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张玉奇表示,照顾儿子初期面临很多状况,有时会感到沮丧,但神常使用经文鼓励她,若无这些学习,不会看见需要,成立协会。(图/张玉奇 提供)

近期,有则感人影片再次被疯传,影片发生在台中市黎明国中,大队接力常胜班级,决定将最后一棒交给罹患脑麻的杨侑颖,一圆和同学并肩作战心愿,网友纷纷感动留言。

 

针对影片,本报专访特殊艺术教育协会理事长张玉奇,她将「特殊疾病」比喻为「伤疤」,若身边有罹患特殊疾病的同学,以「尊重」取代「同情」,更能体现爱的真谛。

  • 台中黎明国中3年1班是大队接力常胜军,国中最后一场比赛,将最后一棒交给生命斗士杨侑颖。(影/@Tien Heng YouTube)

尊重每个人生命价值

身为频繁接触特殊孩子的老师、母亲,张玉奇看完影片后,觉得很感动,但仍会多思考一方面:这个孩子是否为自愿上场比赛?以及参与比赛后的感受、其他同学是否因这件事,而学习到如何帮助他人?

 

若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影片真的很励志,且为社会带来正能量;但若是精心的安排,反而会使孩子内心更受伤。

 

那,我们应以什么眼目,看待患特殊疾病的同学呢?她将特殊疾病形容为「伤疤」面对这样的同学,只要将对方当作正常孩子即可,莫因人受伤就觉得他很特别。

 

关心、问候他人伤口是良善的事,但不要显露「你好可怜」的态度、言语,留疤的人听见,可能会感到莫名其妙:「我真的很可怜吗?」、「我是需要被同情的弱者吗?」

 

或许是有意无意或长时间被灌输如此概念,使得特殊儿也会认为自己需要被同情,不过事实并非如此!上帝在我们裡面放入美好计画—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

 

  • news-details
  • 张玉奇表示,父母面对特殊疾病的孩子,只要经歷神给的过程,不要先抗拒,或觉得自己和孩子很可怜。 (图/shutterstock

人有软弱很正常

对每位父母而言,得知孩子罹患脑麻时,不管严重与否,都是晴天霹雳的消息,并会感到软弱,这时莫停止聚会,上帝会透过圣经、书籍,让我们重新得力、刚强站立。

 

张玉奇郁闷时,常会翻阅荒漠甘泉、圣经,也会跟信任的牧者谈论状况,思索下一步应对,她经常从神的话语中获得安慰。

 

2016年,她身体不适,经检查后发现心臟破了一个大洞;接受完重大手术,常担忧是否能看到明天的太阳,心情总在充满盼望、感谢和担忧间起伏不定。

 

张玉奇分享,那时先生虽未曾口头表示担心,但只要看到自己在非睡觉时间休息,就会叫她起床,后来才发现,他担心自己在睡梦中离世。

 

在世界上会遇到许多困难、麻烦,不过这是上帝允许的,因此她相信,神要透过这些挑战,让我们与自己和好,如此一来,面对其他重大挑战才不会害怕,并能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 news-details
  • 张玉奇在德生教会教长辈画图,因逢疫情期间,创YouTube频道,线上教学使用弹珠作画,盼传达温暖希望、勇气。(图/张玉奇 提供)

倚靠信仰,把悲伤化为祝福

初期照顾罹患脑麻、过动、自闭症,且听力、视力有缺陷的儿子,让张玉奇常觉得疲惫。

 

但倚靠信仰,夫妻俩获得无比的盼望、毅力,他们持续祷告,除了请教专业人士,也尝试多种復健方式,儿子竟约在3岁多时,逐渐恢復眼睛、耳朵功能。

 

如今,儿子已23岁,张玉奇感恩地说,若没有前面的学习,自己无法看见需要,创办特殊艺术教育协会。

 

而能成功创立协会,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大家不住的祷告,以及提供协助,他们祷告了10几年一直无法成立,却在疫情开始流行的2020年,神应允祷告──成立协会,且协会位址在捷运站附近,可见神顾念我们的祷告,只是祂的时机远超乎人的想像。

 

张玉奇鼓励尚未信主的父母,若家裡有特殊疾病的孩子,可以到教会走走,神必会给予你截然不同的、有盼望的眼光;倘若父母是主内家人,她鼓励:「不要怕,神会陪你走!」身为父母的我们,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罹患任何疾病,但若经歷这一切时,这就是神要给我们一辈子的功课。

 

上帝使用张玉奇一家,成为帮助别人的礼物,她坚信:每个孩子将来都有出处,不管未来如何,只要是神应允的,都是祝福

 

「我可能无法当很厉害的发明家,对人类有所贡献,但在可行的部分做好自己、发展,生命就已很完整了。」她说道。张玉奇倚靠信仰,在人生画布上,自信绘出美丽图画。

 

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哥林多后书12:9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