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施以诺教授针对「AI是否能够全然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AI是否即将取代人类」等议题,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图/施以诺教授 提供)

如果有一个「对象」,不用吃饭、不用休息,24小时守候在你身边,并且会即时答覆你的任何问题、接纳你的情绪,你还会去找朋友、找上帝吗?

 

随着ChatGPT等多种AI聊天机器人问世,人们不再认为与AI聊天「总是冷冰冰的」,似乎任何难题它都有解答,每个低潮时期它也都在,甚至比朋友和上帝更能够得到即时回復(有些人认为上帝不会即时回应或用他们想要的方式回应)。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辅大医学院职能治疗学系」教授暨系主任—施以诺,针对「AI是否能够全然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AI是否即将取代人类」等议题,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

 

1.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益处是无庸置疑的

十多年前施以诺曾在台湾精神医学杂誌发表过一篇论文「Using Back-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N)and Discriminant Analysis(DA)to Classifing the Functioning Level of Psychiatric Daycare Patients’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来谈论「*类神经网路」在精神科病人日常生活功能*预后的研究。

 

*人工神经网路(英语: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简称神经网路(Neural Network,NN)或类神经网路,在机器学习和认知科学领域,是一种模仿生物神经网路(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的数学模型或计算模型。

 

*预后英语是Prognosis,是一个医学名词,指根据病人当前状况来推估未来经过治疗后可能的结果。

 

他提到,当时的「类神经网路」并没有现在的好,但十多年前的该篇研究已显示,它可以对病人「预后」有一定程度的精準预测,如今来看,这种类似的技术只会更加纯熟,未来再过十年,它的预测能力也会更精準。

 

因此,科技进步对人类所带来的益处,是无庸置疑的。

  • news-details
  • 不论你是什么行业,AI的影响可能是各行各业。(图/shutterstock)

2.不论从事什么行业,未来都有可能被AI取代

近期「AI可能会取代人类」话题持续延烧,除了各界产业大量导致AI技术而选择裁员之外,各国政府对AI也抱持着不同看法。

 

综合外媒报导,义大利数据保护局(GDPR)表示,因AI聊天机器人ChatGPT恐有隐私方面的问题,故宣布暂时禁用;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Hirokazu Matsuno)则表示,日本政府将导入人工智慧技术,包含聊天机器人ChatGPT,以减少公务员的工作负担,亦会评估如何因应资料可能遭到窃取的疑虑。

 

施以诺分享,许多人会归类哪些是「不会被AI取代的工作」或「即将被AI取代的工作」,但其认为这种二分法会对人们产生一些误导,因为不论你是什么行业,AI的影响可能是各行各业。

 

他时常教导学生,也许未来AI能在各行各业做到「70分的事」(随着科技进步,未来分数应会更高),亦即,它可能可取代「各行各业表现在70分以下的从业人员」。如果我们在自己的行内之专业表现不到70分,那不管是哪一行,未来都有可能被取代。

  • news-details
  • 安慰人也是一门学问,施以诺提醒:「有的时候不只是要讲对的话,更要懂得看时机讲话,甚至是看时机不说话。」(图/shutterstock)

3. AI聊天机器人也许是「资料收集者、论述者」,不见得是「安慰者」

AI聊天机器人有许多类型,如知识型、聊天型等,而它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引起社会大众关注,塬因就是其具备「资讯量大且快速」的优势,未来它说话内容的学理基础与分析,可能会越来越精準!

 

不过作为一个职能治疗师,施以诺提醒:有的时候不只是要讲对的话,更要懂得看时机讲话,甚至是看时机『不说话』。

 

举例来说,这几年国内轻生的人数,常在「全国十大死因」上榜边缘徘徊,许多轻生者遗族可能很低潮、痛苦,毕竟他们需要面对的心理调适与煎熬,本来就比一般丧亲者更有挑战性。

 

若此时要AI聊天机器人谈论轻生的议题,AI可能在搜寻许多言论与经典后,在家属面前分析轻生的行为是不好的行为、甚至是定罪死者,但它却不见得能够分辨当下讲这样的话,会造成哪些后果,反而可能会刺痛死者家属,让家属更走不出伤痛,恐会酿成另一个悲剧。

 

也有另一种可能,AI尽说一些好话、谄媚之言,却没有办法协助你面对现在的问题,更遑论走出困境。

 

诚如《圣经》常提醒我们,当适时懂得静默、寡言(传道书3:7「静默有时,言语有时」),有时某些「也许有知识但没有爱心」的话,倒不如暂时不讲。

 

AI也许可以当一个资料收集者、论述者,但不见得适合当一个安慰者施以诺提到,AI终究少了些人性。当然,也许未来AI在安慰的能力上,也能慢慢越来愈好,越来越懂得「与哀哭的人同哀哭」,如果是这样,那更将会加速淘汰「徒有知识但缺乏同理心的人」,值得我们深思。

 

施以诺也分享过去曾发表一篇论文「Can Occupational Therapy manpower be Replaced with Social robots in Singing Group during COVID-19 ? 」在国外期刊,是「社交型机器人」和「职能治疗师」带病人做「歌唱治疗」的疗效比较,最终结果人类还是赢。

 

他推断,目前AI型机器人暂时无法取代人类,但确实可以在人力不足或是需保持社交距离时,作为心理照护的替代方案。

  • news-details
  • 如果我们懂得善用AI科技,这却没有让我们更谦卑地来到上帝面前寻求祂,我们只会空有许多知识,却不见得有智慧。(图/shutterstock)

4.与其「拒绝它」,倒不如善用它来传福音

有些人彻底拒绝AI「入侵」其生活,认为不好理解、很难学。也有些人把AI聊天机器人当成随时随地分享心裡话的寄託对象,因AI不仅能够不吃饭、不休息,且能完全接纳人的情绪,而不会像朋友一样很难约时间,或是和上帝祷告后却无法收到「即时的回应」(他们可能认为上帝不会即时回应或用「人想要的方式」回应)。

 

对此,施以诺回答:「每个时代有不同的产物,过去电视发明时,也有人说『买电视回家就是把魔鬼请进家』,但事实上,现在的基督徒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我们还有基督教的电视台。」

 

上帝让我们出生在不同的时代,基督徒的责任是要善用该时代的产物,来为社会带出祝福,如果AI就是未来世代的产物,愿我们善用它来把福音传遍地极。

 

至于有了AI聊天机器人陪伴后,人们还会需要找上帝吗?他分享,若一个AI被设定成100%讨好型的聊天机器人,它的确能够立即深得人心,因为它的回答都十分动听、迅速,但是,我们的上帝是不可被取代的

 

「(我们祷告后)上帝不见得会马上回復,祂也不会100%讨好我们,祂创造我们的大脑,目的是要我们享受在思考(及与祂亲近)的过程裡面,」当我们思考上帝对人类的心意,我们能够越来越贴近祂,这是AI不可能可以取代的部分。

 

箴言9:10告诉我们,「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如果我们懂得善用AI科技,这却没有让我们更谦卑地来到上帝面前寻求祂,我们只会空有许多知识,却不见得有智慧,因唯有敬畏耶和华的人,才是拥有真智慧。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