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不要急着把自杀者遗族推出去重新接触世界与人群,不应给还没準备好的伤心人过度压迫。(图/shutterstock)

自杀轻生事件经由媒体传播不断地日日夜夜重复放送,虽让相关议题得到大量讨论与关注,但随着舆论风向与各方声音四起,自杀者遗族不免会在缅怀亲人的哀痛之余,还须面对不断从外涌入的多重压力。

 

对于媒体生态,马偕纪念医院自杀防治中心谘商心理师周昕韵提醒新闻阅听人:「当情绪被挑起时,我们很容易就看不清楚事实。」

 

跟随报导风向作出评论或谩骂的读者,多半未曾真正结识轻生逝世者。以片面资讯即作出发言,除了不够客观、立场不足,也很可能对自杀者遗族造成二次衝击与伤害。

 

陪伴自杀者遗族,周昕韵建议,亲密的亲友可适时成为遗族遮荫,保护他们不要接触外界不明就理的批评。因遗族们通常会在事发半年后身心才有能力宣洩情绪,整个悲伤的过程可能长达两年甚或更久之后,每个人不同,有些人甚至超过十年、十五年以上,期间除了陪伴、不论断,也建议遗族家属可透过心理谘商、参与支持团体,可让伤痛有更好的平復,得以再次启程,重回有序地日常生活。

照顾生理所需、提供感官抚慰

当最亲爱的家人自杀离世,自杀者遗族并非单指当事人的配偶、儿女或父母,曾经与当事人有过互动接触的周遭亲友因此事而受衝击的,都算在「遗族」的範畴当中。

 

周昕韵解析,亲人突然自杀离世的震撼,足以让人惊骇到暂时失去自理日常生活的基本功能

 

谈到「陪伴」,最直接且必须的是先照顾好对方的生理需求。建议从协助打理遗族的叁餐起居开始,确定他们有吃饱穿暖、有好好休息、有记得洗漱整理仪容,在这些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满足后,才会慢慢地走上復塬之路。

 

若自杀者遗族开始愿意吐露内心感受,不做任何批评、不急着给安慰或建议外,周昕韵提醒:「试着多给予感官上的照顾也很重要。」

 

对应眼耳鼻舌身这「五感」,带自杀者遗族看看大自然、简单伸展肢体、播放好听的音乐、使用香氛、料理容易下嚥的食物,甚或对方能接受的话,抱抱对方,给予温暖的肢体接触,都能让人感到被安慰与支持。

 

然而,不论採取什么方式,也务必留心「不要急着把他推出去重新接触世界与人群,不应给还没準备好的伤心人过度压迫。

 

事发半年后至两年的长期陪伴

透过心理谘商的长期实务经验,周昕韵分析,自杀事件发生后的前半年,最受衝击的当事者家人多半还忙着举办葬礼、完成各样行政程序、完成遗物与遗产处理等庶务中无暇悲伤。

事发半年后至两年期间,将是哀悼逝者最密集、情绪波动最强烈的阶段。在此期间,提醒陪伴者可给予自杀者遗族更多的关怀与保护,「这时候接收到的爱,将能更多激发復塬力的提升,让人在未来走得更好。

 

此外,因着「亲人轻生」这件事对于每个人的衝击力各有不同,亲友之间可以彼此扶持当然很好,但若发现曾经密切往来的亲友此时却无声无息,也可试着理解「并非事件后就不闻不问,也可能是他太伤心了,还要更多时间疗伤,才有力气关心他人。」

 

另一个状况,则是自杀者遗族对憾事发生持续有愧疚、自责的心理。对此,周昕韵表示,「不要过度责怪自己,试着找寻事件发生的更深远完整脉络。」

 

周昕韵提到,如同拼图或侦探解谜的过程,即便当下看逝者可能是因一个想不开选择轻生。换个方式看,若我们能将时序拉长、细节增多,从这人的出生、成长经验、学业、找工作、人际……等面向综合评估,多半会发现悲剧的铸成通常有很庞杂的塬因,不会仅是一个人、一时做得不够或不好,就导致结局的出现。

 

在家可尝试的「转换心境」建议

为要好好面对伤痛,周昕韵指出,当受陪伴者进入极端低潮的状态,觉得他很差劲、一事无成时,短期内可尝试引导:

1.看细节也看整体。

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即或找的是「今天出门很顺利的搭到公车,不像其他人排队等了好久,你有把时间算好、一下子车就来了。」等微末琐事,都还是会带出欣赏、支持的力量,让人有被重视和欣赏的愉悦。

 

若要採用更完整察觉与转念方式,周昕韵介绍,马偕纪念医院自杀防治中心与新北市卫生局合作发展出一套「幸福捕手」课程,当中提到「5L」法则

Looking(看)-观察,察觉对方的情绪困扰。

Listening-仔细聆听,做关怀的倾听者。

Learning-路不转人转,学习心方法。

Loving-拉起爱的小手,牵出幸福捕手安全网。

Living-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而在引导转念的阶段,周昕韵也叮咛,当照顾者察觉到陪伴对象怀有具体轻生计画、情绪过度纠结固着、甚至已经到了有幻听幻觉的阶段,务必须带受关怀对象前往就医,如对方拒绝,目前《精神卫生法》中明白规定:「有自杀自伤之虞者,应该在精神科专科医师的认证下、强制安排精神鑑定或强制住院。而一般民众则以『紧急避难行为』,可以合法地将意图自杀者送医。」

 

此时启动强制就医机制,并非是要将个人意志强加他人身上,而是在对方出现自杀自伤风险时,为医师创造评估自杀企图的机会,也才能开始后续的治疗。

 

正规寻求心理谘商帮助,加入支持团体

当自杀者遗族有意愿更完整妥善的面对伤痛,则可通过与谘商心理师会谈、参与自杀者遗族支持团体来增强从外而来的復塬力量。

 

周昕韵表示,与自杀者遗族开启会谈后,多会安排前半年以「两週一次」的频率进行,透过半年的时间让个案学习自我照顾的方法,也协助平復创伤反应、完成悲伤经验的整理,半年后则引导个案进入支持团体,在同为自杀者遗族的身分下,对彼此的经验能理解与同理,却又抱持一定距离,有助于谈论和亲近者无法分享的感受与话题。

 

「走完上述歷程,多半会看到自杀者遗族重新找到站稳的力量。若停止会谈后的一段时间,甚或几年后又想回到谘商室来整理感受,谘商心理师也都很欢迎他们再次回来。」

最后,周昕韵不忘嘱咐,察觉到有些自杀者遗族会认为随着时间过去,自己就要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更走出来,「这种自我督促或旁人期待也是不合理的,每个人的速度和状况都不同,别因不合理的期待又把自己逼到绝境。」

他们经过流泪谷,叫这谷变为泉源之地;并有秋雨之福盖满了全谷。

—诗篇84:6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