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你也被誉为最强AI「ChatGPT」的问世,搞得过度焦虑了吗?这一篇「人工智能与永恆」的分享,给被「存在焦虑」困扰的你,一同深思。(图/shutterstock、柯志明)

倘若将来有一天,人类竟完全被AI取代,甚至被其毁,如同不少有识之士忧心的光景,那么绝非因为AI成了人、并「超越」了人,而是因为「人不成人」。

 

未能真实体现人应该有的美善人性与特质,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柯志明分享。

(本文整理自柯志明2021.11.3受邀于中塬大学宗教研究所专题演讲「人工智能与永恆」之内容)

 

大家都在讨论人工智能会不会像人、取代人?

 

我说,我倒是比较担心『人像人工智能』。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担心的不是前者,我们应该担心的是「人变得像机器」。

 

假如有一天,我们可以被AI取代,这绝对不是AI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

 

这表示,你并没有活出作为人应该有的特质,所以才会被机器取代。

 

AI与人之间、AI与宗教信仰,是每个人都当思考的「切身问题」。

 

人工智能的尖端科技,衝击到对于「人的理解」,藉此应该回头思想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作为人」本身的价值与意义:

 

究竟,「我是谁?我的存在有什么意义?人有什么独特的价值?」

 

这是我们在探讨AI议题时,需要关注的面向。

 

此篇分享,重点主要在于论述人作为位格(person)自我(self)的存有特质,以此与AI作出「差异性对比」。

 

「静宜大学」生态人文学系哲学教授柯志明提醒,若我们不能切实地了解「人」,则也将不能「真正认识」反映着人的智能的「人工作品—AI」

 

在他看来,我们对于AI存有许多忧虑,多是源于对自己(人)的无知、以及未能真实体现美善的人性所致。

 

倘若将来有一天,人竟完全被AI给取代,甚至为其所消毁,如同不少有识之人忧心的光景,那绝非因为AI成了人、并超越了人,而是因为人「不成人

 

当AI遇上基督信仰

综合媒体报导指出,近期,OpenAI推出聊天机器人「ChatGPT」引发热潮,上市后活跃用户破亿,科技公司如微软(Microsoft)和谷歌(Google)等也投入发展AI,引发人工智能大战开打。

 

当AI遇上信仰?激发出实践性的火花。

 

ChatGPT的应用,现陆续被教会、基督徒结合于福音与牧养工作,进行思考与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已有不少人纷纷测试用ChatGPT写讲章,回答神学、信仰问题,或製作信仰知识影片等。

 

当AI遇上信仰?同时衝击出神学性的探讨。

 

开始有「机器人牧师、AI创作的诗歌、AI写的讲章」等诞生,引起信仰伦理、牧职挑战之「不同观点」的讨论。

而根据本报查询,网路上有人实测

 

Siri:你相信上帝吗?

Siri:我迴避神学的探讨。

 

问ChatGPT:你相信上帝吗?

ChatGPT:作为一个人工智慧,我并没有信奉和宗教观念,也无法相信或不相信上帝。

柯志明在分享中表示,许多人会好奇询问:人工智能可不可以信上帝?人工智能行不行上天堂?人工智能会不会和人类谈恋爱?

 

事实上,人类不可能透过AI发展,创造出和人一模一样的生命与心灵。这非「技术上」的不可能,而是「存有上」的不可能。

 

他再次强调,这些问题的思考重点仍旧是「人」。当我们对于「人」有越深刻的思想时,即越能明白,你我和人工智能之间究竟有何差别?——即便AI的功能越发强大,即便它车开得比你好。

  • news-details
  • 柯志明曾于多间神学院任教,现为「静宜大学」生态人文学系哲学教授,同时有丰富学术着作。人工智能(AI)议题,对全世界而言是较为前卫的研究,并综合了多项学科领域主题。专长为哲学与神学的柯志明,将分享重点放在「人工智能与永恆」的「哲学」面向思考。此篇内容为柯志明受邀于中塬大学分享「人工智能与永恆」主题。(图 / 柯志明)

人工智能有「智慧」吗?

针对AI是否会取代人类?AI是否会毁灭人类?种种探讨与忧虑不无道理,然而柯志明认为,这些都属「过分忧虑」。

 

假如有天,上述问题真的发生,那么不是机器人太强大,而是「人不像人」

 

有人把AI翻译成人工智能、或人工智慧,柯志明偏向前者。因智慧是一种美德,对其来说,电脑不可能有美德,「它有能力(精密的理智能力),但称不上有美德(智慧)。」  

 

智慧是,在恰当时间、恰当地点(或特殊情境下),作出非常恰当的判断,行出美善之举,所带来美好结果,此能力称之为智慧。

 

但是,AI能够开车、闪车,还称不上是智慧,这只是基本的物理能力,它也尚未具独立判断能力。

 

更何况,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智慧只有上帝能够给予;智慧是上帝给予敬虔者的美妙赏赐。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言9:10)

 

柯志明幽默道,所以,你是否聪明,不用去测IQ,而是要自省是否敬虔

 

你越是敬虔(敬畏神),就越聪明;而越是有世上聪明的人,时常就越愚拙。

 

上帝不会赏赐给AI智慧,上帝会赏赐给製造人工智能的「人」智慧。所以,人工智能顶多是「反映人的智慧」,它本身没有独立的美德(智慧)。

  • news-details
  • AI与人之间、AI与宗教信仰,是每个人都当思考的「切身问题」。(图/shutterstock)

人工智能有「永恆」吗? 

永恆是指,不受到时间、空间、物理世界条件一切限制的不停止存在状态,它不会和时间对立、不会受时间限制,而是可以自由进出时间。

 

严格来说,只有上帝是永恆者(自有永有)。

 

人若拥有永恆的生命,这非我们灵魂的本质,因为,上帝可以创造它,也能毁灭它。因此,就永恆的观念而言,只有上帝才是永恆者,其他的存有物,若要得以永恆,必须是上帝「让其永恆」

 

所以,凡「被造物」在本质上,都不应称之为永恆;永恆存在的条件,是在于永恆者本身,也是独一的永恆者——即基督徒所相信的神。

 

一个作品(创作)会反映着创作者的特质,若人有永恆性,在创作过程中,也会把永恆性放在作品裡。所以,当我们在思考人工智能是否拥有永恆特质时,其实是在间接反省人本身的「永恆特质

 

柯志明表示,人工智能是延续或反映「人本身」以及「世界」的奥秘性,所以人工智能之所以美妙,最重要的内涵,仍在于人本身、以及这世界的奥秘性。

 

人工智能有「生命」吗?

生命的定义包含:一定是非人工作品、会生殖繁衍(各从其类)、会欲求生存(自我保存)、会生长和死亡。

 

人是生命的个体,因而形成多样化的生命特质,如感觉、知觉、意识、推论、情感、慾望、痛苦、快乐、哀伤等等,且会拥有对于「存在基本的慾望和意志」,这些都是生命的特质,但人工智能没有。

 

人工智能不是生命,也不是一个「位格(Person)」,Person这个字对基督教而言非常重要。(Person源于拉丁、希腊文,被译为「位格」。)

 

简言之,柯志明对于「位格」的定义非常简单:一定是一个「自我」。

 

自我,是能够「回头意识到自己、思想到自己、决定自己、评价自己、知道自己的存在、知道自己存在的特质(意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一种能力。

 

人是「位格」,因此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自我」,但,我们无法从物理世界找到「自我」。自我是「非物理性」的存在;科学无法告诉我们,人的意识在哪裡,科学顶多能够告诉我们,意志、感觉、心智和「脑结构」的对应。

柯志明说:

这个「自我」实在太奇妙。

 

每一个自我,都有一个「独特性」,别人皆无法共享。

 

例如,这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感觉你的感觉;也好比俗话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只有你,能够意识到你自己的独特。

 

这也称为「主观性」。

就目前所知,人工智能没有「自我」,它没有主观性和自我意志。

 

这点非常非常的重要。

 

你的主观性只有你知道,所以信仰对你来说,是最「独特」的一件事情。

 

人工智能会做非常多的事,而其实,机器早就做了许多「人都做不到的事」,这相当「平常」、早就成为「已知事实」,例如,飞机会飞,人不会;人也不会跑得比汽车快。

 

因而,人工智能可以做非常多「人做不到的事」,它有非常多的能力比人好太多了,这都非常能理解,但AI如何的好或强大,它始终都不会是一个「自我」

  • news-details
  • 不论AI如何的强大、如何的好,它始终都不会是一个「自我」。(图/shutterstock)

「自我展现」非常重要的一点:人与人日常互动

整个「生命的特质(自我)」,就在于用「身体」展现出来。

 

柯志明表示,人的身体非常不得了,因为人的自我,要住在人的身体裡面,也就是说,唯有人的身体,能够美妙地展现出人的自我

 

以一个人的脸部表情来说,就富含几百种意涵(内在的情绪、对外在的感觉),一点点的时空变化,就显示出不同意义。你的身体,就是自我展现,包括弹琴、唱歌、跳舞等等。

我们的身体配合着自我,去展现出自我非常美妙的那些特质。

 

所以,请不要忽视、鄙视、轻视、嫌弃你的身体,你的身体是神的创造,为了你的『自我』所造,是非常特别的。

柯志明强调,人的身体有「位格」性,人的身体有心灵的特质,因为人的心灵会透过身体展现出来,人的身体也表现着心灵。心灵与身体的结合,是神创造的一大奥秘。

 

由此可明白,人是透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日常生活互动」,来得知、认识彼此是一个活生生「真实的人」。

 

正如,你如何认识上帝?是透过研究神学吗?柯志明说,研究神学知识并不会让一个人更认识上帝

 

我们如何认识上帝?

 

乃是和神「生活在一起」,祂一定会展现在你我的「日常生活」中

 

祂了解你、认识你、知道你。跟上帝生活在一起,才会认识又真又活的祂。  

 

正如,从没有人见过上帝,你怎么知道上帝是怎样的一位神?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裡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8)

 

「道成肉身」的耶稣,祂和人群「生活在一起」,把上帝表明出来。

 

生活在一起,是我们认识一个人「非常重要的行为」,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是「独一无二的途径」。不是透过学术研究、读书知识,乃是透过活生生的「生命互动」体验

 

试想,若你活生生地跟人生活在一起,你会搞混AI与真实的人类吗?柯志明认为,答案是不会。举例,因为你会发现AI不用吃饭、睡觉。

所以,生活在一起、生命的互动,主体跟主体、自我跟自我之间的互动和关係,是非常重要的
  • news-details
  • 跟上帝生活在一起,才会认识又真又活的祂。同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关係,是非常重要的。(图/shutterstock)

自我的特质

1.自由

关于「自我」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与特质,叫作自由。消极的自由:不被我以外的东西所决定;积极的自由:能够自己决定。

 

柯志明表示,自由是「人存在、活动的最终塬因」。

 

你为什么必须成为「负责任」的人?因为是你「自己决定」的。纵然上帝可以干预你的决定,但祂不干预。从神学上来说,上帝如果无时无刻要干预我们,人将没有自由可言

 

然而,上帝把人造成拥有「自我」的人,上帝给予人「自由决定」的能力(我们也必须向祂「负责」),因而,一个人若丧失自由,就不像一个人。

 

2.道德

知道对与错,知道遵守什么样的法则与道德,这是身为人非常重要、甚至可谓最重要的特质。

 

人的「自我」是一个「道德的存有」

 

3.爱 

爱是身为人的「核心特质」,是人「生命的意义」。

 

柯志明表示,你我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被爱」, 爱不只是情感,更是意志的表现、对价值的肯定

 

如,「爱仇敌」是爱中的极致展现。爱仇敌不是因是非不分、或是当滥好人,爱仇敌是因为,要使用爱的能力,让那不可爱、不好的人,变成有价值的人。

 

基督教的上帝就是这样的一位神,你我塬本都是上帝的仇敌,但当我们还是罪人(与神为仇)时,神就爱我们。

 

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5:8)

 

爱也是「自由」的核心。因为你自由决定的「行动」,一定是自身所「爱」。上帝就是爱,祂一切自由的展现,都在展现祂的爱。

 

爱是人存有、自由的核心。反观,人工智能不知道何谓爱。

 

有爱的人会渴求永恆 

一个自我,一定要觉得其存在有意义,才会继续存在;一个自我,若觉得其存在无意义,便不会想继续存在。

 

柯志明表示,是人生命最核心、最重要的内涵

 

「展现爱」(被爱、去爱、彼此相爱),这本身就是生命意义之所在——神就是爱,生命再没有于神之外的意义。

 

爱展现了一切生命最大的可能性,带来无比喜乐。没有爱的生命,常是感到虚空的虚空,而充满爱的生命,一定是常感新鲜与活泼。

 

一个真正有爱的人,会渴求「永恆」,所以基督教是告诉你如何「拥有永恆」的宗教;永恆是生命能展现最完美的爱的最重要条件。

  • news-details
  • 没有爱的生命,常是感到虚空的虚空,而生命充满爱,一定常感新鲜。自由、道德、爱(生命的意义),会使人渴求永远存在下去(永恆),渴望永恆是爱的本质。(图/shutterstock)

你要作出「信仰决断」

但是,人无法使自己永恆,唯有永恆者才能使人永恆,为此,人要寻求上帝;为爱,人要寻求爱的本体——神。

 

而信仰是,一个人要渴求「永恆生命」的意义,却又发现自己没有这种能力,因此需要作出一个决断,就是「自我的彻底否定」(放弃自我),投向永恆者

 

所以耶稣才会说,为了祂失丧生命的,就会得着生命

 

一个满腹自信,自认很有能力的人,不会觉得自己需要上帝。「人要先失丧生命,才会得着生命;人要先自我否定,才能得到永恆的肯定。

 

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约翰福音12:25)

 

所以,一个真正的信仰者,是最谦卑的人,因为深知、也承认「自己毫无能力」。

 

柯志明说,承认自己的无能,是生命最重要的决断;这是放弃自己——承认我没有办法,所以请祢帮助我。

 

自我否定,最重要的前提就在于,因为渴求「意义、永恆、延续爱」,然而深知这些靠自己都做不到,所以需要上帝。

 

你问我人工智能与人之间的差别?我想我们今天若能够真实理解人的『自我特质』,你就会发现机器没有这些特质。

 

当许多的优秀科学家在讨论人工智能和人的心灵有何差别时?我发现共同点是,他们都没有谈论到信仰

 

也就是说,没有谈论到人拥有最高的自由表现,就是放弃自我,而基督教正是展现这个最重要的自我放弃。

 

因为基督教所相信的耶稣,就是先示範祂如何自我放弃,来展现祂对世人的爱。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生命的本质,你还会困惑人工智能与你之间有何差别吗?

人的「自我」是如此丰富,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非常伟大。若我们能够了解人的自我,就能明白,当我们面对人工智能时,应当心存何种态度。

 

事实上,AI应该要帮助人;我们不应去崇拜科技,崇拜人的作品,如此就等于拜偶像。而是藉此,应当想到自身的无能与渴望,转向那最终真正的超越者,向祂唿求属天帮助。

 

柯志明认为,这才是极为重要的意义。

  • news-details
  • 柯志明表示,若我们能了解人的自我与其价值,就能明白,当我们面对人工智能时,应当心存何种态度。(图 / 柯志明)

结论

你要怎么使用AI?如果你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要知道这一切都要连于永恆——

 

你应该使用这些人工智慧:

·致力去展现你的爱 

·展现你渴望永恆的可能性 

·使人知道人本身的侷限及无能

·使人连结到最高的永恆者—上帝

·带领人去渴求最永恆的那一份生命价值


我生命的真正挑战,不是其他的什么人或存在物可否取代我,而是我能否真正认识且活出生命的永恆真理、价值与意义。若能,我就有永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若不能,我就可有可无。

 

因此,除非我放弃当人放弃努力追求真理与美善放弃好好活出自己独特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否则我永远不可能为AI所取代,也不应该被它取代,无论它的功能如何强大。

 

——摘自柯志明《我永不可能被AI取代》一文(引用自静宜学讯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