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有25年儿童基督教教育经歷的「国际儿童事工团」主任布莱德(Brad Winsted)上周在台湾分享教育经验。(摄影/记者杜胤广)

简单、清晰、易于明瞭的图像,配上说唱,就能让孩子明白「毛毛虫查理」为何能在天上得到礼物的方式,真实地「传福音给孩子」。

「珍爱家庭中心」上周特邀拥有25年儿童基督教教育经歷的「国际儿童事工团(Children Ministry International简称CMI)」主任布莱德(Brad Winsted)来台,举行一系列「儿童信仰教育讲座」,除分享他在儿童教育上的启发与丰富经歷,同时教导教会如何与父母携手造就敬虔后代,让儿童主日学不沦为主日的临时托儿所。

然而,如何对儿童传福音,重点不在于方法,乃要先明白,传福音给孩子的意义是什么。

 

从小在教会长大,也熟知圣经故事 却是个100%失丧的人

「传福音」意即「分享或传扬有关耶稣基督为罪人提供一条救赎之路的好消息。」换句话说,一个享受教会节庆氛围、积极参与各项教会活动的人,不代表已蒙拯救,因仍有许多人不明白这条救恩之路,包括父母要传福音给孩子。

拥有亲自教导孩童,及推动儿童事工上丰富行政经验的布莱德,本身也是名8个孩子的父亲,其妻子于7年前过世,由他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并将福音传承下去。

「当父母亲没有将信仰传承给下一代,信仰消失殆尽,教会也会成为博物馆。」在基督教家庭长大的他,从小受洗,每周和父母到教会做礼拜,并进入儿童主日学,成为教会会友;每当圣诞节或復活节时,也很喜欢教会气氛,但,他不传福音,因为从来不明白耶稣基督是其救主。

「我可以告诉你所有圣经中的故事,但我仍旧是个100%失丧的人。」从小在教会长大的布莱德,明白很多真理,但其父母与教会,并没有好好教导他有关福音的基本真理。

 

重生得救是圣灵的工作 父母当指明救赎之路

他以马可福音十章14至15节提到,有时身为成人的我们,在面对福音时很难回转像个小孩,以致大人落入一种「自我聪明」的方式、传福音给下一代。「让孩子重生得救是圣灵的工作,我们无法用技巧来哄骗孩子相信福音。」

以弗所书二章8至9节也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人手所做的有限,唯有透过圣灵工作,才能使人归向主;身为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恩典中「指明那条救赎的道路」。

在孩子面前做老师的父母,必须持之以恆告诉孩子-「『谁』创造了你?」在创世以前,每个人的出生都不是机运与巧合,而是上帝的心意,既使他们没有得救,上帝也得着荣耀。

只是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瑕、无罪的,所以当孩子来到世上,就与罪有了关联,至终要面对神的审判,而能够救赎我们的—只有上帝。

罗马书六章23节说:「罪的工价乃是死;唯有上帝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裡,乃是永生。」因此,我们没有办法自己赚得一份礼物获得救赎,上帝也没有义务把这份礼物送给我们,但祂纯粹出于其恩典,将这份礼物送给了我们,就是主耶稣基督。

既然我们都是罪人,上帝要怎么处理我们罪的问题?罗马书五章8节告诉我们:「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上帝没有等到我们没有罪了才送这份礼物,而是赐下祂的独生爱子耶稣,亲自走上十字架、承担我们的罪。而父母该怎么回应这大好消息?

布莱德以罗马书十章13至14节说:「因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父母必须不断地让孩子听见这大好消息,福音也必须藉父母来彰显,直到孩子回应这份恩典。

 

将生活中的互动转化成教导

父母与基督教教育工作者该怎么「对孩童传福音」?

「父母要为自己的孩子施洗。」布莱德认为,在旧约创世记中,亚伯拉罕因顺服神的命令,透过割礼,将自己的子孙与神立约,到了新约,则透过施洗;但这一切的作为,不代表孩子因此重生得救,而是表明对神的「顺服」。真正的福音工作,是在生活中殷勤地透过每件事物、来教导自身儿女,竭尽所能将每次的互动,都指向一个目标-「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

身为父母,其实最常遇到的问题是-「我们整天都会被孩子的需要打断。」孩子可能经常会插入一些与当下无关的问题,甚至让父母感到困窘的问题,亦或是有关信仰的问题。如此一来,「一问一答」式的教导,就变得更加重要。

做为父母,经常会被孩子的需要打断,就如同耶稣基督与门徒一样,他们都会问耶稣很多问题,但耶稣仍「不曾间断地」回应他们。

 

让孩子看见敬虔榜样 胜过言语劝说

「孩子们透过我们的言教来明白某些规範,但更多时候是透过我们的身教、榜样。」孩子必须看到父母的敬虔、及生活中的基督形象与真理。

当孩子看见父母的祷告,以及看见上帝如何回应父母的祷告,并在父母敬虔生活中,从圣经看见问题的答案,这些作为的前提是-「父母的行为必须与言语一致」,否则孩子将看不见信仰存在的价值;但这不代表父母要努力让孩子看见自己是个完美的人,而是当父母犯错时,也能愿意认罪悔改,使身教的威力胜于所言。

然而,父母该怎么知道孩子真实归信得救?

孩子可能是很好的演员,但父母该看见的,不是外在的敬虔行为,乃是孩子的「心」是否有所改变是否因自己的罪而感到难过?悔改?寻求耶稣基督的帮助,而非随从世界寻找答案。

最后,拯救罪人是上帝的工作,但父母必须是对孩子传福音的人。

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的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哥林多后书9:8)。请支持今日报媒体事工,谢谢您~(点此奉献)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