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左为冯君蓝与主持人台湾神学院林鸿信教授合影。右为摄影作品「预备着的童女」,以圣经为创作灵感。(图/基督教研究智库 提供、facebook)

一张张照片的背后是什么?在一般人眼中,同时具有「牧师」及「摄影家」两个身分的冯君蓝说:「我只有一个身分,就是『传道人』,我只是多使用一种『图像式』的语言,帮助我分享信仰。我深深相信,上帝不只透过圣经说话,也确实透过祂的创造说话!」

冯君蓝,摄影作品曾获「教育部文艺创摄影类作首奖」、「全国美术展金牌奖」,在各国展览中可见其足迹;知名摄影家阮义忠曾形容他的作品是「灵魂的肖像」。冯君蓝同时是台北市有福堂驻堂牧师,讲道、牧会,是他的生活。

 

拥有两个身分的冯君蓝,是如何踏上这条「斜槓」之路?

 

害羞、内向的传道人

与一般人对「牧者」的印象不同,冯君蓝自小个性内向、害羞,私底下并不爱说话,会走上传道之路,是源自父亲的影响。

 

冯君蓝小的时候,父亲被差派到台湾各地服事,他眼中的父亲,个性严厉,因而对爸爸又爱又恨,不知如何沟通。但每次看见父亲站在讲台上,传递神的话语,「感受到一种奇特的魅力。」使其深受吸引。

 

初中时,冯君蓝进入团契,有好几次被圣灵充满。年仅14岁的他,凭着单纯的心志,立志未来要作传道人。但他深感自己并不完美,害怕会「玷辱」主名,因此不断逃避,直至毕业出社会,成为艺术工作者,都未回应牧职唿召。

 

父亲过世前问他:「你什么时候,要兑现你和上帝的承诺?」这时候的冯君蓝,婚姻有诸多状况,差点走向离婚;内心非常痛苦的他,曾有自杀念头,然而,上帝用慈爱与恩典,领夫妻俩走过艰难路程。

 

经过两年挣扎,在妻子勉励下,冯君蓝决定去唸神学院,后到教会全职服事。塬以为,自此与美术再无关连,没想到某次,会友工作的画廊,有其中一个展览出状况,冯君蓝赶紧将自己作品硬凑上去「补位」—影像作品用《圣经》人物命名,带出福音意涵。

 

展览中,他很自然地导览作品,讲起隐含其中的圣经故事和体会,成为另类的「传福音」,许多不认识神的人,听得津津有味,引起正面回响。第二年,画廊老闆再次邀请他参与展览,因而逐渐打开艺术旅程。

冯君蓝牧师的作品:「牧童大卫」。他手上拿的杖,是有生命的植物;而在黑夜中的光,代表并非自然光线,背后皆彰显神的同在。(图/基督教研究智库 facebook

 

我只是多一个「语言」的服事者

随着展览次数增加,曾有教会同工为此质疑冯君蓝。他严肃面对、认真寻求神,过程中,上帝明确指示他要继续做下去!但是,不论创作多少作品、受到什么肯定,他始终认定自己,仅是多一种「语言」的全职服事者

 

我只有一个身分,就是『传道人』,我只是多使用一种『图像式』的语言,帮助我分享信仰。我深深相信,上帝不只透过圣经说话,也确实透过祂的创造说话!这是冯君蓝的确信。

 

耶稣,为我们做了最好的示範。每次祂分享天国、关係等较抽象的概念时,都会以实际物品举例,例如,耶稣曾用麵酵、撒种、葡萄树、枝子、麦子、稗子…等,生活周遭随处可见的东西来作比喻。

 

〈路加福音〉17章20-21节,耶稣说:「神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人也不得说、 看哪、在这里,看哪、在那里,因为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冯君蓝认为,要用「超越」的眼界,去观察神所创造的万物,因其中都蕴含神的属性,「神的创造不是仅纯粹的物质,而是反映出神的本质!

 

除了大自然,包括人手所造的东西,也是透过神赐予我们的感受能力,使用祂造的物品来进行创作。冯君蓝牧师以文艺復兴时期为例,当时外型辉煌、壮丽的教会,其中有丰富图像、雕塑等,在各方面反映出基督信仰,让人可以从教会建筑物「本身」,就体会到神。

 

有人会因冯君蓝的「影像」创作,深受感动、想要信主。某次,到其他国家展览时,有位女士在参观完后,走到他前面说:「我从来没有听过基督教,也没有听过这些故事,我现在要怎么样才可以信耶稣!」冯君蓝说,这样的事情发生好几次。其实连拍摄的自己,也仅是「观察者」,因影像裡的内容,没有任何是他创造的,从旁观的角度来看,会从中体会到基督信仰。

 

有人好奇,在这领域备受肯定的他,是否会创作「圣经以外的题材」?冯君蓝回应:「『圣经』就给我非常丰富的异象,是永远是用不完的题材,可能用尽一生也不够表达。」

冯君蓝牧师偶然看到一片草随风起舞,从中体会,就算是卑微的生命,仍能反映出创造者的光,因此拍下「草芥」这幅作品。(图/基督教研究智库 facebook

 

「抛砖引玉」 盼用各样方式展现信仰

针对基督徒艺术工作者,冯君蓝提出几点建议。他曾听到有艺术家,想为上帝创作,对此他会先询问:「上帝跟你熟不熟?」因为,唯有先尽心尽力爱神、爱人如己,同时精进创作技术,才可能更深刻传递信仰。

 

他提醒,有时,艺术会沦为传福音的「工具」;若带着此态度,作品将反映出越来越世俗的世界观,及功利的特性,若是如此,仅能带出表面、浅薄的感动,无法打动真正在「深刻思考」的人们。

 

他自认,自己并非已做得很好,许多时候,其作品也会欠缺信仰深度,或是具体的形状、色彩、技法等,但他希望能「抛砖引玉」,让更多有恩赐的基督徒,在不同领域做光做盐,展现出福音的各个面向;让教会成为有活力、丰富的信仰群体,不仅在艺术领域,更是在每个领域中都展现出「福音」!

KG知识健身房」线上直播。(图/基督教研究智库 facebook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