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彰基文史博物馆揭牌,为中部第一家立案的私立博物馆。左起:彰化县观光导览解说协会常务监事陈美娟、国立彰化生活美学馆馆长尹汇武、彰化县文化局长张雀芬、文化部文化资源司副司长张惠珠、彰基副院长周志中、彰基文史博物馆馆长詹丽珠、福音画家程兰钰、刘耀仁教授。(图/彰基文史博物馆 提供)

彰基文史博物馆于9月23日上午举办揭牌仪式,文化部文化资源司副司长张惠珠、彰化县文化局长张雀芬、彰化县文化局艺文推广科科长林志宪、国立彰化生活美学馆馆长尹汇武、彰化县观光导览解说协会常务监事陈美娟、彰基副院长周志中医师及馆长詹丽珠博士等人共同揭牌;彰基文史博物馆为中部第一家立案的私立博物馆,盼藉博物馆珍贵史料的蒐集、典藏、研究和展示,让民众了解医疗文化的辉煌与成就。

文化部副司长:彰化重要的第一个私立博物馆

受到宣教师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福音画家程兰钰特地捐了四幅福音油画予彰化基督教医院(彰基文史博物馆),非科班出身的程兰钰,在作画上遇到许多的困境和挫折,每当作画遇到瓶颈时,就祷告寻求神,神垂听她的祷告,让作品一幅幅完成;就如同早期宣教师来到福尔摩沙,同样的遭遇许多磨难,若不是倚靠神,凡事都不能成,透过这些画作让我们不仅看到充满见证的生命歷程,更看见神在程兰钰身上所彰显的神蹟。

 

文化部文化资源司副司长张惠珠表示,彰基文史博物馆的成立是彰化非常重要的第一个私立博物馆,而且它的特色是在讲我们的医疗,因为宣教体系进来之后,尤其在19世纪整个台湾的医疗状况,最后带出了很多医卫体系的相关人才,藉由对当时的生活纪录,进而知晓当时的社会生活纪录是非常有趣的,因为在台湾整个发展歷史裡,可以藉由宣教士的纪录,更深入瞭解到在19世纪的台湾,尤其在中部地区是怎样的一个生活样貌。

文化部文化资源司副司长张惠珠表示,彰基文史博物馆的成立是彰化非常重要的第一个私立博物馆。(图/彰基文史博物馆 提供)

从医疗史看到台湾更多文化面貌

在医疗史的部分来说,也确实对台湾的整个在地服务及在地一般民众的医疗,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宣教士的医疗史、教会体系的医疗史很重要,因为它不是只发展在中部地区而已,甚至有些教会也发展到东部去了,所以在这整个部分,台湾整个歷史发展,个人觉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藉由彰基文史博物馆,觉得整个医疗史应该是第一步,当然有一些公益的医疗院所,也许他们也在做很多当代的医疗史的纪录,但是19世纪这一块也非常的重要,希望彰基文史博物未来能再进一步的透过更多的研究,去做更多的推广。

 

张惠珠指出,我们也很期待很多民间的不管是收藏、研究什么样的主题,或是属于哪一种面向的,都可以成立这样的一个博物馆;,因为其实成立博物馆就是要和大家分享我们所拥有的这些文物、文件,甚至我们所拥有的研究成果,藉由这样私立博物馆的蓬勃发展,可以见到台湾更多文化面貌,文化部非常鼓励所有民间的有志者,大家一起来成立博物馆。

馆中收藏全台湾第一台显微镜。(图/彰基文史博物馆 提供)

英国医疗宣教士兰大卫、梅鑑雾,对台湾中部贡献极大

彰基副院长周志中表示,兰大卫医生及其一家两代人奉献一生给彰化,加上陆续加入的医疗宣教师,以及以梅鑑雾牧师为首的教会牧师团队,形成完整的身、心、灵照护体系,其歷史发展脉络极具史学研究价值。彰化基督教医院为了保留并研究120多年来的珍贵史料,乃自西元1998年开始设立彰基院史文物馆,以保留珍贵的歷史文物。期间从单一馆舍,扩增为彰基十大国际文史园区,为了更落实博物馆功能,乃自民国106年申请设立彰基文史博物馆,以强化彰基国际文史园区的典藏、研究及国际合作功能,业于109年2月21日获准成立彰基文史博物馆,为中部第一家立案的私立博物馆。

 

西元1895年,来自英国的兰大卫医生(David Landsborough III)及梅鑑雾牧师(Campbell N. Moody)受英国长老会海外宣道会差派抵达台湾,并自1896年开始在彰化设立医疗佈道所开始,开创彰化基督教医院120多年来服务台湾中部人健康照护及以基督之爱安慰信徒的事工,对台湾中部的贡献极大。这期间以彰化基督教医院为核心之台湾中部医疗科技发展及教会发展有巨大的改变,其中许多宣教师加入而扩大整体的基础,其间亦有许多爱的故事发生,尤以「切肤之爱」的史实为人津津乐道。

馆中收藏1936年3月3日兰大卫医师煺休前说的话:「人生经由不断的抉择,塑造我们的人格特质(翻译文)。」(图/彰基文史博物馆 提供)

四大面向呈现基督教对社会各层面的影响

彰基文史博物馆以四大面向阐述基督教对于社会各层面发展的影响:

 

一、文化融合:十九世纪西方宣教师进入中华,对双方都产生极大的影响。宣教师传递宗教、哲学、科学与医学技术,需要面临完全陌生的语言、生活习惯、饮食、穿着,及生活环境,彼此间文化交融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医疗发展:台湾的近代西方基督教医疗宣教发展,始于马雅各医生抵台后于1865年6月16日在台南看西街建立佈道所兼医馆,继于1965年9月在高雄旗后建立医馆,日后于台南发展成新楼医院。后有1880年于台湾北部的「沪尾偕医馆」,再来是台湾中部的基督教医疗始于1890年卢加闵医生在大社建立医馆,虽然他1892年病逝于嘉义,继而兰大卫医生于1896年底在彰化租房开设医馆,开启彰化基督教医院在台湾中部的医疗服事。

 

叁、台湾基督教医护训练研究本土化发展:来台的医疗宣教师除了医院照护病人,及教会服事外,另一项重要贡献是训练本地的医护人员,培植在地的医生、护理人员及助产士,推广公共卫生,包含安彼得医生、马雅各二世医生(台南),兰大卫医生、兰大弼医生、高仁爱医生(彰化),宋雅各医生、戴仁寿医生(台北),及烈以利护士、洪伯棋护士等人,为台湾本地医生医护训练与研究打下基础。

 

四、社会照护:台湾弱势族群的照护工作,基督教宣教师投入许多心力,包含妇女教育、塬住民族医疗、盲人教育、痲疯病人照护、推动公共卫生教育等,为台湾的社会照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福音画家程兰钰(左叁)捐四幅福音油画予彰化基督教医院(彰基文史博物馆)。(图/彰基文史博物馆 提供)

秉持「上帝爱世人」的核心价值

彰基文史博物馆馆长表示,彰基文史博物馆为了纪念宣教士对臺湾的贡献,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亚太学院、东海大学歷史学系、国立中兴大学歷史学系及臺湾基督长老教会合作,于24、25二日举办「2020年基督教宣教士文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徵稿类型分为研究论文、个案分享报告二项,包括八个主题,分别为语言与圣经翻译研究、社会融入与价值分享、医疗宣教与社会照护、臺湾宣教史研究、宣教士的在地环境记录、女性宣教士研究、宣教的国际化与在地化挑战及档案歷史研究实务;除上述主题外,其他有关臺湾基督教文化研究、或不限于臺湾的宣教士歷史研究、各福音派跨宗派宣教议题、基督教文化与歷史的当代挑战等,亦可投稿。此次国内外投稿总计35篇,再加上英国3位主题演讲者。

 

彰基文史博物馆乃秉持「上帝爱世人」的核心价值,以西方宣教师建立台湾医疗体系及教会系统的社会关怀网络为收藏与研究应用之标的,以达到台湾医疗史料典藏、加值应用及社会学习的目的。

 

精选要闻》

你是合神心意的敬虔女子吗? 六个特质一一检视

罹患恐慌快喘不过气,调整生命顺序后痊癒 婚礼主持人「苏菲」用上帝的爱祝福千对新人

周联华牧师的平信徒神学 吴昶兴博士:让人信主的不是教义,而是「不得不决志而决定的」

诚挚的邀请每位读者以奉献来支持这份新闻媒体,并且为我们加油打气,让每一个神所赐福的事工,化为百倍千倍的祝福。谢谢您~(点此奉献)

 

今日报奉献回馈专案—冈本口罩支撑器》点我奉献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