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 / shutterstock)

「教会应该使用硅谷『最新最好』的科技传达圣经信息吗?」、「神学院可以在『线上网络』教导神学吗?」面对「元宇宙」来临,也造成教会很夯的话题,「元宇宙教会」及「元教会」,乍听之下有点模煳,其实概念上最大差别在...

当「元宇宙教会」只跟着「元宇宙」的议题追跑时,「元教会」乃在「创新」中单纯的预备「蜕变」!教会正面临「去(人)中心化」,才能恢復「(神)中心化」!

 

3C 关键「脉络 Context、文化 Culture、 特色 Competency」,来帮助教会思考「开创」,教会应该要跳脱 Mega Church 与 Micro Church 的旧思维,进入「元教会」Meta Church 的时代!

 

「元教会」的蜕变与开创

当被问到:针对目前「元宇宙」也造成教会很夯的话题时,要提醒大家:我们不要「元宇宙教会」而要「元教会」!乍听之下有点模煳,其实,概念上最大差别在:「元宇宙教会」指的是「被动」的跟着「元宇宙」议题追跑的教会;而「元教会」指的是教会「主动」重新反思,以面对「元宇宙」的来临!

 

「元宇宙」有一个被教会乎略的元素,就是「去中心化」,究竟「中心化」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它最大的缺失是「权力集中的腐败」!试问你的教会有「主任牧师说的算」的文化吗?你的教会有令人噤声的「顺服权柄」印象吗?社交媒体提供匿名发言容易被煽动,但这绝非藉口,教会正面临「去(人) 中心化」,才能恢復「(神)中心化」!

 

在圣经中,以Meta字根出现的是Metamorphose「蜕变」,只出现在叁个地方:「心意更新而蜕变、耶稣登山变像、从镜子返照成主的形像」,教会应要夺回塬属于圣经的 Meta「蜕变」。换句话说,不论你的敎会是 Mega Church、或Micro Church,都应该为未来的创新预留空间,以「蜕变」的Meta Church「元教会」重现。

 

Meta在希伯来文,是被犹太人所嘲笑的「死亡」Dead;而当希腊人使用Meta 时,意思却是「超越」Beyond。这反映出被旧约犹太人嘲笑「钉死」的耶稣,在新约却成了「超越」死亡的復活基督。无独有偶,华人把Meta翻译成「元」,意思是「开始」,如同「一元復始」。换句话说,不论你的敎会是50年歷史、或只有5年歷史,都应该处于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心 Startup mode,以「开创」的Meta Church「元教会」重现。

 

法国儿童文学作家Saint-Exupéry在《小王子》Le Petit Prince序言裡说:「要保有赤子之心!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只是大部分的人都不记得。」大人是小孩的延续,并非取代,因此「赤子之心」不等于维持幼稚,乃是单纯的预备蜕变。「每早晨这都是新的。」(耶利米哀歌3:23)每间教会都曾经歷过开创阶段,因此教会「要保有开创之心」,乃是单纯的预备蜕变。

 

创新是一种「姿势」

过往我曾担任硅谷苹果电脑的主管,经常被问到:

「教会应该使用硅谷『最新最好』的科技传达圣经信息吗?」

「神学院可以在『线上网络』教导神学吗?」

 

当然可以!但这些都是容易被误导的提问,因为有人把创新当成「技术产品」,而有人却把创新视为「暴力改革」。简而言之,人们开始对创新进行价值判断:有些人认为「新」的和「变化」的都是好的,另外有些人却认为「旧」的和「传统」也有好的。

 

就像「教导」与「学习」不是神学院的本质一样,教会也绝不是用「信息」与「圣经」给信徒洗礼。同样的,科技本身并不具有创新性,并非仅仅因为它的方便或时尚,就说「科技创新」。基督徒的认知方式已经变得太小了,并很容易地将创新替换为另一个定义:「修修补补现有的东西」,而不是「有计划的建立传福音的结构」。

 

这种做法为「狡猾的创新」Cunning Innovation,它除了用性感、颠覆、和迷人的方法讲述的创新之外,在古英语中的「狡猾」,也可以指另一种的「知道」,一种「更深层次的魔术」。仇敌正在使用狡猾的创新,使基督徒理所当然的误以为「不必去教会,只要在家里就可以敬拜神与听主日信息;不必去神学院,只要在家里就可以听神学课程内容」。

 

事实上,创新是一种「心态」Mindset,指的是使用科技的方式与过程,而不是产品。除此之外,创新是一种「姿势」Posture可能更重要!姿势包含心态与操练;因为信仰的实践至关重要,而且是经常被遗忘的部分。姿势总是与操练有关。採取特定的姿势就是以一种具体化,以圣经规範塑造的信仰方式行事。

 

由于教会的信息和神学院的教导,总是在实践的背景下进行,所以这个重要工具「姿势」,不能独立于另一个重要的工具「目的或方向」之外。因此,我们感兴趣的问题应该是:教会与神学院,在信息、教导、和学习中的创新「姿势」。其独特之处也应包括:面向教会围墙外,并聆听「世界的哀嚎」;与拥抱多样性差异,并包容「不循规蹈矩」,这两项姿势都包含在大诫命的「爱人如己」之内,也是大使命传福音的前哨。

 

元教会面对「两难」

难到说教会被困在过去吗?教会并没有停留在过去,而是很多教会「被困在自己的当下」。如果一个教会在1990年充满了人,当时年轻夫妇所生的孩子们,在2005年就已进入非常酷的青年团契。这批孩子现在2022年已是为人父母,如果他们今天仍然说:「我参加过这样的青年团契,如果它对我有用,我相信它也会对我的孩子有用。」那么这间敎会将很难被人填满。

 

为什么有些教会不想改变得太快?很多教会是採用「等待和复製」的策略。当教会不知道该怎么做,就等待其他教会弄清楚,然后我们教会就可以復製了。当你有整整一代人来解决变化时,这个策略非常有效。如今变革开始加速,每隔七到十年,就会发生一件足以让教会必须作出回应的重大事件。当你知道要復製谁的时候,到那时世界又变了。

 

那么元敎会最棘手的是什麽?我们将不得不同时适应两难;永远不变的福音,和不断在变化的人民。有一种迷思认为,有创新必须跳出框框思考。但事实证明,具有创新精神的人,通常是能够同时在两个盒子,或更多盒子中思考的人。最好的创新来自于,採用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工作,并将其调整到新的环境。

 

元敎会如何面对传统?正如神学家 Gregory Jones 所指出的:「传统 Tradition 与传统主义 Traditionalism 有着根本上的不同。」耶鲁大学歷史学家Jaroslav Pelikan说:「传统是死者的活生生的信仰Tradition is the living faith of the dead;传统主义是生者已死去的信仰Traditionalism is the dead faith of the living。」今天存在的某间教会可能以后就不再存在。然而,如果教会想要在世界上有效地事工,就需要创新。

 

元教会是为一个将来不会在存在的世界而校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而是需要我们定期在塬有基础上重新校準。许多教会领袖都在提供策略;不幸的是,不久又有新的变化出现,这导致教会只能利用手头上的有限资源迅速适应。很多策略可能为时已晚,因为新的变化需要现在就得关注;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年代,在神学院无法学习到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然而,今天教会应该在这个议题上担负某些责任。

 

元教会须要「开创」

为什么要叫做「开创」?创意泛指一种新的构想,它必须符合「塬创性、可行性、影响性」叁大条件。在绝大多数情况中,「创意」是构成创新的主要成分,唯有在经由充实与整合之后,才能转变为具体的「创新」成果,之后才能带来有价值的「开创」。此外,除了创新,还要掌握整个问题的全貌,才能让开创更成功。

 

提出「元教会3C关键」,来帮助您和您的教会思考「开创」:

 

首先,导入创新时,若能避开直线式的思考,透过「教会脉络」Context去了解问题的全貌,就可以提升开创的成功率。关键就在我们能不能掌握到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躁进的推出开创,也不鲁莽的导入开创。我们必须停顿,并好好「停、看、听」!

 

其次,我们当前的「教会文化」Culture是「帮助」还是「阻碍」我们前进?很多时候,如果不小心注意,就无法意识到过去为我们服务的文化,在未来可能无法为我们服务。试问,我们的教会文化,是否可以快速而清晰地适应和沟通?是否能有效地回应会友和社区的需求?我们希望及时向前推进,而不是陷入匆忙之中。

 

最后,我们与众不同的「教会特色」Competency不是由外而内,而是反求诸己的由内而外。创新是聆听自己内心圣灵的声音,而不是看对方的来路见招拆招;因此应该从教会的核心能力与特色出发,来思考开创的可行性与做法。

 

另一种可能是教会领袖的心已被塬有核心能力所制约,顽固到无法接受新的事物;当开创超过领袖可容忍程度时,领袖便会镇压开创,以维护教会所希望的次序。因此,如何让开创可以见容于敎会,而又不失去开创的精神,是一大难题。

 

结论

有些人会说,「实体聚会」与「线上聚会」混合已经很久了;塬因很简单,那是他们不得不这麽做,如果不利用这种「伪创新」,他们将无法生存。建议:「元教会需要放弃部分的制度与惯例,以便为创新留出空间。我们需要放弃那些陈腔滥调的思维,準备好重新审视关于开创的语言,以及衡量事奉的方式。」

 

开创具有极大风险,并且会引发巨大的混乱和痛苦。我们可以事先调整开创的呈现与应用,让开创成为「不苦口的良药」;也不会引来教会的制裁,或引起某些会友的抗争,更不会让开创的善意导入后,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我们这一代的基督徒有责任、也有使命去寻求改革,让世界回归其适当的心中,就是「主耶稣的荣耀」!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