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真的是临死畏缩吗?(图/shutterstock、记者张嘉慧)

耶稣道成肉身,费尽千辛万苦,步步顺服、走上十字架流血牺牲,为世人作赎罪祭的伟大救赎之路,走到了最后一哩,竟然却步、对父神说「STOP」!?

 

当彼得阻止他赴死,在门徒面前展现出义无反顾之心的耶稣,到了客西马尼园,怎么就变成了贪生怕死之徒?

 

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这一句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让许多基督徒也想问:耶稣真的怕死吗?耶稣真的要放弃吗?

针对此议题,时兆研究社创办人戴文峻牧师表示,过去在神学院及一些教会场合,有不少神学生和主内肢体,也问过他这个问题。

 

特别,这几天在教会界,因为受难週、復活节将到,牧者们多会谈及「耶稣在客西马尼园求父神撤去这杯」的圣经歷史。

 

据悉,有不少牧者及释经书,几乎都把耶稣所说的「这杯」,解释为「十字架的苦难」

 

然而,这真的是耶稣当下祷告时的真实意思吗?

 

我认为这是很严重的误解」戴文峻表示,从许多经文,包括马太福音16:21-23、马可福音8:30-33、9:30-32、10:32-34,都可以看见,耶稣是为赎罪「有备而来」,怎会临阵脱逃呢?

 

所以,事情并不单纯。

 

耶稣真的贪生怕死吗?

(耶稣)便对他们说:「我心裡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裡等候,和我一同警醒。」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马太福音26:38~39;同路加福音22:42、马可福音14:36记载)


 

如果把「杯」解释成「十字架的苦难」——换句话说,这是耶稣临死畏缩,而祈求父神挪去十字架的苦难,好让自己「免死」,戴文峻指出,此诠释与整个上帝的救恩计划,实为有很大的分歧

 

若把「杯」解释为这样,就大大「错解」了上帝的救赎计画。

从预言应验的角度来看,所有耶稣要上十字架的这件事,乃至他必须要「死」,在旧约圣经中,都记载得非常清楚。从创世以来、到旧约时代,包括新约希伯来书,都有预表、谈及「赎罪祭」的观念。

 

而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上十字架流血牺牲,正是为要成为人类「永远的赎罪祭」。这是从创世以来,上帝因着爱世人,所预备的伟大救赎计画。

 

在马可福音八章、九章、十章中的多处经文,包括其它地方的不少记载,也都能看见,耶稣心裡非常清楚知道,自己将经歷「被杀、第叁天从死裡復活」。

 

甚至,当彼得阻止耶稣「赴死」时,耶稣还明明地责备彼得,说:「撒但,煺我后边去吧!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耶稣也曾多次表达,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交在罪人手裡、钉在十字架上。

根据这些种种记载,既如此——

 

耶稣怎么可能在门徒面前展现出义无反顾之心,到了客西马尼园就反悔、变成了贪生怕死之徒——怕到求父神把「十字架苦难」撤去?

 

且,若耶稣真的「临阵脱逃」,不就等于全人类的救赎计画将宣告彻底「失败」?

因而,戴文峻分析,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中,求父神挪去「这杯」的祷告,并非指接下来他要上「十字架」的苦路

 

这个「杯」一定是「另有所指」,而且就希伯来书5:7所说,还「蒙了应允」。

  • news-details
  • 综观整本圣经指明「神预定的救赎计画」,以及从「经文的前后文」来看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戴文峻分析,耶稣绝对不会为了「上十字架的死」,而祷告祈求父神让他「免死」。(图/shutterstock)

耶稣求「免死」指的是不希望「忧伤至死」

戴文峻解释,从经文的上下文来看,」的真正意思,指的应是「耶稣心裡甚是忧伤,几乎要死」这件事

 

此一解释,可从希伯来书5:7得到印证。

 

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希伯来书5:7)

 

综观圣经,耶稣向父神祷告求「免死」,只有在客西马尼园。而希伯来书作者提到,这个求「免死」的祷告,因耶稣的虔诚「蒙了应允」——表示耶稣「没死」。

 

由此可见,这个「死」、也就是当时耶稣所说的「这杯」,指的是「耶稣心裡甚是忧伤,几乎要死」。

 

戴文峻表示,耶稣绝对不会随便用「死」这个形容词,耶稣既然说「几乎要死」,就代表,当时他真的离死亡很近。耶稣当时心裡头充满压伤、痛苦,撒但要把他压伤到几乎要死的地步,恐使他随时有生命危险。

 

所以可见,这个杯并不是(指)耶稣即将要面临的十字架,而是忧伤至死。」戴文峻总结。

 

耶稣视死如归:他怕的是没有「死得其所」 

因此,若把「杯」诠释为十字架的苦难, 一来,是把耶稣的胆量看轻了

 

其实,耶稣的「求免死」,反倒正显示出他「不怕死」——在极其忧伤、几乎要死的当下,耶稣仍然坚定希望自己「不能死在客西马尼园」。

 

然而,耶稣也知道中间有变数,所以才会做出「撤去这杯」的祷告,是因为他仍然期盼继续前行,最终死在十字架上——可见,耶稣是视死如归!

 

耶稣道成肉身的终极目的,就是要用自己肉身的死,成为世人永远的赎罪祭,所以耶稣怎么可能走到了「最后一哩路」,却说「不要」了呢?

 

因而,戴文峻强调:「耶稣不是怕死。耶稣并非惧怕十字架的苦难,而是怕自己没有死得其所。他要『死得其所』!

 

客西马尼园不是耶稣死的所在,十字架才是。

因为,若是耶稣因心裡忧伤而死在了客西马尼园,却没有藉着十字架的死、败坏掌死权的,那么羔羊流血牺牲的预表,就全部毁之一旦。

 

一样是死(忧伤至死vs十字架的死),却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对于属神的儿女、服事神的僕人来说,也是如此——死要死得其所,死要以上帝要我们死的那个模样去死

  • news-details
  • 时兆研究社创办人戴文峻牧师,曾牧会33年,并坚持将圣经66卷「逐章逐节释经」,同时于多间神学院教课。(图 / 记者张嘉慧)

耶稣的事奉不打折扣

再者,若把「杯」诠释为十字架的苦难,不只与整个上帝救恩计画有极大分歧,对耶稣的事奉也等于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

 

戴文峻指出,耶稣非常清楚,「十字架的死」是自己无可迴避的使命,所以耶稣绝不可能打煺堂鼓。

 

且关键在于,假如耶稣真的求「免死」成功,或是真的死在了客西马尼园,那么圣经裡对于救赎的所有预言,将全部宣告彻底失败,这是极为严重之事。

 

希伯来书9:22,「按着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

 

从创世以来,上帝就为人类预备救恩计画,包括设立预表救赎的制度、旧约会幕的献祭等。

 

如,神以皮衣(动物的皮)为亚当夏娃作衣,这是「人类第一个救赎的预表」;此后到了摩西时代,进入以献牛羊、斑鸠、鸽子等「动物」,作为当时百姓的赎罪祭。

 

直到耶稣时代,施洗约翰看见耶稣时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或作背负〕世人罪孽的!(约翰福音1:29)」启示录5章也谈到,宝座与四活物并长老之中,有羔羊站立,像是被杀过(启示录5:6)。

 

所以羔羊被杀,一直都是圣经中「不变的救赎计画」

 

耶稣实为比任何人都清楚、且多次告诉门徒,被杀(上十字架)就是自己「必须」走的路。

 

所以,耶稣的祷告,是真的要「放弃」十字架的路吗?戴文峻说,非但不是,反而还展现出耶稣「全然顺服」的生命与服事态度。

  • news-details
  • 耶稣祷告父神把这「杯」撤去,并非是惧怕十字架的苦难,而是怕自己「忧伤至死」,若如此,祂的死就没有牺牲流血,乃至赎罪了。(图/shutterstock)

从耶稣「求父撤杯」的祷告,反倒看见「绝对顺服」的榜样 

(耶稣)说:「父啊!你若愿意,就把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加福音22:42)

 

不符合父神心意的话,耶稣一句都不会说。」戴文峻认为,耶稣内心纵然感到很痛苦,也不会向父神提出「试探性」的要求——倘若可行,就把这杯(十字架苦难)撤去。

 

耶稣曾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子凭着自己不能作甚么,惟有看见父所作的,子纔能作。父所作的事,子也照样作。」(约翰福音5:19)由此可见,耶稣不论想什么、做什么,都是按照父神的心意。

 

所以耶稣的祷告裡,绝不可能体贴自己的心意——说出把十架苦难撤去的这种话

 

当耶稣祷告:「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戴文峻解释,「这反而更加显示出,耶稣对父神完全的顺服。

 

那一日,耶稣或许可以对父神说,「我不要忧伤至死在客西马尼园,请祢把这杯挪去。」可是耶稣没有用「命令句」,耶稣没有用「救赎计画」来绑架父神一定要应允自己的祷告。

 

从耶稣的祷告中,反倒看见,耶稣顺服到一种程度。

 

「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彷彿耶稣在说:父啊,万世以来,所有显明的救赎计画,就是人子要死在十字架上,但走到现在这一步,我要忧伤至死,真的很痛苦了,可是假如在这时,祢改变祢的心意,要我死在客西马尼园,仍然按照祢的意思。

 

戴文峻表示,他用以上陈述,是希望突显,从耶稣祷告的方式与内容,可以得见,耶稣不会用救赎计画来绑架上帝,叫祂一定要照着这样做

 

纵使耶稣清楚知道,自己若因忧伤而死在客西马尼园,此非上帝的计画,耶稣仍然祷告,假如父神要改变计画,就按照祂的意思,不要按照自己的意思。

 

耶稣的祷告是「完全的顺服」,「我觉得这才是真正耶稣要表达出来的心意。」戴文峻说。

耶稣不但不怕死,还展现出一种「完全顺服」的生命态度——是绝对的顺服;

 

耶稣不是不愿意顺从十字架的道路,反倒是,他展现出绝对顺从的事奉榜样。

 

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希伯来书5:8)

这让基督徒从另一个角度更深去看到,耶稣真的是把死生置之度外,他以完成父神对人类的救赎计画,作为在世唯一的目标。

 

于受难日前夕,将此议题分享给众教会,盼望拥有正确的释经观,也再次彼此激励,思想、效法耶稣的生命。

 

其它印证经文:马太福音16:21-23、马可福音8:30-33、9:30-32、10:32-34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