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繁星教会主任牧师陈建宏以「世界不只是孤单星球」为题,分享信息。(图/繁星教会脸书)

儘管朋友众多、身旁有许多人陪伴,你是否仍感到孤单?「孤独感」似乎是现今社会的心灵杀手,它会使你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凡事都提不起劲,更会让你远离神。研究指出,孤单对健康的危害,与每日抽15根菸相差无几!

 

「当孤单临到生命,便是考验自己平时跟神关係的时候。陈建宏牧师分享圣经中3个克服孤寂感、一个真实的奥卡族宣教见证,盼帮助我们破除撒但的谎言与试探,活出得胜新生命!

  • news-details
  • 年长者的孤单指数比年轻人低且平稳。(图/繁星教会脸书)

年轻人比年长者,更容易被孤单困扰

繁星教会主任牧师陈建宏,分享信息「世界不只是孤单星球」。首先他分享信仰的价值核心,若用一个字代表,就是「爱」,两个字而言,便是「关係」,但这两者是最容易使人生产生纠结的,许多酸甜苦辣都因「爱」和「关係」而起。

 

国外有许多研究「关係」的学术网站,他在查询、浏览数据时,网页旁出现非常多关于孤单的广告,上面大致写着:「疫情不知道做什么吗?可以加入我们运动或读书俱乐部」,看到这类广告让陈建宏感到惊讶,深入调查后才发现过去2年疫情,「孤单」跃身为重要议题,且许多人深受困扰。

 

感到孤单并非是丢脸之事,圣经中大卫常藉着诗句宣洩孤苦心情,甚至大方承认自己感到孤单,诗篇25:16,「求你转向我,怜恤我,因为我是孤独困苦。」他在写诗篇25章时,正被儿子押沙龙追杀,感到非常孤独困苦,因而求告耶和华,求神将自己从痛苦中释放。

 

事实上,我们并非只在独处时才会感到孤单,有些人在婚姻、繁忙的工作中,也会感到孤单。有调查询问:「在疫情当中,是否比疫情前更感到孤单?」超过66.8℅民众认同有这种感觉,且进一步比较发现,社交能力较强的年轻人,比起年长者更容易感到孤单。

 

此外,孤单会影响职场表现,在工作压力下,男性(32℅)比女性(23℅)更容易感到被同事抛弃。那些感受到孤单的员工,其职场上的敬业度、生产力、工作留任率较低,且无论远端、实体工作,都有超过半数工作者表示「总是或有时感到孤单」。

 

不仅如此,孤单与健康也息息相关,英国在2016年的调查显示,社交关係较差的个体,罹患心臟病的风险增加29℅,中风风险增加32℅;2010年英国调查发现,孤单和孤立对健康的影响,与肥胖、酗酒,或每天抽15根香菸相似,孤单比不锻鍊身体更有害健康!

 

因持续陷入孤单心态的人,会经常从事使自己暂时舒缓、麻木孤独感的行为或物质,久而久之就会上瘾,常见的成瘾包括酒精、毒品、菸草、饮食、运动、上网、媒体、性、购物和工作狂等。

 

因此,当我们看到自己或家人出现以上成瘾行为时,不只是有外显行为的问题,我们还要祷告求主驱赶背后「孤单的灵」,破除孤单对我们生命的控制。

  • news-details
  • 孤单是心理状态,即使在人群中也会感到孤寂。(图/Shutterstock)

为什么会感到孤单?

孤单是种心理状态,无论在人群中、家庭、职场,或独处时都有可能感到孤独。重点不在所处的物理空间与人数多寡,而是那些感到孤单的人,其在心理上的自我孤立感。

 

世上无一感觉比孤独更难受,自己彷彿在世上是孤单的人,也没有任何人了解我们,甚至是不被人接受,孤单之人具以下5种特徵:

1.经常感到无聊、过度疲劳感。

2.常感到无助、情绪低落和受到威胁。

3.睡眠品质不好。

4.不想出去活动或运动。

5.无法控制的瘾、衝动。

 

产生孤单感时,会觉得自己没有真正的朋友,无人关心或在乎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任何事情,亦没有人会顾念我们是生还是死,甚至为我们流泪。

 

这就是撒但最大的谎言与试探!为要毁坏我们人生,否认耶稣在十架上牺牲的爱,以及成为神儿女的荣耀身分,使我们与属灵家人、亲友分离,进入更孤立状态,让生命更容易被撒但操弄。

 

陈建宏表示,有一位曾陷入抑郁的亲人,他站在安全岛附近等红绿灯时,突然一个声音告诉他,「既然这么痛苦、不幸福,当车子开来就跳下去,痛苦就结束了!」正感到痛苦时,他唿喊:「主阿!救我!」马上就清醒过来。可见撒但透过孤单及背后的恐惧操弄我们,但孤单却是每个人的必要课题。

  • news-details
  • 孤单是每个人在不同生命时期,都会碰到的课题。(图/Shutterstock)

孤单是每个人的重要功课

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不时经歷孤单,许多门徒、使徒也不例外,比如:耶稣在旷野禁食40天、摩西在旷野行走40年、约瑟被关到监牢裡,但我们可以学习「感到孤独,却不至孤单」。

 

耶稣接受试探后得胜有余,是荣耀的得胜者,因此成就一切救恩,使我们可以倚靠祂胜过孤单,这也是最大的确据,我们与耶稣一同得胜。然而,却常忘记对孤单感的正确反应——转向上帝,特别是在面对压力,或在试探的环境中。

 

上帝渴望与我们建立关係,更希望每位孩子回到祂的爱裡、属灵家中,祂理解我们彼此相爱和团契的必要性,因此圣经中常可以看到肢体彼此相顾的提醒,若我们因软弱或偏行己路,导致缺乏与属灵家人拥有合神心意的连结,就容易感到孤单与空虚。

 

当孤单悄然临到身上,首先要转向上帝,祂是我们在过渡时期的安慰,上帝也可能会利用这段时间塑造品格、强化力量,耶稣在旷野中不被击倒,反而越来越有力量,足见神透过孤单,操练我们的生命

 

大卫辛苦抚育孩子长大,没想到儿子押沙龙长大后追赶自己,被迫逃离城裡,离开住处与家人,在孤单、受苦之时,他对上帝发出真诚的唿求,恳求怜悯和上帝的介入。

 

诗篇25:16、21,「求你转向我,怜恤我,因为我是孤独困苦。…求你保护我的性命,搭救我,使我不致羞愧,因为我投靠你。」大卫唯一的盼望在上帝身上,如同上帝帮助他免于扫罗王的追杀一样,上帝是唯一大能的帮助者,拯救大卫脱离网罗与死亡。

 

不管在职场、家庭、婚姻中,都可能会遇到「孤单」的状态,因此学习抵挡孤单的力量很重要,而首要关键就是跟神连结,如此一来,无论遭遇何种处境,都可以轻鬆得胜!

  • news-details
  • 在孤单时仰望上帝,能帮助我们远离自我孤立的心态。(图/Shutterstock)

圣经教我们在孤单中得胜的3要点

1.与上帝和好连结

我们可能在全天候被人群围绕的状况下,仍感到孤单,但只要愿意仰望上帝,去感受和认识祂的爱,总是能找到祂,且帮助我们远离受伤委屈的情绪,与自我孤立的心态。

 

以弗所书2:14-15,「因他使我们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而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为要将两下藉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孤单的人会自我孤立,觉得周边都是墙,甚至觉得自己跟神中间也有道墙。

 

耶稣医治我们最大的方式,就是藉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把圣所到至圣所的厚墙拆毁,成为我们通往神的桥樑。在我们与上帝连结的瞬间,祂的爱和力量会重新进入我们的生命,使孤立感全然消失。

 

约翰福音15:5,「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甚么。」我们一离开耶稣这颗葡萄树,就无法结果子,只能靠微小的力量拼搏。

 

约翰福音15:11,「这些事我已经对你们说了,是要叫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心裡,并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与神连结才能喜乐,如小儿子愿意找父亲时,立即被医治、恢復荣耀身分,成为被神爱的孩子,反而生活在大家族裡的大儿子,却因自我孤立,断了枝子跟葡萄树的连结,因此要1)与神关係和好、2)常常寻求祂(在祂裡面)、3)在锻鍊中得力

 

有时孤单是环境使然,以弗所书3:1,「因此,我─保罗为你们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稣被囚的,替你们祈祷」,保罗被关入监狱时无法参加小组、讲道,但祷告的火力却非常强大,当孤单临到生命,便是考验自己平时跟神关係的时候,保罗不仅没有怨天尤人,反而为不同教会祷告。

 

2.与主内家人合一团契

木柴很多时,火就会越发旺盛,因此平时须保持团契生活。

 

1)相爱合一

约翰福音17:19-21,「我为他们的缘故,自己分别为圣,叫他们也因真理成圣。『我不但为这些人祈求,也为那些因他们的话信我的人祈求,使他们都合而为一;正如你父在我裡面,我在你裡面,使他们也在我们裡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来。」耶稣不但为被神拯救的我们祷告,也为那些因听到我们分享的福音而信耶稣的人祈求,而祈求的目的是要我们合一。

 

合一的相反是「分离」,孤单的心态亦是自我孤立,跟人、上帝分离,因此耶稣如此说,是要避免我们进入孤单心态。

 

传道书4:12,「有人攻胜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敌挡他;叁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肢体合一就有力量、喜乐

 

2)一起服事

若要合一,一同服事是很好的操练方法,希伯来书10:24-25a,「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

  • news-details
  • 伊莉莎白.艾略特(Elisabeth Elliot)在苦难、孤单状态中,以祷告唿求上帝取代抱怨。(图/繁星教会脸书)

3.传好消息连结众人

与神连结后就能连结肢体,接着连结未信主的朋友,并且乐意给予。孤单会因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变得更加沉重,然而,走出去帮助别人、关心身边家人的状态、为他人祷告,或接受属灵家人的连结,人们会被你微笑拥抱、拥有积极的态度而吸引。

 

罗马书10:14-15,「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如经上所记: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

 

神特别尊荣那些传福音的人,因他们不只想到自己的需要,而是看到、想到神的心意,那时他们的生命反而会更有力量。我们要成为一个「有目标」的人,这个目标并非为了满足自己的慾望,而是为了完成大诫命、大使命。

 

这也是神建造教会的最大功能与目的,让我们可以在爱裡多结果子,把福音传出去后,又看到更多福音的见证,喜乐就会越来越加倍。

 

讲道尾声,陈建宏分享宣教士伊莉莎白.艾略特(Elisabeth Elliot)的故事,进一步举例。1926年,伊莉莎白生于布鲁塞尔的一个传教士家庭,她梦想成为圣经翻译者,后来就读了惠顿学院 (Wheaton College),遇见配偶吉姆.艾略(Jim Elliot)。

 

他们拥有共同的宣教唿召,因此两人到厄瓜多尔宣教后,在当地结婚,于1955年生出他们的宝贝女儿。

 

传福音时他们发现,亚马逊部落深处有奥卡族(Aucas),现被称为瓦达尼人(Waodani),当时听闻奥卡族很封闭、兇悍,但他们盼望拯救不认识神的族群,因此宣教团队决定驾驶水上飞机去接触他们。没想到1956年1月,五个年轻宣教士着陆不久后,都被奥卡族人杀害,伊莉莎白的先生也失去性命,此消息震撼美国教会界。

 

伊莉莎白可以抱怨一切事情,为何服事上帝,却沦落到这个地步?但她没有抱怨,反而更多祷告、连结神,上帝在当中亲自安慰、建造她。一日祷告完后,她决定带着3岁孩子、被害飞行员的妹妹,回到该处邻近的部落作见证,与较合善的奥卡族学习他们的语言。

 

两年后,伊莉莎白受到许多奥卡族妇女的接纳,加上其奥卡族语较成熟后,她决定回到当初杀害先生的奥卡族那裡,全球宣教界都屏住唿吸,不断为她们祷告,后来当地族人纳闷她们怎么敢回来,并被其见证感动、接受福音,当地因而兴起许多属灵领袖,最后成为牧者。

 

伊莉莎白曾写过一本书,叫《通往孤单之路》(The Path of Loneliness),虽然这是孤单的路,却是找到神为自己预备的命定之路,她思念也捨不得先生,但从未后悔和先生踏上宣教之路。她曾回忆道,吉姆在出发前表示,自己从不为选择后悔,因这是神喜欢做的,因此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得无数不认识神的的灵魂。

 

她知道,先生是这样对神有信心的人,因此也以行动回应上帝,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基督徒女性之一,2015年才回天家,享寿88岁。

 

她既非财团,也没有显赫的职位,但其爱上帝的心却改变了整个世界,「找到与神相遇的旷野之路,也许是孤独之路,可是当你生命有力量时,就是改变世界之路!」伊莉莎白将孤独化为力量,用一生活出所传扬的道。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