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 / shutterstock)

基甸的蒙召是以「拆除偶像」为标示的,他曾经是「拆毁巴力偶像的人」,但最后却成为「设立偶像的人」。基甸正是整个士师时期「以色列人的缩影」,他忘记了自己是被神拣选使用的士师,在胜利后却反将荣耀归于自己,并最终远离神……

在以色列歷史上,有段时期被称为「士师时期」。当时,已进入迦南地的以色列民族,在领袖约书亚故去后,最高权力层出现了真空。

 

「士师」塬文「 שָׁפַט (sha-phat)」有「审判、治理、辩白、处罚」的意思,在此则作名词「士师」解。士师的所作所为,最主要还是在扮演拯救者,救百姓脱离抢夺他们之人的手。

 

「荣耀丰收教会」陈维濬牧师说明,基甸的故事,在「士师记」中的意义,所指出的是——在一个「个人任意而行」的时代裡,虽然神不断地帮助以色列人,但他们却不断地怀疑与不信,并终究要离弃这位拯救他们的神。

  • news-details
  • 「荣耀丰收教会」陈维濬牧师分享《从圣经人物来解析属灵生命系列》。(图 / 陈维濬牧师提供)

基甸生命的四个阶段

「基甸」塬文「 גִּדְעוֹן (Gid-`own)」有着「砍伐者」的意思。基甸是约阿施的小儿子,属亚比以谢族,是以色列第5个士师。

 

在士师记中,基甸的出场,是以在酒醡中打麦子为开始。当时,耶和华的使者向他显现,对他说:「大能的勇士啊,耶和华与你同在!

 

「酒醡」就是「醡酒池」,顾名思义是「製酒的地方」,其位置通常都是在洼陷的岩石中。由此可见,当时他们极其困窘,为了躲避掠夺,除需要躲起来,甚至还得牺牲收成。

 

在此景况下,神唿召基甸,成为士师,要救祂的百姓脱离抢夺他们之人的手。

 

第一阶段—被唿召的基甸

士师记6章13-14节提到,基甸说:「主啊,耶和华若与我们同在,我们何致遭遇这一切事呢?我们的列祖不是向我们说『耶和华领我们从埃及上来』吗?他那样奇妙的作为在哪裡呢?现在他却丢弃我们,将我们交在米甸人手裡。」耶和华观看基甸,说:「你靠着你这能力去从米甸人手裡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吗?

 

「差遣」塬文「 שׁלַח (sha-lak)」这个动词有着「打发、射出、送出」的意思。

 

陈维濬指出,基甸因为以色列人饱受痛苦而「难以理解『耶和华的同在』」,甚至「对于『耶和华即将的拯救』感到质疑」。但回顾,基甸的出场,他们为了躲避掠夺,除需要躲起来,甚至还得牺牲收成的窘境;两者之间,实是一个幽默的对比。毕竟,经文中所描述基甸为了躲敌人的悲惨光景,却被耶和华称是「大能的勇士」,而其答案就是「上帝即将要使用基甸」。

 

实际上,基甸与摩西有一样的心态,皆认为其能力、地位不如人,而不愿意相信上帝会把重大任务交託给自己。

 

所以,神以类似昔日对摩西差遣的用语来回应基甸说:「我不是派你去吗?」神藉此表达祂将与基甸同在,并应许他会有能力、力量去胜过敌人。

 

第二阶段—从神而来的印证

士师记6章17-18节提到,基甸说:「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给我一个证据,使我知道与我说话的就是主。求你不要离开这裡,等我归回将礼物带来供在你面前。」主说:「我必等你回来。」

 

「证据」塬文「 אוֹת ('owt)」这名词有着「兆头、记号、神迹」的意思。此字塬文意思是「指着一个神蹟」,特别是涉及「神同在及介入」而要求的保证或印证。

 

印证一:耶和华沙龙(主赐平安)

士师记6章提到,耶和华的使者伸出手内的杖,杖头挨了肉和无酵饼,就有火从磐石中出来,烧尽了肉和无酵饼。耶和华的使者也就不见了。这裡指出,耶和华以人的形态,接受了基甸的献祭之后就消失不见。这是第一个证据。

 

接下来,基甸见他是耶和华的使者,就说:「哀哉!主耶和华啊,我不好了,因为我觌面看见耶和华的使者。」这节塬文直接翻译应该是「因为我看见雅威的使者,面对面。」从基甸的上述的反应中显示出,早期以色列人的信念是「没有人面对面见到神还能存活」。

 

还好,耶和华对他说:「你放心,不要惧怕,你必不致死。」于是基甸在那裡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起名叫「耶和华沙龙」(就是耶和华赐平安的意思)。

 

「 יְהוָהשָׁלוֹם」 两个字合起来为专有名词「耶和华是平安」。经文中说明的是,基甸因看到神的使者,就在神面前献上祭物,神悦纳了他的祭物,使基甸有平安,而不至于死。

 

印证二:羊毛

基甸对神说:「你若果照着所说的话,藉我手拯救以色列人,我就把一团羊毛放在禾场上:若单是羊毛上有露水,别的地方都是乾的,我就知道你必照着所说的话,藉我手拯救以色列人。」次日早晨基甸起来,见果然是这样;将羊毛挤一挤,从羊毛中拧出满盆的露水来。基甸又对神说:「求你不要向我发怒,我再说这一次:让我将羊毛再试一次。但愿羊毛是乾的,别的地方都有露水。」—士师记6:36-39

 

基甸以「羊毛再试一次」,来作为其抉择回应神唿召的方式。他虽蒙神回应,但这方式,也近乎是将自己放在「试探上帝」的边缘。

 

陈维濬强调,虽神也许会怜悯;但像基甸这种方式,不但不能产生明确的效果,也不能使人对自己的抉择有信心。因此,当你面临「不肯定抉择」时,若用「羊毛试验」来取代「读经祷告」去明白神的心意,可能会因此比较不蒙福。

 

第叁阶段—耶和华使人争战得胜

得胜一:除灭偶像的祭坛

当那夜,耶和华吩咐基甸说:「你取你父亲的牛来,就是那七岁的第二隻牛,并拆毁你父亲为巴力所筑的坛,砍下坛旁的木偶,在这磐石上整整齐齐地为耶和华—你的神筑一座坛,将第二隻牛献为燔祭,用你所砍下的木偶作柴。」基甸就从他僕人中挑了十个人,照着耶和华吩咐他的行了。他因怕父家和本城的人,不敢在白昼行这事,就在夜间行了。士师记6:25-27

 

当耶和华赐下「出人意料的平安」以及「证据」之后,基甸开始成为上帝使用的「砍伐者」。

 

此处经文中的「木偶」指的是,迦南人立木柱于祭坛旁,象徵巴力神之妻「亚舍拉」。

 

而在迦南的偶像崇拜中,牛是一个神圣的动物;在巴力崇拜中,亦常被用来被献作为祭。而基甸按照指示为耶和华筑坛并献祭,有叁个非常具有意义的行动。

 

(1)迦南人视为神圣的牛,被用来破坏巴力的祭坛。

(2)迦南人用来献给巴力的牛,现在被献给耶和华为祭。

(3)巴利之妻「亚舍拉」被砍下当木柴焚烧。

 

事实上,在米吉多发现的祭坛之坛阔有7.8公尺,高 1.3公尺,要破坏和清理这坛并不容易,而是一项极大的工作。所以,基甸和十个助手选择夜间执行,一方面也许惧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彻底执行。

 

当城裡的人看见巴力的坛被拆毁,就要求负责巴力祭坛的约阿施交出儿子基甸,而约阿施倒是勇于跟城裡的人作对保护基甸。

 

约阿施提出,「让神为自己争辩」的这个看法,其实是颇有智慧的。毕竟,在双方没有共识的情形下,假如巴力「真的是神」,那么巴力必能亲自出手杀死羞辱自己的人;「真神」是能替自已辩护的,无需他人越俎代庖来插手。

 

从此,基甸有了「耶路‧巴力(让巴力去争论)」的称唿。

 

得胜二:以色列300壮士

于是用手捧着舔水的有叁百人,其余的都跪下喝水。耶和华对基甸说:「我要用这舔水的叁百人拯救你们,将米甸人交在你手中;其余的人都可以各归各处去。」这—士师记7:6-7

 

从经文中来看,上帝提醒基甸「选兵的概念」是「手捧着舔水」。因这样的人,比较「警醒」,具有警觉性与敌情观念,故而在喝水时,仍会注意周遭的状况。

 

相较于这300人,其他的9700人则只顾着自己的方便与舒适,并没有考虑到「跪下来喝水」会来不及应付突发状况,此乃行军大忌之一。

 

当时米甸军队约有13万5千人,远超过以色列军队人数。但上帝却要求基甸裁撤兵力仅剩300人,这让他只能依靠祂,不能依靠战术、武力、策略。就以色列军以寡敌众来看,再度显示出旧约强调的重点是「胜利不在于『人数』而是在于『神的同在』」。

 

最后,在基甸的领导下用策成功击溃敌军。「神的同在」带来极大的胜利,也奠定了以后40年的和平时期。

 

第四阶段—堕落的无冕王(失败的基甸)

以色列人对基甸说:「你既救我们脱离米甸人的手,愿你和你的儿孙管理我们。」基甸说:「我不管理你们,我的儿子也不管理你们,惟有耶和华管理你们。」—士师记8:22-23

 

基甸大胜米甸人之后,百姓想仿效周围列国,要基甸作王来管理他们。从圣经的记载中来看,这个「立王的要求」是以色列史上的第一次,这也成为日后百姓不听撒母耳的劝阻,执意要求立王的先兆。

 

当时已俨然是民族领袖的基甸,在胜利后的表现,不免令人侧目;他想作王,甚至已成为无冕之王。基甸已然忘记了「神就是他和百姓的王」,是神使他得胜,让他从一个胆小的农夫转变成为大能的勇士。

 

以下是基甸在胜利后,彰显想作王的刻意作为:

 

(1)让长子杀死米甸二王:基甸意图为自己的长子树立威望,为今后上位铺路。

 

(2)要求百姓将所夺的献上:那时代,「战利品的分配」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基甸要跟随他的百姓把贵重财物给他,是很不正常的事,无疑是一种王的姿态。

 

(3)设立以弗得:基甸用得来的金饰作了一个以弗得设立在其居住的城裡,导致后来的以色列人以此为膜拜的偶像。他设立以弗得有浓厚的「政治意义」,是想藉此强化并巩固自己在民众中的领导地位。

 

(4)妻妾、后裔众多:基甸有许多妻子和70个儿子,这也是王者身份和地位的特徵。

 

(5)将儿子命名为「亚比米勒」:「亚比米勒」塬文「 אֲבִימֶלֶךְ (Abiy-melek)」是「父亲+君王」的复合字,意思是「我父亲是王」。由此可见,基甸给儿子起的名字,也很值得玩味。

  • news-details
  • 上帝提醒基甸「选兵的概念」是「手捧着舔水」。(图 / shutterstock)

失落的「耶路‧巴力」

基甸死后,以色列人又去随从诸巴力行邪淫,不记念耶和华是他们的神,也不照着「耶路‧巴力」就是「基甸」向他们所施的恩惠厚待他的家。

 

实则,基甸正是整个士师时期「以色列人的缩影」。因以色列人和基甸一样,虽已被神拣选,但却不断地怀疑、不信。神不断地帮助和带领,但在胜利后,他却反将荣耀归于自己,并最终远离神。

 

陈维濬分析,基甸的蒙召是以「拆除偶像」为标誌的,但在故事接下来的发展中作者没再使用这称唿,而在故事将要结束时却再次使用「耶路‧巴力」这名字;这似乎是在提醒读者注意,基甸曾经是「拆毁巴力偶像的人」,但最后却成为「设立偶像的人」,他忘记了自己是被神拣选使用的士师,忘记了要持守对神的忠诚。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