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 / shutterstock)

「耶稣降生事蹟的叙述」于现代广泛被使用在圣诞节的戏剧情节中演出,你可曾想过,透过「耶稣降生」,神要彰显的旨意究竟是什么?

《水落石出−圣经真相探讨》由「中华信义神学院」出版,作者林盈沼指出,华人在圣经解释及生活应用上,会有一些常见误解或偏差,以「耶稣降生」的部分,其中有许多常听见的「误差信息」

 

耶稣降生在「马厩」裡

他们在那裡的时候,马利亚的产期到了,就生了头胎的儿子,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裡,因为客店裡没有地方。—路加福音2:6-7

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裡,那就是记号了。—路加福音2:12

 

华人教会中,每当圣诞节期,常会有各种形式的戏剧,演出「耶稣降生在马槽」的故事情节,来记念耶稣降生。

 

林盈沼指出,福音书的经文中,并未交代耶稣的出生场所,只确定祂的出生地是「伯利恆」,并提及耶稣诞生之后,被用布包裹,躺卧在「马槽」里。这使得,婴孩的耶稣放在「马槽」,成为一个特殊记号。

 

换个角度来看,若考虑孕妇生产之后,母亲和孩子皆需静养、有稳定安居之所,所以不适合再移动搬迁;因此,旅店既无法提供他们客房,很可能马利亚生产耶稣的场所就在「马厩」(还可称为马舍、马房、马棚),但应该不是「马槽」(又称食槽、饲槽)

 

在希伯来文中,马厩、畜棚、马槽、食槽是不同的字。「马槽」是一种容器,由木头或石头刻製而成,做成半圆、中间挖空的长形容器,用来放置饲料或饮水,供驴马、牛隻或其他牲畜饮食之用。所以,若能清洁乾净,铺上乾燥麦草桿或乾净布衣,就是一个合适的临时婴儿床;但若要作为生产用的产床,显然不适合。

 

对「耶稣降生」叁个明显的错误认知

错误认知一》耶稣降生马厩的真实情况

回顾圣经中所提到,耶稣诞生那一晚,在伯利恆郊外看守羊群的牧羊人,事实上经歷了胆颤心惊的一幕。他们亲眼看见,在神荣光中显现的天使,宣告:「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来作为「救主的记号」。

 

以「卧在马槽的婴孩」为记号,实则不难寻获。牧羊人只要寻找马厩,若看见灯光、或听见婴儿哭声,就八九不离十。

 

以当时代背景来看,即使是古时的穷苦人家,也不会将刚出生的婴儿放在马厩中的马槽。可以想见的是,马厩这类的棚舍,其环境通常都偏溼冷、阴暗、骯脏、异臭、不安。若非情势所迫,约瑟和马利亚不会栖身于马厩,以马槽为暂置耶稣之所。

 

反观,现代教会在圣诞节中的马厩装饰,都是充满温馨、热闹、乾净、舒适、明亮、欢乐的气氛,与耶稣诞生时的真实场景,可说是天壤之别、大异其趣。

 

值得省思的是,这种改造过的气氛,容易使人「无法感受」万王之王纾尊降贵,生于贫穷人家,成为肉身的「虚己」与「牺牲」。

 

错误认知二》马厩裡没有天使围绕

在牧羊人寻见约瑟一家的戏剧场景中,时常见到马厩裡也有「天使围绕」。

 

然而,约瑟一家其实并未见到「天使」及「主的荣光」,也未听见「天使的宣告」、「天兵的讚美」。事实上,天使早已带队离去,天使也未亲自为牧羊人引路。

 

更进一步来看,牧羊人在如此匆忙任务下,更不会带着大包小包的伴手礼来寻访。所以在这些戏剧中,热闹的庆生情节,多属「虚构想像」。

 

错误认知叁》东方博士的时间、地点、人数有所误差

许多戏剧的马厩场景,竟也同时出现「叁个东方博士」前来朝拜圣婴,并和牧羊人及天使同聚一堂。然而,当中出现了「时间」、「地点」、「人数」这叁个误差。

 

「时间」误差:依照圣经记载,博士来时,马利亚已满了洁净的日子,可以出门(女人生男孩需过40天才算为洁净)。那时,耶稣已被父母带去耶路撒冷圣殿献祭,再度返回伯利恆。这时,牧羊人早应已消失。

 

「地点」误差:博士是由「星辰」领路,而来到某个房子,应不再是马厩。且马利亚生产数週后,换到平常的房屋居住,应属正常。

 

「人数」误差:圣经中并未明言东方博士有几人,只说几个博士。可能因为他们献上黄金、乳香、没药叁样礼物,所以常被误认为叁个博士。很可能,他们应该是「一群人」,当中包括这些博士及随从的僕人。

 

事实上,在东方博士前来朝拜圣婴时,可怕杀机已悄然笼罩在其身上。因为,大希律已得知预言中的「犹太新王」诞生,想藉东方博士之手,获知耶稣下落,再斩草除根。

 

所幸当晚,主便警告博士们关于大希律的阴谋,他们则赶紧绕道回乡。约瑟一家也得到天使在梦中的警告,连夜逃至埃及避难保命。大希律在得知博士知情未报,就下令处死伯利恆城并四境所有两岁以下的男孩,该景况实为惨不忍睹,宛如人间地狱。

  • news-details
  • 「耶稣降生」的戏剧情节中,其实有许多常听见的「误差信息」。(图 / shutterstock)

「耶稣降生事蹟的叙述」,应深入研读与反思

林盈沼分析,耶稣降生的叙事,在《马太福音》及《路加福音》两书中各有不同选材,这是因为,两位作者各有其资料来源,与个人的神学思路考量。

 

但阅读及传讲者,容易因缺乏全面性理解,而将其切割成零碎片段,使人难以感受其中的情节张力情感深度情绪衝突

 

若能以综观全局的视角,串连阅读耶稣降生期间,临到约瑟一家的种种遭遇,相信更能体会他们在盼望的期待中,所夹杂的苦难心酸,以及在死亡的压迫下,显出的恆忍意志。也因此,可以透过这些叙事,明白神所要彰显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可惜,今日的圣诞节活动中,马槽及其中的耶稣,已被橱窗展示化

 

在光鲜亮丽、温暖舒适中,绝对闻不出忐忑不安、阴暗潮湿、恶臭难忍的味道,也看不见不久的将来,即将来袭的追杀与逃亡异乡。反而出现了,许多真正圣诞夜不会有的圣诞树、圣诞卡、圣诞晚会、圣诞大餐、圣诞老人等。

 

故此,今日的教会,应当再对这段耶稣降生事蹟的叙述,做更深入的研读与反思。」林盈沼表示。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