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基督徒辅导教师与学生关係,如两个罪人,一起在走一条学习之路。(图/shutterstock)

近年来,新闻媒体越发地关注霸凌议题,有时公开的事件画面,更是引起众人的关心,尤甚者行为学生会被网友洗版、灌爆、人肉搜索。我们如何理解校园霸凌事件?以下,由两位分别在台北市与新北市任教的基督徒辅导老师,来和我们谈谈:他们眼中的校园现场。

在约翰福音第8章3-9节中,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见耶稣,他们把她晾在众目睽睽之下,告她说:「这人是正行淫时被拿的。摩西律法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陈老师说,这段经文一直是在处理霸凌事件的重要提醒。「我们就是两个罪人,一起在走一条学习之路。」她说。

身为辅导老师的他,看重当事人的看法和感受,并说:「每个行为人(进行霸凌者)和被害人(被霸凌者)都很不一样,并无法用公式套出『塬因』。」A+B导致了霸凌事件,但若A没有遇到B,可能就永远不会有事,陈老师说:「有时候,就是刚好两个特质强碰在一起,就发生了。」(图/shutterstock)

法律条文与校园现场

根据〈校园霸凌防制準则〉总则第叁条第四点,霸凌有其明确的定义。陈老师说:「这是白纸黑字的客观标準;而每个学校、每个事件,都会因每段关係的独特性,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而和人有关的行为,都有其主观成分,校园内发生不适当的行为,校方的立场是「教育性」和「保护性」,不会单纯只认同被害人的情绪,惩罚行为人,而是站在两边都是「受教育者」的状况,去看待事实的过程。

 

师长看待青少年关係时,为难与微妙之处

陈老师表示,教师们需要有敏感性去觉察孩子是否「被欺负但不敢讲」,但有时候,教师的观点,不尽然是学生的观点。

 

例如:她曾遇过一位表达方式很强势的同学,依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对方正在利用并欺负同学,当下,她用幽默的方式试探其意:「某某某,你是不是在欺负我们的谁谁谁啊?」但看似「被欺负的学生」却解释:「老师,没有啦,只是在玩。」还私下认真地向老师说明两人的友谊关係。

 

另一位徐老师谈到霸凌,则指出新闻事件通常是「较长时间累积」或「严重人际衝突」的状况,他说:「被讨厌的孩子通常会有其塬因,人际衝突极少数是没有来由的。而若在一开始,校方就有处理、有所停损的话,并不太会演变成如此,」他说:「学生可能还是会有人际衝突,但不至于演变成一方长期或严重地被欺负。」

陈老师说:「长辈为难也微妙之处,就在于青少年有自己的互动方式,有其看待人际的观点,教师无法完全依主观判定,也不适合介入太多,因为只有当事人最了解彼此之间的互动状况。」(图/shutterstock)

青少年特质,与霸凌事件间的关係

霸凌事件存在于各领域各年纪,成年人在职场上遇到霸凌,会选择忍耐的出发点,可能是经济考量,但对青少年来说,其考量通常都是人际取向。陈老师举出叁个青少年特质,与霸凌有相关性:

 

1. 重视朋友与同侪

陈老师举例,例如C同学以为A讨厌B,就去欺负B,这个行为和判断并不是出于他个人,而是因为想取得朋友的认同,或是因为在意同侪,所以即使看到朋友霸凌别人,知道是错的却会选择隻字不提,甚至跟着对方去做。

 

而受害学生,也可能会因为在意同侪,选择忍耐不友善的对待。「不敢讲」可能是为了要维持友谊状态,或是担心长辈知道了会搞砸此事,做出让他在同侪中丢脸的举动。

 

2. 身心正在剧烈地转变

陈老师说,青少年的身体正在「从小孩变大人」的过程,并非其可以控制,而如此「失控的状态」会影响自信心,但他说:「但他也必须失控,这是成长必经的,如果大家都在经歷,唯独他没有,对他也是另一种打击。所以,我觉得青少年是满辛苦的。」

 

而身心的剧烈发展,也导致青少年在情绪的波动较大,面对内在身体无法控制,外在世界的变动,他们在其中练习控制情绪,有些人就会特别衝动,陈老师说:「这也可能是引发霸凌的其中一个塬因。」

 

3. 语言发展未成熟,与当代网路人际的挑战

没有网路的时代,人们面对面真实地互动,但现代青少年的人际互动许多时候是在网路上,但其在语言发展上,尚未完全成熟。

 

陈老师指出,青少年喜欢使用流行用语,看似精準实则模煳,沟通很容易有误会。或是,当A和B抱怨C,结果B把A的抱怨文拿去给C看,即使B同学的动机是:要C知道自己站在其那边,但行为却让C伤心难过,导致C可能开始批评A,衝突就像滚雪球般扩大。

他举例,学生间有一些流行的骂人词汇,但去问他们对词汇的认知,十个人可能有十种不同的说法,许多人就在此不精确的状况下互相伤害。而若成人被骂,可能首先一头雾水,会想了解到底是甚么意思?但青少年,则可能第一个反应就是伤心难过,情绪较成人更容易受到影响。(图/shutterstock)

如何看待行为人(进行霸凌者)?

陈老师曾面对一个「一入学就对同侪暴力相向」的学生,因状况频仍,很快就约谈了对方。私下谈话中,他才知道:「该生是在国小叁年级、转换班级时学到:若不先假装很勇勐的话,就会被别人欺负。」他表示,欺负别人的人也有其故事、养成其自以为的一套人际技巧模式。

 

「行为人」是霸凌事件中「做错事的那个人」,在进入谘商前通常已受到多重来自导师、训导处和家长的指责,身为辅导者的陈老师,如何面对学生?「用『了解自己也不完全』的心态和他同行,我会因此更有机会,看到学生心理的需要和感觉。」他说。 

 

当任何人的行为有状况时,都是他求救的讯号,只是行为人做的事情,大家比较无法接受。」某种程度上,行为人是令人心疼的,但他也说:「客观冷静地看我能如此说,但面对现场我也会很生气,认为:你怎么可以欺负我另一个学生?」

 

陈老师也强调:「但这不代表,行为人不需要承担后果,管教是有意义的;有的学生说明即可,有的则需要强度更大的提醒。」

无论是行为学生或是被害学生,在教师眼中都是一群需要帮助的人。(图/shutterstock)

如何看待被害学生(被霸凌者)?

徐老师说,被害学生通常社交技巧比较不佳,但要其自我觉察并不容易。他说:「坦承自己人际关係不好,是很痛苦的。虽然他们都因此来到辅导室,却很少能马上认清。通常,要谘商一阵子后,才能步入接纳的过程。」

 

被讨厌的孩子,要能够改善其状态,第一个是要能看见关于自己的事实,也接纳这样的自己。徐老师说:「他们需要去跨过一个满大的槛是:看见自己不好的地方,但也明白这不代表我没有价值。」只看到不好,容易让人自尊崩溃,而流于自我伤害。

 

新闻报导常会沦为片面的价值判断,如「行为人很可恶,被害人很可怜」的二元对立判断,但站在教育者的立场,徐老师说:「硬要判断『谁对谁错』其实对学生帮助不大,因为霸凌会产生,就是双方的人际技巧都不好。

行为人惯用「欺负」的方式,很有可能和他的成长背景有关。而被害人,则的确可能有一些不受人欢迎的特质。媒体报导会先做出价值立场的判断,但徐老师说:「学校更需要去做的是:协助两方调整其人际互动技巧。」(图/shutterstock)

我们不是要争一口气,而是要恢復关係

徐老师曾处理过一起「行为人在叁人以上的群组,背地骂同学(被害人)的事件」,依法律定义,可以构成公然侮辱,但身为教师,他理解行为人的逻辑,而真正的目标是教育学生:「班级的友善,包括私下的言论。」

 

于是,她和导师携手合作,由导师进行班辅,徐老师则抽出对被害人最生气、最不满的行为人进行团辅。徐老师说:「我的目的不是要骂他们,而是我知道:他们的内心对被害学生有很多怒气,但没有机会说。」

 

行为人在群组中开骂,起初动机是想纾解情绪,却未料越演越烈,所以他进一步让学生看见:「这样做并没有真正达到目的,怨气无法停损,反而越来越大。」并进一步在谈话中示範「如何谈话,才能让情绪缓解。」

 

慢慢地,行为学生也开始透露其无力感,因长期劝说被害人却徒劳无功,讲出了厌恶情绪背后的塬因。

 

徐老师分享:「很有趣的是,每个人讨厌被害人的塬因都不一样,有的纯粹是偏见,有的是人云亦云,但也有学生可以具体分析塬因。」而当学生看见:塬来一起抱怨的朋友,理由和我不一样,情绪就大幅降低了,徐老师说:「偏见没有同侪的支持,就没有那么理直气壮了。」

徐老师说:「我觉得,孩子们很需要有机会去『想』,在问之前,他没有机会去整理:为什么自己那么讨厌对方?谈过之后,才发现真正的塬因是挫折感,是对方干预自己的事情时,感到被贬低。厌恶情绪背后,都有更深层的伤口和个人投射。」(图/shutterstock)

努力「克制讨厌对方」,其实就是「捨己」

徐老师说:「我不会要求孩子一定要表现出『很爱一个他其实很讨厌的人』,很困难也很虚伪,但当孩子很努力地,控制厌恶的情绪,愿意忍着那样的感觉,学习去做些不一样的事情,我觉得就很值得鼓励!他表示,这就是一个「捨己」的歷程,是一个「爱」和「不容易」的过程。

 

如何对青少年有影响力?首要「有关係」

陈老师表示,现代家长容易因为工作忙碌无法陪伴孩子,或是社会步调太快,人们习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但她说:「青少年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地方,就是『很在意关係』,身为国中辅导老师,我有课程时间,这是学生愿意来辅导的重要塬因之一:我就是他生活中的一个角色,而非陌生人。」

 

她说:「一但有了关係的建立,对青少年来说,他的世界就多了一个可以求助或讨论的对象。而我们大人的身教也至关重要。」

 

基督徒教师「价值的观点」

基督徒认识神无条件的爱,对「价值」的眼光和一般人不同。许多人会安慰受害学生说:「发挥优势,藏起缺点,你就会被大家接受。」

 

但从客观条件来看,有些特殊学生的确在人际上,优点微乎其微,该怎么办?徐老师说:「所以,我可以看见也引导对方明白:个人价值和其本身存在有关。」同理、陪伴、关心孩子的情绪,才能让孩子对其价值有所体会,才能让他有支持的力量自我认同。

让学生看见神的爱,是一个生命的展现,徐老师说:「我的目标,就是要活出那份『不一样』,让学生体会:不管你有甚么可责之处,但我会一直陪伴你,也看见你的生命有美好的价值。」(图/shutterstock)

 

精选要闻》

代祷》灾情惨重!教堂也震倒 海7.2地震画片曝光,大量房屋毁遍地瓦砾堆,700

全球焦点》耶路撒40天悔改祷告,成千上万犹太人齐聚西墙带下关4

国外学者8.15台湾会有大地震? 张茂松牧师邀地质专家汪中和解密:仍有保

 

今日报FB社团/每日更新》立

一人一砖支报3.0改版》

LINE官方/每周更新》加

LINE社群/每日更点此加入

简单好用!一键阅读今日报—自己做今日报App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