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刺猬毛癣菌感染症状。      (照片提供/马偕纪念医院)

一名陈姓患者饲养刺猬数个月后,大腿竟出现红肿搔痒,因为病灶貌似湿疹,自行涂抹药膏近两个月后却不见好转,前往马偕纪念医院皮肤科求诊才发现,塬来是人畜共通的刺猬毛癣菌(Trichophyton erinacei)作祟,使用外用抗霉菌药物治疗,不到两週后就改善病况。

马偕皮肤科主治医师孙培伦表示,饲主接触刺猬后的皮肤病案例增加,通常是常和宠物接触的脸部、手掌及四肢出现红色带屑斑块,更严重的话会出现脓疱和红肿搔痒。由于症状外观和体癣、湿疹类似,得透过皮屑的显微镜检查初判是否为霉菌感染,再进一步做霉菌培养找出感染来源。

刺猬很可爱,但饲主也要多注意牠的身体健康状况。      (照片提供/马偕纪念医院)

因为每年刺猬毛癣菌的感染个案不多,就台北马偕医院大约只有2、3例,很少患者直接联想到病因是来自宠物,因此很有可能延误就医。

生病的刺猬有数种临床症状,宠物有异状就要带牠去兽医院检查,即使有感染,只要配合医师指示,维持居家卫生品质,就有助于病况,避免一再感染。

【刺猬小档案】

主要品种为非洲种和欧洲种,喜欢阴暗处,好掘土,杂食性,野生时以昆虫、软体动物、小型嵴椎动物和水果为食,猫用颗粒饲料和罐头可作为人工饲养。小型刺猬在台湾越来越受欢迎,不悦时会发出气音并口吐白沫。

【刺猬毛癣菌(Trichophyton erinacei)小档案】

属于皮癣菌,动物的角质是营养来源。曾有位纽西兰病患因饲养刺猬而感染霉菌,该霉菌会感染野生刺猬,并具有宿主专一性,因而被命名「刺猬毛癣菌」。生病的刺猬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掉毛、掉刺、抓痒、脱屑、起红疹等。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