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长期关注儿童事工的李晓卿,任职于iC之音竹科广播电台,其製作的儿童节目四度入围广播金鐘。时常带着孩子互动的她强调,「动态」与「静态」都要兼具。(图/李晓卿 提供)

你是一个「很少运动」,或仅「单向吩咐」孩子运动的爸妈吗?你可知道,根据调查,有高达七成的国小学童,喜欢和父母一起运动!且每周运动天数越多,感到「快乐/非常快乐」的比例越高!在疫情期间,运动更是提升「免疫力」不可少的生活。

 

箴言17:22说,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乾。父母若想亲子关係「质、量、喜乐、健康」并重,如何做能符合神的心意?并非运动达人的李晓卿分享,纵然不喜欢运动,也可找到亲子同乐方式,当父母看重这件事,孩子就会跟着看重。

2021年「董氏基金会」年初调查指出:高达七成国小学童喜欢和父母一起运动,意为,每10个中就有7个,比例相当高。并有超过一半的学童表示,若有父母陪伴,会让自己更想运动。

 

进一步分析发现,每周运动天数越多,感到「快乐/非常快乐」的比例就越高;而每次运动时间超过半小时者,则更高。

 

因应疫情以来,实体与线上活动相关资源,皆相当丰富多元,亲子可不受时间、空间与疫情限制,随时随地想动就动,以建立亲子运动纾压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

育有叁个孩子的基督徒艺人刘畊宏,去年接受本报採访时分享,自小孩在家自学开始,他24小时都跟孩子们在一起,包括一起「运动健身」,亲子关係因而更加紧密。(相关阅读:影/现在正是弥补关係的机会! 刘畊宏教导叁子有方:没有不想跟父母玩的孩子,只有不陪的父母

 

刘畊宏教导叁个孩子倒立,他会亲身参与,用鼓励方式:「没关係,慢慢来,我们再试试看!」培养3儿女对运动的兴趣及成就感。同时提醒,有些父母亲本身不爱动,甚至以「身体不好」或「年纪大」为由,只单向吩咐孩子要运动,却无法陪同参与,如此较难引起孩子对运动的兴趣。

  • news-details
  • 李晓卿姊妹找到两个女儿都愿意参与的「动态」时光。(图 / 李晓卿 提供)

长期关注儿童事工的李晓卿,被称为「小青姐姐」,任职于iC之音竹科广播电台,主持「晚安 · 月亮-床边故事」。拥有20年说故事经验的她,製作的儿童节目四度入围广播金鐘。

 

育有2个宝贝女儿的她,时常带着孩子互动,强调「动态」与「静态」都当兼具。

 

现今世代双薪家庭居多,父母常忙于工作,不容易分配给孩子足够的陪伴时间。有人说在陪伴上,「质」比「量」更重要,李晓卿以过来人经验指出,质、量都同样重要,尤其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前,父母给予其「量」的累积,才能有稳定的亲子互动基础。

 

找到亲子互动共识,「弹跳床」也能尽大功用

以自家为例的李晓卿说,大女儿进入青春期便不太爱动,小女儿处于小学活泼好动的阶段,她们先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舞蹈软体(Just Dance) ,亲子坚持每天完成叁首歌的唱跳,共享肢体互动时光。

 

如同董氏基金会的调查发现,运动能改变的部分,前6名依序为:

1.改善健康状况,增加抵抗力

2.增进与家人、朋友间的感情

3.精神更好、更有活力

4.增进与父母的互动

5.坐着的时间变少

6.调适情绪,纾缓压力

 

亲子运动中的肢体感,能累积彼此互信与互动默契。李晓卿点出家庭中的母亲,比较容易成为主要照顾、陪伴孩子的角色;相对来说,父亲本身若不是运动爱好者,则较难主动参与亲子运动时光。


去年由于疫情,李晓卿居家时间变多,特别在家中客厅购置一台「弹跳床」,附设有扶手,能简单跃动,使运动难度大为降低,全家人参与意愿都提高,是一项运动量CP值很高的项目,家中的「爸爸」也自动加入,亲子互动机会因而增多。

 

现网路线上或YouTube频道,都能找到许多亲子动一动的影片,也能带动全家运动!或到附近学校、公园、散步、滑梯...等,享受亲子「一起」开心的过程,自然纾压。

 

除动态肢体运动,全家也可藉由「桌游」来累积互动,增加「聊天」素材,此时,正是最容易敞开心的时刻,累积亲子互动、互信的默契。

  • news-details
  • 李晓卿说,自己并非运动达人,但也找到了能够亲子运动的方式。去年,她在家中购置弹跳床,是不错的运动选择,尤其,不太爱运动的父母与孩子,都可参与。(图 / 李晓卿 提供)

喜乐的心能治好疾病

李晓卿并提起令人伤感并值得警惕的例子。

 

她的外甥女,去年(2020)9月甫升上国中数理资优班,班上有个优秀同学跳楼轻生,对方父母亲伤心说:「平常完全看不出来任何徵兆。」

 

得知此案例后的李晓卿,马上自我省思,若父母平日能把握「零碎」时间,累积对孩子「足够量」的陪伴,或许能避免憾事发生。

 

李晓卿的大女儿刚升上国二,她更加注重并珍惜亲子时光。而如何创造亲子的「精心时刻」呢?她建议,可累积零碎时间,除必要功能性的沟通,以「閒聊」方式,把真实心情说出来,也是好方法之一。

 

李晓卿会以「问候心情」,来开启亲子话题。她举例,有一晚,大女儿披着棉被来找自己,哭诉在学校受到的委屈。感谢神的李晓卿说,还好平时有累积与陪伴孩子,使女儿愿对她敞开分享。


箴言17:22  喜乐的心能治好疾病; 忧伤的灵使骨头枯乾。

哥林多前书6:19 你们岂不知道你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吗?这圣灵是从上帝而来,住在你们里面的。而且你们不是属自己的人。

 

最后李晓卿分享,身为神儿女,身体与心灵都要兼顾到。平常可带孩子看展览、画展,增加生活互动,并于睡前安排一段小小Moment(亲子时光),一同读经或祷告。她最常使用经句100句进行亲子共读,或者睡前共享「雅比斯的祷告」,之后便安然入睡。

 

约翰叁书1:2 亲爱的兄弟啊,我愿你凡事兴盛,身体健壮,正如你的灵魂兴盛一样。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