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中华福音神学院院长戴继宗,其祖父母为循理会宣教士,他在中华循理会「台湾年议会70周年」感恩礼拜上回忆及勉励,感人至深。(图 / 记者辛毓珊)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70年我们的主题是不变的,还是回到最基础的──跟随耶稣!」中华福音神学院院长戴继宗,以「迦勒」为榜样勉励会众,对神拥有一个「传承的、专心的、逆势的、笃信的以及得胜的」跟从

 

中华循理会「台湾年议会70周年庆典」感恩礼拜于4月29日在高雄举行,共计70间教会、近400人聚集,许多海外肢体共襄盛举。会中,回首前人的福音脚踪、展望未来,戴继宗院长分享对祖父母戴永冕牧师及戴永和师母的回忆,并以五点「迦勒跟从」的榜样予以勉励。

  • news-details
  • 左:1903年时,李安东女士(miss Clara,A. Leffingwell)率8位宣教士至中国宣教;右下:苏克福牧师(Rev. Edwin P. Ashcraft)夫妇。(图/记者辛毓珊翻摄影片)

循理会在华事工起步时,与内地会多有合作

循理会第一位来华宣教士为李安东女士,起初,她受内地会差派,于1986年1月前往上海,与内地会同工7年后,于1903年4月返美,到各地循理会传递中国福音之需要;同年,循理会选出8位宣教士,由她带往中国宣教。

 

1904年,循理会差派安培生牧师(Rev. C. Floyd Appleton)及苏克福牧师(Rev. Edwin P. Ashcraft),前往上海,由李安东及内地会安排学习中文,中华循理会自此正式成立,李安东于隔年7月病逝,安息主怀。

 

循理会的宣教士们持续顺服圣灵感动,于河南郑州佈道,并以「开封」作为宣教中心,积极向附近县区开展宣道工作。

 

「设院训练人才」为循理会事奉重点之一

1910年时,戴永冕牧师及师母戴永和抵达河南开封,创办「开封圣经书院」,为循理会自立、自养、自传的先河;1929年时,开封举行「中华循理会首届年议会」,并于1935年选出叁位中国区议会会长。

 

戴永冕夫妇与中国同工马可(马荫棠)等人,于1940年转向陕西省开拓新工场。1941年,内地会与循理会合作,于陕西凤翔开办「西北圣经书院」,由戴永冕任院长、马可任教务主任。

  • news-details
  • 右及左上:戴永冕牧师(Rev. James Hudson Taylor II)与师母戴永和(Alice Elisabeth Hayes)夫妇,于1910年创办循理会第一间「开封圣经书院」;左下:1929年,「中华循理会首届年议会」于开封举行。(图/记者辛毓珊翻摄影片)
  • news-details
  • 左下:「西北圣经书院」于陕西凤翔开办,戴永冕为首任院长;1943年5月23日,「中国基督徒遍传福音团」成立,致力于将福音传回耶路撒冷的异象与行动。 (图/记者辛毓珊翻摄影片)

留驻中国的最后一位宣教士后来台

1948年时,宣教士等15人,因战乱转往四川重庆,与「通圣会」合作建立教会、圣经书院、圣光中学与诊所;当年,司崇德教士被中国当局监禁,叁年后获允离开,为循理会当时留驻中国的最后一位宣教士。

 

司崇德于1951年抵香港,想起一位同工曾对她说:「妳到达香港后,何不考虑去臺湾传福音?那已是自由之地,可以继续福音工作...」,自此,臺湾被放在她的心中;同年10月,宣教总部请她转赴臺湾。

 

1952年4月11日,司崇德自香港搭船至基隆、随即搭夜车到高雄,来宁德教士7月时也受差抵达高雄,两人协助妇女祈祷会及当地牧者开拓大寮地区年底,她们设立循理会在台第一间教会──大寮理会。

 

戴永冕牧师夫妇则于1953年11月抵达高雄,当年也开始了鲁凯区的事工;隔(1954)年时,戴永冕等人于高雄成立「基督教中华循理会臺湾年议会」,其出任首任会长;1955年圣光圣经书院设立,同年其子戴绍曾牧师夫妇来台,并于隔年加入圣光神学院的教学事奉。

 

开拓期的重大责任,多由宣教士承担

鲁凯区的拓荒者是鲁凯族人彭枝定牧师,其于1953年主动前往阿礼、吉露及大武传福音,后于1955年至圣光接受造就,因而认识多位外国宣教士支援圣工,进而在该年建立此叁个地区的循理会教会。

 

1954年时,戴永和师母进入部落传福音,一位迁徙至丹路部落的排湾族弟兄林太华,受戴永和所託、认真作主的见证,后戴永和又唿召多人受装备、派至排湾区事奉,丹路教会及草埔聚会处于是在1955年诞生。今鲁凯区共有12间教会及3间拓殖福音中心,排湾区共有18间教会、2间佈道所。

 

1966年,循理会北上求学的青年,先组成旅北循青团契,借用校园福音团契地点开始聚会,隔(1967)年4月,与迁居臺北的家庭共同努力,招聚在臺北的循理会信徒,设立臺北循理会,今北区共16间教会。

 

循理会开拓期的重大责任,多由宣教士承担,他们重视人才培育,并以热忱的福音负担及圣洁的生命见证,拓殖教会,宣教事工在其全心全力劳碌下,得以蓬勃发展。

 

自1954至1968年间,在台循理会会友约有27倍增长。1954年时仅64人,随着教会间数陆续增加,截至1968年,统计为:平地区总人数1032人、鲁凯区260人、排湾区389人,合计共1681人。 

  • news-details
  • 左:来台的第一位循理会宣教士司崇德,右上:来宁德教士(Miss Kate Leininger),两人于1952年在南区开拓台湾第一间循理会教会:大寮教会;现南区共有22间教会。(图/记者辛毓珊翻摄影片)
  • news-details
  • 上:臺北循理会起于1966年时,循理会北上求学青年的復兴之火,他们先借用校园福音团契地点进行聚会,隔年4月,与迁居臺北的家庭一起设立教会。下:1954年,中华循理会「臺湾年议会」设立,至1968年时,在台事工出现分水岭。(图/记者辛毓珊翻摄影片)

  • news-details
  • 左上至下:圣光圣经书院于1955年设立,1965年5月5日神学院第一次改建,叁层新大楼落成。右:《循理週报》于1963年5月5日开始发行。(图/记者辛毓珊翻摄影片)

1968年8月,循理会在台宣教事工的分水岭

1968年8月11日时,该届年议会会长范彼得牧师,在送别圣光神学院戴绍曾牧师时,感言:

 

「当年宣教师来台开闢各处工作...如今各地教会逐渐兴旺,年议会也日渐上轨道,感谢主,现在差不多已能完全自立了,今后仍盼注意传福音的工作,继续向外拓展,不要停留在现在的地步。」

 

这段话,成为「循理会在台宣教事工分水岭」的註脚。

 

此后,1968至1972年,台湾循理会并无开设新佈道所,而是裁撤了不少客家话与台语的教会。1976年,年议会决议,区分「平地、鲁凯、排湾」叁区,1977年至1982年,订下5年的教会增长目标,信徒增加约5000人。

 

1980年,台湾循理会开始自立自养,主动向总差会请求停止各项补助;1982年,成立「教会发展研究委员会」。圣光神学院现有8层大楼于1988年落成;2000年,循理会回应臺湾众教会同心发起的「西元两千年福音运动」,订下增加15间教会之目标。

  • news-details
  • 后排:戴绍曾牧师(James Hudson Taylor III)、师母戴赖恩(Leone Tjpkema)与二女戴美琳(Amelia Sue Taylor Jackson)和戴美溪(Signe Jean Taylor Alsin)、一男戴继宗(James Hudson Taylor IV),与其父母戴永冕牧师与戴永和师母合影。(图/记者辛毓珊翻摄影片)

  • news-details
  • 戴继宗为「中国内地会」创办人戴德森(James Hudson Taylor)的第五代孙。从曾祖父戴存仁(Herbert Hudson Taylor)、祖父戴永冕到父亲戴绍曾,五代以来都委身于华人地区宣教。70周年感恩礼拜上,司会排湾区薛勇生牧师邀请该区肢体起立,欢迎戴继宗上台勉励,以记念其祖母戴永和对该区的奉献;今年63岁、儿时于高雄成长的戴继宗,充满感情地说:「很有回家的感觉。」台下掌声再次响起。(图/记者辛毓珊)

「顺服神」比「长子的身分」重要

不少人好奇,为何戴德森的孙子戴永冕,并非以「内地会」、而是「循理会」宣教士的身分前往禾场?戴继宗坦承,当时祖父作此决定时,曾被舅舅责备,对方认为这等于是「把长子的名分卖掉」。

 

塬因是,戴永冕深受一位早期循理会宣教士苏克福的影响,同时一方面在循理会大学就读而耳濡目染,更因认识了师母戴永和,夫妻俩经祷告后决定:世上长子的名分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顺服神

 

循理会也长久与内地会拥有美好关係,包括:在华事工起步时,是与内地会合作;戴永冕夫妇曾因战乱,往内地迁移,后来于陕西省「凤翔」设立西北圣经学院,而那块地就是中国内地会的地。

 

「因此,虽然似乎好像是卖掉了长子的名分,但是后面的关係,仍然是非常非常的紧密,感谢讚美主。」戴继宗说。

 

从小生长在高雄而近乡情怯

戴继宗并感性坦言:「不瞒大家说,我不太敢来参加循理会的聚会…以前最怕的就是,聚完会有一些『阿嬷级』的人,她们总是记得我小时候是一副什么德性…我今天站在这边,完全是神的恩典。」

 

他仍记得,河南路跟河北路中间过去是条运河,山地砍下来的木头,就从这条运河送到爱河运出去,儿时的他总喜欢在此游水、钓鱼。

 

而当年,祖母戴永和带着圣光的神学生在週末上山佈道时,有时也会带着孙子一起去,戴继宗回忆:「那时没有什么马路可走…11号公车(走路)到塬住民部落,每逢碰到塬住民朋友就道那两个字:『平安』!」虽然他自己是在18岁才真正重生,但当时印象仍十分深刻。

 

又一次,父亲在部落裡讲道唿召,即使不清不楚,戴继宗仍举手决志,因此,他也把属灵的重生经歷,归于排湾族的肢体们。「谢谢你们!」台下感动掌声不时响起。

 

「有好多其他的故事,我想是讲不完啊。」他意犹未竟再分享,自己本名其实不是「戴继宗(继续祖宗)」,而是「戴继祖」,然谐音容易使人联想到华人祭祖习惯,蒙一位老弟兄提醒,才改名为「戴继宗」。「所以我一辈子感激他。」一说完,引起哄堂大笑。

  • news-details
  • 循理会排湾区的拓荒者为戴永和师母,今日已结出百倍佳美的果子。(图/记者辛毓珊)

回应70周年主题:跟随主

圣经裡,「跟从(跟随)」在新旧约中,约出现近300次。例如:路加福音5章,彼得一行人把船拢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稣;约翰福音21章中记载,耶稣復活升天之前,也再次对彼得说:「你跟从我吧!」

 

70周年主题简单叁个字:「跟从主」,一再提醒着,无论什么时代,基督徒就是要紧紧跟随耶稣──不是相信而已、或只是接受一个宗教,而是用生命跟随主、效法耶稣基督

 

预备分享时,戴继宗特别想到一位旧约人物:迦勒

 

「耶孚尼的儿子」迦勒

圣经描述迦勒,几乎伴随同一句话,就是:「他专一跟从耶和华」,另一个特别之处是:每逢提出「迦勒」的名字时,总会提及其父亲耶弗尼,称之:「耶孚尼的儿子迦勒」。

 

对此,戴继宗特别有感:「我不晓得迦勒的心情怎么样…总要从耶弗尼开始讲起,我想我很能同情──若是迦勒有此心情──因为介绍戴继宗也很麻烦,不仅要讲戴德森,还要讲戴永和,谢谢你…没有再讲戴绍曾。」此番幽默感性的言论,再次使会众笑声连连。

 

而即使,圣经并未着墨耶弗尼的信仰,然戴继宗以其神圣的想像说:「我想,迦勒的『跟从』应该是一个『传承的』跟从,不是吗?当他看到父亲,是怎么跟从耶和华,他就立志,愿意成为一个跟从耶和华的人,传承、传承!」

 

他并揣想迦勒的心思,若以色列人40年前,就听他和约书亚的话,百姓早已进入迦南美地。因此,迦勒可谓被误了40年,而一般人可能会心生苦毒,觉得:「哇!你们害了我。」但圣经裡,完全看不到迦勒的消极。

 

约书亚记14:7-11,「耶和华的僕人摩西从加低斯巴尼亚打发我窥探这地,那时我正四十岁;我按着心意回报他。然而,同我上去的众弟兄使百姓的心消化;但我专心跟从耶和华─我的神

 

当日摩西起誓说:你脚所踏之地定要归你和你的子孙永远为业,因为你专心跟从耶和华─我的神自从耶和华对摩西说这话的时候,耶和华照他所应许的使我存活这四十五年...

 

看哪,现今我八十五岁了,我还是强壮,像摩西打发我去的那天一样;无论是争战,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时如何,现在还是如何

  • news-details
  • 耶孚尼的儿子迦勒,他传承的、专一的、逆势的跟随神。无论面对什么挑战,你我是否也愿意在逆境中跟随神呢?戴继宗想起,一个关于祖父母的故事。(图/记者辛毓珊翻摄影片)

逆境中的跟随

戴永冕夫妇于河南服事时,因当地没有孩子受教的机会,于是把4个孩子送到内地会在山东烟臺所设立的子弟学校;未料,日本轰炸珍珠港后,太平洋战争随即爆发,当时学校师生都被俘虏进集中营。

 

身为母亲的戴永和心如刀割,她所能联想到的就是南京大屠杀,悲痛中,不知自己还有没有机会,能再次看到4个孩子?后来祷告时,神使她回想起儿时,曾听过一位牧师对马太福音6:33的解释:「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对方说:「只要你们关心上帝所关心的,上帝就会关心你们所关心的。」于是近4年裡,戴永冕夫妇紧紧抓住这个应许。几年后,4个孩子从集中营被释放,坐飞机抵达陕西省西安市,又坐火车到宝鸡市、再坐马车到凤翔区,最后,平安抵达了西北圣经学院。

 

戴继宗分享,迦勒的跟从,除了是「传承、专一、逆势」的跟从,也是「笃信的」跟从,迦勒始终相信神的同在、应许以及大能,因而最后,他的跟从是一个「得胜的」跟从

 

戴继宗以此祝福中华循理会:「让我们不在这块土地上,徒受主恩白占地土,乃是在主的面前,靠着圣灵给我们的力量,天天立志跟从主。」

 

最后,他强而有力地连续说了叁次:「我已经决定要跟随耶稣!」每一次,台下会众都回应:「阿们!阿们!阿们!」立志永不回头!

  • news-details
  • 戴继宗以五点「迦勒跟从」的榜样,祝福中华循理会:「在主的面前,靠着圣灵给我们的力量,天天立志跟从主!」(图/记者辛毓珊)
  • 70周年感恩礼拜(摄影、剪辑/记者辛毓珊)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