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从3年前致力于网路牧养服事的刘晓亭(刘叁)牧师,日前特别举办了一场网路宣教经验分享会。

从3年前致力于网路牧养服事的刘晓亭(刘叁)牧师,日前特别举办了一场网路宣教经验分享会。 (摄影/记者吴佳玲)

从3年前致力于网路牧养服事的刘晓亭(刘叁)牧师,日前特别举办了一场网路宣教经验分享会。会中,他除了分享过去半年如何透过网路概念开拓超过10个聚会点,以及善用网路牧养宣教外,更强调,藉由网路才能真正打破教会围墙,使更多人得到信仰上的教育与装备。

刘晓亭表示,每个世代中,新势力遭旧势力排斥是常有的事,如圣经中的法利赛人排斥后起的施洗约翰,施洗约翰的跟随者又排斥耶稣一样。因为新势力上来,对旧势力会造成威胁,在此情况下,耶稣提出:「新酒要装在新皮袋裡。」唯有如此,皮袋不会破、酒也不会漏掉,两样就都保全了。耶稣来,也并非要製造对立或建立自己的势力,因此首先要确认的是,透过网路的宣教或牧养,并不是要搞革命,也非推翻传统教会。

许多基督徒都觉得福音难传,他却认为,是没有抓到重点。是不是很多时候,就因为自己不知道如何传福音,以至于採用了很多的替代品?想跟人传福音之前,一定要先清楚信仰的本质与内涵,如果对塬厂的正货都不了解,做出来的山寨也不会好到哪。

当基督徒对于福音有了重新的认识,今日的教会生态是否就能改变?这个世代,是媒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完全摆脱了圣经的传统框架,连性别也都动摇了,但在这样的时代,会不会让沉睡的基督徒重新明白福音的本质。刘晓亭认为,这个时代是要迈向恢復使徒行传的时代,一切都回到起初,圣徒皆祭司,每个人天天在聚会,不论在殿裡还是家裡,透过网路才可以达到「天天聚会」的目标。

到了21世纪,现在的教会和以前的教会有很大的不同,牧师不要期待每周主日能够看到每位会众,因为他们可能会出国或有不同的行程与活动,但这是教会「型态」的不同,至于教会的「内涵」,几千年来都没有改变过。但光是这教会的型态,被挟制的已非常厉害,以至于在谈论福音内容时,所传的福音也成为一种「制度化」的东西。

可是当你接受到网路的刺激,乍看网路只是传播的工具,可是当网路加上奉献袋的时候,它就不再只是工具,而是把我们脑袋习惯性的结构彻底的解构。在这个解构再重组的过程,刘晓亭牧师从中看见福音的机会,看见95%的人会在这个解构过程中,再一次省思过往的生活方式与信仰,以及将来要甚么。

回到使徒行传时代 落实教育将信仰与生活合一

刘晓亭认为,信仰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因此网站内容的推动发展,也应该与教育密不可分。

刘晓亭认为,信仰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因此网站内容的推动发展,也应该与教育密不可分。 (摄影/记者吴佳玲)

如果台湾5%基督徒当中的领袖牧长们,每周花95%以上时间与5%的人(会众)在一起,另外只花5%的时间和其他95%的人(一般大众)接触,这样基督信仰的復兴不会来到。神造人,就是要与人同工,然而,目前教会几乎是以讲台为中心,所以一个小小讲台,大家都要往上挤。所以要回到圣经中使徒时代,福音遍传,宣教的开始就是要从「天天」开始,并且投入「教育」。

刘晓亭认为,信仰和生活不可分离,教会如果不做教育,就不可能回到使徒行传的时代,真正的基督信仰,是教导如何把信仰带回家,而不是留在礼拜堂中。圣殿和家如果不连结,没有圣殿只有家,就没有一个稳固的教导中心,只有恐怖的热情,大家一神各表,异端满天飞;只有殿而没有家,未来的下场,就会像现在欧洲许多着名的教堂景点一样,只剩观光的价值。

对教会来说,事工是枝叶,教育却是根。整本圣经在做只有一件事,就是「教育」。但台湾近年陷入了8个字的简化神学中,就是「耶稣爱你,我也爱你!」神学上的思辨通通不见了,多元成家就是最好的例子,反映出基督信仰的教育出了很大的问题。

还有前一段时间热门的金粉、钻石等新闻话题,我们必须反思,整个信仰的内涵是甚么?如果信仰内含空洞,随便的风吹草动,都会让人错乱,唯有当信仰根基稳固,才能站立得稳,这就是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一个人要信主够久,因为初信时,有太多东西还没有沉殿、过滤、考验;一时的激情,不代表会永远跟随主!

新世代新思维 从教育角度重新思想网路宣教

希奇全人关怀协会秘书长陆怡表示,有人说现在是一个崩世代,这若是神所允许的,我们可以把崩解的世代转成一个神可使用的世代。教会、教育都有个「教」字,都含有「teaching」概念,教会和教育做的都是同一件事。教育的目地,在建立全面性的东西;而教会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全人性的建立一个属神的人。

中古时代,最有知识的人就是神职人员,他们是带领社会文化前进的动力,但因着人的懦弱与私欲,如发展赎罪券等,导致人们开始要求宗教煺出学校、政治、国家,藉此保护人民;但也因此,教会逐渐薄弱化到了一种「功能性」的存在。

教育非常重要,谈到信仰,也必须回到教育的塬则与逻辑,给予信仰上的装备。我们的信仰关係,应该是一个可以和这个世代对话的信仰,而非充满神秘、深奥的内容。有传播学者说,媒体即内容,现在人们接受讯息以及被改变的过程,和以前已经截然不同,所以传福音的方式和对象,都要有新思维,也要重新用「教育的思维」去看待宣教。

成立希奇人生网站 让教会、家庭、学校(职场)合一

一个基督徒的世界,就是教会、家庭、学校(职场),叁个圈圈要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教会要在职场、学校和家庭裡。

一个基督徒的世界,就是教会、家庭、学校(职场),叁个圈圈要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教会要在职场、学校和家庭裡。 (摄影/记者吴佳玲)

刘晓亭说,若全台湾2300万人信耶稣,台湾会变更好吗?如果只是庙变成了教会,中元普渡变成敬拜讚美,而其他的都不会改变,为什么还要这么努力传福音?如果一个人信主后,目的不是让他回到十字架,那就是在传一个「宗教」,在比谁的信仰「市占率」比较高而已。

圣经中,使徒时代的信徒,就是在家裡、殿裡,信仰和生活不分开。一个基督徒的世界,就是教会、家庭、学校(职场),叁个圈圈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教会要在职场、学校和家庭裡。健康的教会来自于健康的家庭,神的心意是要我们在健康的家庭成长;若家庭出了问题,或许我们与神仍可以有好的连结与关係,但在跟人的相处上必会有问题,因为生命的根本没有解决。另一方面,如果学校(职场)不能有神的工作在裡面,而是从信仰分离出来,如在教会是一个样,在学校(职场)又是另一个样,很容易产生心理分裂。

所以近年来,刘晓亭牧师致力推动一种观念,让教会无所不在,打破教会、家庭、学校(职场)各过各的的窘况,因为会众的生活型态在改变,因此周间(在职场教会)与周末(核心教会、传统教会)有不同教会存在,在才是真正的解答,让5%的基督徒可以真正扩散出去,因为耶稣说我们要「去」到人群中,而不是叫人「来」教会。教会的围墙要被打破,靠的就是网路。

基督徒聚集的地方,就是牧养中心,传统来说,教会就是牧养中心,通常是一整套既定的资源,要大家或各小组来跟随与推行。刘晓亭认为,网路才是超级牧养中心,把各种不同的资源放在网路上,就是自助餐一样,自己可依个人状况,决定要吃甚么,这才是未来的牧养趋势。

因此,今年他计画连结各行各业中的基督徒弟兄姊妹,成立一个名为「希奇人生」的基督教网站,从基督徒的观点出发,提供各种资源,只要加入网站成为会员,就会有教学系统教导如何宣教。因此牧养中心,也会成为资源中心、宣教中心,这就是圣徒相通、彼此成全。突破传统的作法,不要困在网路的利弊得失中,把资源打开户享,透过网路连结,进一步能带出实体的聚集。

参与这个网站建置推手之一的知名基督徒音乐人徐致尧强调,这个网站不为任何单一教会而效命,而是为了建立耶稣品牌,扩大神国影响力,把神国带到任何地方,因此也欢迎更多有志一同的主内弟兄姊妹,一起加入成为生力军,在这个网站平台上,贡献自己的专业所长。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