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罗世兴牧师从小于基督信仰、传统宗教中穿梭,进而发现两者差异性,决定受洗。(图/记者卢玟静)

父母皆为炉主的罗世兴,国中就开始当乩童旁的「桌头」,传统宗教对其而言如「空气」般,是理所当然的存在,却因父母担心其染上陋习,主动要求他到教会,因而感受到信仰、宗教的差异,积极参与教会各样服事,更在工作仕途顺利之际,愿意捨弃自己塬本的目标,转向跟随上帝。

教会是炉主父母安心让他去的地方

基督教恩信教会主任牧师罗世兴,从小在屏东传统家庭长大,虽然父母为宫庙炉主,但当他们得知有外国宣教士,要在屏东成立伯大尼之家,收容眼盲、小儿麻痺等重残者,做社会福利之用时,他们便将叁合院旁约800坪的土地,以远低于市价的价格卖给宣教士。

 

很特别的是,虽家庭笃信传统宗教,但因罗世兴从小反应快、活泼好动,父母担心他下课后乱跑、学习不好的习惯,所以要求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每天下课后和宣教士们在一起,甚至每到周日,教会主日8点半才开始,母亲8点不到,就叫儿子去教会。

 

身为村庄孩子王的他,总会带一群孩子去伯大尼之家,一段时间后,有越来越多人得知宣教士在此推展事工,因而走进伯大尼之家、认识福音。

 

宣教士们塬本至台湾,只是要推展重残福音事工,在过程中,他们发现福音牧养也至关重要,因此写信跟差会反应,能否在屏东设立教会,于是,牧养附近邻里、受助儿童及其家庭的「屏东伯大尼福音堂」就此诞生!

  • news-details
  • 罗世兴牧师与刘玉玫师母合照,共同牧养教会、团契。(图/罗世兴 提供)

于传统宗教、基督信仰两边徜徉,眼界大开

从小接触算命、传统宗教仪式的罗世兴,国中就能担任乩童旁的「桌头」,但为了拿到教会的礼物而背诵圣经、大量读经,因从小同时接触传统宗教和基督信仰,不仅打开其视野,也逐渐发现两者差异性,并了解「宗教与信仰」的区别。

 

上帝这位神是真的,祂创造一切,使我们人有价值、生命。」他说道。「一般宗教」是使用人为的方式,思考人生应有的依靠、方向在哪裡,而「信仰」却是从神出发,也就是上帝拣选我们,使我们能看见人的生命价值,而这样的信念体现于宣教士的身上,这股从主而来的馨香之气十分吸引着他。

 

罗世兴也谈道,在那个年代,家人较恩待身为男生的他,在家中不用做家事;此虽为家人表示疼爱的方式,但他一直希望能学习家事,为家庭贡献一份心力,实践彼此相爱、服事的功课。来到教会却不同于家中,宣教士们教导他洗菜、刻钢板、读书,及其他在家裡学不到的日常,因此罗世兴很喜欢教会、和宣教士在一起,觉得这裡是自己第2个家。

 

并且,教会不只帮助其在灵命、生命成长,于课业上也是。学习过程中,他虽非最顶尖,亦非吊车尾的学生,却在小学时,拿校长奖毕业,家人得知后都非常意外:「没想到你去教会后,功课突飞勐进!」这使家人对教会增添不少印象分数,直到某年圣诞节,家人们内心警铃大作,叮嘱罗世兴不可受洗。

  • news-details
  • 恩信教会经常至屏东垦丁举办儿童营会。(图/罗世兴 提供)

父母提醒他「受洗」这件事

罗世兴从未想过要受洗,宣教士也并未特别强调,只是从小教导他要在基督信仰裡,多认识上帝、读圣经。直到父母主动提起受洗之事,罗世兴才正式思考这件事。

 

就读国一那年,罗世兴和其他同学们身穿白诗袍、手持蜡烛,逐家报佳音,虽然长得不算突出,但邻里都认得他这个孩子王,见其身穿白诗袍,误以为「皈依」基督信仰,随即告诉其父母,因此母亲特别叮嘱他:「你去教会可以,但是不要受洗,也不能信耶稣。」

 

罗世兴一听感到奇怪,「怎么去了这么久才讲,而且不是你们叫我去的吗?」才知道母亲担心儿子若受洗不拿香,就没有人祭拜祖先。

 

这时的他,已在教会中担任儿童主日学老师,且大量读经,奠定深厚真理基础。他听闻母亲的担忧后,内心想:「若我相信的上帝,是真实的,那我就不应在自己未成年时忤逆父母,这是上帝不喜悦的。

 

接着他不知道从哪裡来的智慧,竟如小大人般告诉母亲,「现在不会谈这件事,妳可以放心,但等到有天我可以决定时,再告诉妳答案。」

 

出社会后,于一路信仰旅程中,他不断在祷告裡经歷神的同在;当认为时候到了,应兑现当时的承诺,终于决定受洗。父母也见儿子在教会中的成长,且不曾让他们担心过,所以并未拦阻。

 

可是要同意儿子当传道人,又是另一个艰鉅挑战。

  • news-details
  • 恩信教会身在社区中,圣诞节活动当天,在教会骑楼下举办爱宴,欢乐的气氛,也感染社区邻里欢庆圣诞。(图/罗世兴 提供)

受唿召,奉献精华的青壮年时期

从小于教会服事的罗世兴,国中教儿童主日学,高一成为儿主校长,每周都要先试教给宣教士看,因而累积丰富服事经歷,且进入多采多姿的大学生活后,也以服事为重;当时有许多精采的救国团活动,同学们都对他假日不参加教会以外活动的坚持,感到惊讶。

 

经常将担忧带到上帝面前求问的他,在大学的营会中,立定心志在上帝面前祷告,「主阿!若祢要让我成为公务员或商人,那么我要成为成功、优秀的公务员或商人;若祢要让我成为传道人,我要成为尽忠职守的传道人。

 

上帝在其人生旅程上,给予很大的丰富与恩待,带领其经歷前两个职场的职位;他塬本以为自己会维持一边工作一边服事的生活至煺休,直到上帝透过经文对他说话。

 

某个与教会牧师探访后的深夜,他例常性灵修,读到经文,「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接着他安静在神面前,思想这段经文时,突然,读过的经文出现于脑海,是以赛亚书 6:8经文,「我又听见主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我说:『我在这裡,请差遣我!』

 

此经文让罗世兴想起大学时的祷告,因此他询问神:「主阿!是要我奉献(自己)了吗?我一直在事奉裡,但,是现在吗?」当时他正值事业巅峰,工作表现备受肯定,并拥有令人称羡的百万名车。

 

隔天,他再次祷告,若神要唿召自己,须帮助其处理几件事,如此才能心安理得,不带负担地去事奉,其中第一项,也是最困难的,就是「取得父母理解、同意、接受」。

 

祷告第一项后,他觉得其他事情都不是问题,因光这一项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採访时讲到这裡,罗世兴澄清自己并非向神挑战,只是认为那时应不是神要唿召的时候。

 

人在台北打拚的他,虽然交通并不如现在发达,但每个月都会回家2-3天,而就在祷告后隔几天,恰好要返家,于是他在饭后询问父母,对于自己去当传道人的看法。

 

父母听闻后,第一句话说:「当牧师没有钱」,他们担心儿子受苦,又询问为什么要放弃现在的优渥生活,瞬间气氛变得冻结紧张,他知道这次谈话是没有盼望了,不如往后再说。

 

没想到隔天中午,身为客家人、个性保守又一语千金的父亲,坐在罗世兴对面,不作声端详他一会儿后说:「你以前到现在,所有的决定都很好,而且我们可以供应你读书,但你常拿奖学金,很少让我们供应,你有这种考虑(当传道人),应有你的考量。

 

他听闻后,心想:「怎么会这样?父亲态度突然180度转变!」但自己知道这是行奇事的上帝做的,也是唿召自己的确据,因此回台北后,迅速处理许多事务,将汽车转赠给其他家人,也把积蓄交给父母,然后他就将自己「倒空」,愿把最精华的青壮年时期,全然奉献给上帝。

  • news-details
  • 图为家庭团契户外之旅,彼此关係紧密。(图/罗世兴 提供)
  • news-details
  • 罗世兴牧师与刘玉玫师母至家庭探访,聚会合照。(图/罗世兴 提供)

不捨父母,留在台湾事奉

神学院毕业后,罗世兴先在差会事奉约10年,后来才又在台湾牧会,先后于2间教会事奉,帮助教会深耕社区事工、社区型福音报纸、儿童事工等。

 

本来于第2间教会事奉结束后,要至美国服事,但他最后还是决定留在台湾,因父母年事已高,身体越来越差,罗世兴感到很不捨,且从小到大并无特别奉养、尽到子女责任,盼望至少在长辈年老时,可以留在他们看得见的地方。

 

「留在台湾,是否要去一般教会接任呢?」正思索时,突然,他想起小时候的教会,虽然不大,但很有家的感觉,于是决定开拓教会,开启了恩信教会的旅程。

 

人生中本来就有困难,就算没有开拓教会也有困难」,正向、积极乐观的罗世兴,深信人生道路本为崎岖,但只要有决心,明白上帝与我们同在,就能继续前行,不过开拓教会初期,还是面临到2个艰难挑战。

 

讲道经验丰富的他,以前讲道总是面对一群人,但开拓教会初期,只能面对妻子和孩子,这使其感到极大压力,预备信息也更审慎。因大家是一家人,传讲上帝真理时,孩子可能会思考:父亲有无言行一致?但这也帮助他检视自己的软弱,且更勇敢地面对不足之处。

 

第2个挑战,则是聚会地点,因他对推展社区型福音事工,极有负担,但若一直租屋,屋主若收回租屋处,便无法稳定深耕社区,因此全家开始为此迫切祷告,接着就发现神一路带领、开路。

 

2012年6月设立恩信教会,同年12月开始寻觅土地,2013年购置现址土地,并开始施工,2015年9月全部聚会都搬迁至教会现址。

 

有许多人询问他,起初开拓教会没有钱,建堂是否深感压力?罗世兴这才发现,信仰旅程上,神彷彿一直在装备自己,为要建立祂的教会。过去他曾协助宣教士处理财政、募款问题,所以当自己开拓教会时,虽仍有担心但不至于无法安睡,并相信一切都会有神的带领。

 

且过去其公务、经商的经歷,帮助其在建堂的贷款、申请、建造、施工等手续,更加得心应手。

 

罗世兴分享,「建堂费用,连同土地逾3千5百万,说不担心是骗人的,但在主裡要相信3件事,第一,相信神,第二,相信神的预备,第叁,相信神给我的人生歷练,就是要来完成眼前的困难。

  • 罗世兴牧师用以弗所书第二章第八节、约翰二书第九节,在主裡彼此劝勉,我们的得救本乎恩,在末世中更要警醒守基督的教训。(摄影、剪辑/记者卢玟静)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