牵涉人的意志和刻意的行为:「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慾和贪婪。」人既追求符合天上荣耀又有永恆价值的事,必然尽所能的拒绝一切违反这身份的行为。在保罗的罪恶列表中,特别对贪婪作了解释,指它「与拜偶像一样」。

贪婪像拜偶像,因为人把欲得之物置于生命最重要的地位(那塬是创造主才能在的位子)。贪婪和拜偶像两者的关係是分不开的。人为什么会拜偶像?动机并不是真的以它为神来敬拜,而是期待藉着膜拜他们,给自己带来好处,无论是物质钱财,抑或平安顺利,这个心态本身就是贪婪。

可悲的是,很多基督徒也用拜偶像的心态来拜耶稣,他们并不顺服神,只是希望讨好神,好让神会保护他们、给他们祝福。那也是贪婪!若是这样,我们就仍然是思念地上的事,而不是思念上面的事。保罗说:「因这些事,神的忿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

保罗说,这是读者不信时候的生活方式。注意保罗的陈述方式:「当你们在这些事中活着的时候,也曾这样行过。」意即,人在什么样的光景中活着,就遵照什么方式行,他行的方式反映出他生命的实况。如今,信主的人既然已经不在这些事中活着,当然就不应该这样行。

得救应当有得救的样子,那就是要:「但现在你们要弃绝这一切的事,以及恼恨、忿怒、恶毒、毁谤,并口中污秽的言语。不要彼此说谎;因你们已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穿上了新人。」再次强调:「你们已经脱去…(已经)穿上」本处提到消极的杜绝恶行方面,在12~17节还提到新的生活样式方面:「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

不要以为成长只能「顺其自然」,以致我们不需要刻意的做一些事来培养好行为,或制止不好的行为;也不要妄想基督徒的生活没有挣扎,或以为基督徒生命有挣扎就一定有问题。坦白说,我们就是在挣扎中成长的,在过程中不断的仰赖耶稣的恩典,又不断的悔改和努力改变。

一方面我们不要担心因犯罪而失去神的喜悦,但另一方面我们应当用尽一切方式,摆脱惯性恶行和培养新的好习惯,包括为自己的道德立界线,订立自己处事的塬则,设立防範机制,避免自己陷入试探中,养成有规律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建立肢体的互信守望代祷等。

「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慾,和贪婪(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因这些事,神的忿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当你们在这些事中活着的时候,也曾这样行过。但现在你们要弃绝这一切的事,以及恼恨、忿怒、恶毒、毁谤,并口中污秽的言语。不要彼此说谎;因你们已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穿上了新人。」-《圣经》歌罗西书3章5~10节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