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5日上午,中华基督福音协进会于iM教会举办「2019秋季关键面对」。图为福音协进会创新拓展处处长夏昊霝牧师。(摄影/记者林葶熙)

5日上午,中华基督福音协进会于iM教会举办「2019秋季关键面对」,上午场以「新阅读时代的读经计划」为主题,邀请了石牌信友堂董家骅牧师、台湾读经会执行长王茂彩、台湾大学歷史系秦曼仪教授、清华大学教育与学习科技系柯华葳教授、阅读人创办人郑俊德等人分享。

读经江湖的九流十家

市面上有许多各样读经教材,内容配合圣经导读、经节、牧师讲解等,让人能更进一步认识神的话语。台湾读经会执行长王茂彩说到,不少教会在推动读经活动时,会统一众弟兄姊妹使用读经教材,这能帮助大家在一件事上同心合意。综观市场上的读经教材,价钱皆不昂贵,这不会成为人读经的阻碍。各个牧者恩赐不同,若找到适合自身的读经材料,则能帮助其带领、牧养教会。

 

近年阅读形式改变,不再只有纸本阅读,愈来愈多基督徒习惯使用非阅读性的读经方式-看影片。王茂彩提醒,「不要以为看圣经就是读经」,不论是藉读经教材、看影片、听有声书等,这些都只是阶段性的,帮助人对神产生兴趣与对祂的渴望。

 

她分享,自身于美国信主,当时经常在书房裡读经、与神有亲密时刻,神藉此教导她如何度过每天的试探、体验与神同在的时刻,这正是读经最珍贵的收穫,而非只为达成一个目标。此外,信仰是全面性的,读经、祷告、团契等皆非常重要。

 

「越是不爱读经的人,越是要把真理给他们」不论是何种模式,学习圣经都是美好的,只要活出真理和领受,这就是神所喜悦的。人太过软弱,或许现在生命刚强,但你永远不知接下来的生命光景将如何,然而在读经时与神亲近,将是显现祂大能的时刻。

 

今日读经的挑战与现实

学校常给标準答案,(使人)阅读过程也只问标準答案、不质疑。那读经也只要标準答案?教会是否也朝这方向走?清华大学教育与学习科技系柯华葳教授向大家提问。

 

个人所吸取的知识并非全由学校所教,有部分为自学而得。她强调,阅读是自学的手段,因此自学是需要思考的。现今读经挑战:(1)许多人认为圣经非常「神圣」、文字不易懂而煺却。(2)没有功能上的需求 (3)家中没有共读习惯。这些塬因致使读经沦为形式和仪式。

 

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做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乾粮的人!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唯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乾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希伯来书5:12-14

 

这段经歷描述了读经的过程:吃奶的婴孩、心窍练习、吃乾粮的成人。在台湾,文盲人口已大幅降低,但现在则有一群「识字文盲」。这群人只懂得滑手机、不经思考转传,而现在需要引回这群人,认识圣经字句的意义。她提醒,要学会掌握神的话语,因在许多观点与立场上辨别好坏,真正认识神,生命才能结果子。

 

上午场以「新阅读时代的读经计划」为主题,邀请了石牌信友堂董家骅牧师(左上)、台湾读经会执行长王茂彩、台湾大学歷史系秦曼仪教授(右下)、清华大学教育与学习科技系柯华葳教授(右上)、阅读人创办人郑俊德(左下)等人分享。(摄影/记者林葶熙)

从西方阅读史看当代圣经

台大歷史系秦曼仪老师以近代早期法国新教徒圣书阅读经歷为例,分享西方阅读的演进。她说到,早先人们使用卷轴书,其后基督徒以翻页书取代,以此和当时的异教徒作区别。此外,读者可以清晰浏览,字词之间有间隔。随着古腾堡印刷出现,复製圣经的速度更加快速,大幅提升能阅读的人口,这打破了当时的性别秩序,女性也开始能阅读。

 

当时教会因担心阅读所带来的风险,开始有禁止翻译圣经的命令、列出禁书目录等。神学家伊拉斯谟在1516年出版《希腊语圣经新约主解》,对当时的宗教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马丁路德受此环境影响,1517年所发起宗教改革,为基督信仰带来巨大影响。

 

从过去的歷史来看,教会因阅读形式改变而开始管理:建立印刷书的秩序、兴办穷人学校等。反观现今,她鼓励大家思考,「基督徒是否以读经带出新的阅读经验,为社会示範兼具包容与开创力的阅读素养?」

 

在台湾阅读歷史与西方阅读史有巨大差异,而「包容度」是这当中值得思考的部分,或许这能使我们再拉回起初读经的热情。

 

阅读前线:社群阅读新模式

脸书百万人气粉专「阅读人」创办人郑俊德分享,当他找到人生活在世上最大的价值—成为别人的需要,便开始思考该如何实践,后来领受以「阅读」影响人、进而影响一个家,于是决定採用网路媒体推广阅读。

 

最近一次阅读调查显示,成人平均7年买一本书,这也是为何现代人没有阅读习惯,教会也难以推广读经。进一步思考:若阅读对人际关係、经济无太大影响,那为何人需要阅读?

 

若有人能教导该如何使用书、知识,则能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因此,郑俊德从此角度去思索,试着将阅读与各样活动连结、办线上读书会。他说到,经营阅读社群中,他从做中学、以知识传递知识,无论做什么事要回到本质、带出其核心,才能带来影响,阅读亦是如此。

 

实践神学脉络下 对读经传统的解构

石牌信友堂董家骅牧师说到,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教会,许多时候强调读经的系统性造就。因此,教会在推动读经时会思考系统性,并对此做风险管理,这些都是受到中产阶级的逻辑、理性、效率等想法所影响。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属于中产阶级,而每位属中产阶级的人,其阅读方式也不同。在华人社会下,习惯理性地完成工作,却少有深入反思:「为什么要这样做?」

 

读经媒介也影响人如何领受神的话语,许多时候认为媒介只是工具,但其本身也传达着信息。任一媒介出现,会面临其中强化、取代、恢復、极致等过程,同时也会取代人的习惯。以读经来看,这「强化」了人与神的关係,而在印刷术的出现后,「取代」中世纪的群体朗诵,变为个人式的读经。

 

媒介也恢復了一些其他层面,如:中世纪多以图画、雕刻传达神话语,少有人阅读保罗书信,因其强调逻辑文字的架构,难以用艺术呈现。当印刷术推展到一个「极限」时,使人脱离群体性,变得更加独立,但也使人缺乏群体性构思能力。

 

「当谈及阅读时,我们要问为何要阅读圣经?」他说到,阅读圣经不只是知性的实作,更是遇见那位向我们揭露自己的基督,也改变人的视野。当从神的自我揭露方式看自己时,不是否定自身塬本的观点,而是被挑战与更新,经歷视域融合。

 

因此,读经不只是侷限在传统中的牧者教导,也要在群体中(教会),从他人视角中认识真理,并不躲在圣经论述之后,向神敞开自身生命,同时体验知识与经歷。

 

精选要闻》

脱离「黑暗权势八大行业」 潘刘玉霞牧师:重修倒塌帐幕、建立属灵的「心」圣殿

先天性嵴柱裂无法正常行走 她挨过百次刀仍刚强站立:苦难是神与你同在

曾经「怀疑」信仰?没关係,你不是一个人

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的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哥林多后书9:8)。请支持今日报媒体事工,谢谢您~(点此奉献)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