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东海灵粮堂青年牧区举办「青年幸福趴」聚会,由郑锡懋弟兄分享信息,教导青年们如何跨越人际关口。(图/记者林稚雯)

求学期间,特别是中学阶段,是否总觉得无法融入团体?甚至有些被同学排挤的感受?又或者,很认真地想要释出善意,但不论怎么做,却都无法达到预期中的效果?

 

藉由学习来获得知识固然重要,但经营良好的人际关係、学会与他人互动的智慧也同样重要!好的人际关係不只在学生时期带来帮助,进入职场,甚至到建立家庭,能够有甜蜜圆融的人际关係,同样能得着极大的好处。

 

为此东海灵粮堂青年牧区邀请曾有相同困扰,但最后却突破困境、找出与人互动之道的郑锡懋弟兄分享经验,希望帮助青少年、青少女们,可以一起突破困境,自在的与他人互动。

东海灵粮堂青年牧区于6月10日晚间举办「青年幸福趴」聚会,邀请畅销书作家,同时也是英文讲师的郑锡懋弟兄以「跨越人际关口」为题,向大家分享如何让经营关係的课题,从焦虑圈走向舒适圈,不再为此卡关。

 

郑锡懋从家中两个孩子的互动开始说起,小名「阿言」的二儿子有天突然在家哭了起来,爸爸看到后当然是赶忙凑过去问孩子「发生甚么事情了?」

 

只听阿言抽抽噎噎地说,「爸爸,怎么办?我都没有朋友啦!」这时郑锡懋并不急着要直接为孩子解答,而是请年纪虽小,但就很知道怎么与同龄孩子互动的老大「阿杉」来为弟弟解答。

 

果然不负父亲嘱託,阿杉很快就用大哥的身分对阿言说:「你就主动一点,多去帮助别人、多称讚别人呀!」虽然听起来只是简单的建议,但郑锡懋表示,实际上这就是打造人际关係通用的不变秘诀!

  • news-details
  • 从家中两个儿子的互动说起,郑锡懋除了分享建立人际关係的妙方,也提到自己的人生中也曾经歷了迷茫、找寻方向的时光。(图/记者林稚雯)

叁要一不,建立圆融关係

进一步将「主动接触,帮助别人、讚美别人」再做拆解,郑锡懋提出了「叁要一不」法则,供与会者做为参考:

 

1.要递出橄榄枝,主动释出善意

多数时候人与人之间只要一点善意就可以达到破冰的效果,简单真诚的一句问候,或是带着笑容到还不熟识的人面前说一句「哈啰」,就是在往「成为好朋友」的路上踏出最重要的第一步。

 

而郑锡懋也提醒,若是对方没有接到自己抛出的善意,也不要过度解读、觉得气馁,就先认识其他人也很好,不论是班上,或是任何的活动中,必定能找到愿意用同等善意回应的人,这样就达到建立关係的基本目标。

 

2.要提供实质协助

以现况来说,不论是学校或补习班,每位老师都需要照顾为数甚多的学生,以实际情况来说,着实很难面面俱到的照顾到所有人需求。

 

这时,若自己是先完成作业等课业要求的人,又发现到班上有赶不上进度,或是因为对于所学内容还不懂,以致无法完成的同学,不妨到他们的身边询问:「有没有可以帮你的?」看是要帮他找老师再做教导,又或者是分享自己学习后的获得,只要是对方不会因此感到被冒犯或看轻,能帮助他人进步,同样是很好的建立关係渠道。

 

3.要不吝给出讚美

同样的,学习过程中,每个人必定都会有强项与弱项,面对自己还不足,但同学却拥有亮眼表现的时刻,则要练习敞开心胸、不吝讚美他人。

 

一句真诚的讚美,就好比无价的珍宝,同样也成为快速拉近关係、彼此融洽相处的一大关键。

 

4.不划小圈圈、不攻击他人

出于真诚友善的对待他人,不论所处的环境或团体为何,必定也仍会有分党分派的时候。然而,大团体内若还有小圈圈的存在,固然有互相取暖、分享八卦的作用,但同时也可能被贴上标籤,抑或因此错失了重要消息。

 

与其顾此失彼,更好且更长远的做法,就是不要刻意的划分派别,也不要为了自己或特定团体的利益,出言攻击他人。

 

雅比斯的祷告

改变时有神帮助

如何实践「叁要一不」的人际关係?郑锡懋指出,这是个需要一辈子不断练习的困难课题,以学习理论来看,会分成「舒适圈」、「学习圈」、「焦虑圈」叁个阶段。

 

「舒适圈」指的是个人感到舒服,对每样状况都能游刃有余的环境;「学习圈」可谓进阶级的难度,需要有人指导、经过多次练习后才能达到标準的範围;「焦虑圈」则是专家级的难度,对一般人来说,若非有专人指教,很难掌握诀窍,也必须歷经无数次的投入练习,才能达到的标準。

 

郑锡懋鼓励,能将人生境界「从舒适圈拓广到焦虑圈」是少数人能达到的目标,但对每个人来说,离开舒适圈、挑战学习圈,则是应当要尝试扩展的範围。

  • news-details
  • 适度的自我挑战,跨出舒适圈后,就有机会建立更圆融宽广的人际关係。(图/shutterstock)

「特别是因着上帝的恩典,只要愿意踏出第一步,学习圈最后都能变成你的舒适圈!」郑锡懋说。

 

圣经中最能借鑑的人物是「雅比斯」,透过歷代志上4:9-10的记载能够明白,母亲为他取这个名字,是代表「我生他甚是痛苦。」

 

然而,雅比斯为此求告神,「甚愿你赐福于我,扩张我的境界,常与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难,不受艰苦。」

 

在雅比斯的祷告中,他以「甚愿你赐福于我」为开始。神是喜欢赐福与人的神,只要我们愿意向神大大张口,祂就充满我们、带领我们越过大大小小的难关。

 

「当我们想要跨越一直停滞不前的人际关係也是如此!」郑锡懋说,扩张境界向来是需要有神恩典的事情,在竭力尝试是,不忘要时时向神祷告、倚靠神的恩典,他还精心的创作了谐音的打油诗,鼓励所有年轻人:「遇到焦虑圈,记得仰望天,天父总在你身边!」

 

不问为什么?改问怎么做!

而在教导改变人际关係的秘诀之余,郑锡懋亦分享了个人生命在突破人际关口后发生的变化。他表示,人际关係就如同一道开关,每个人都能选择开启闸道、勇敢与他人接触,也能选择不要建立连结,遇到问题、咬着牙挺过去就好。

 

「每样选择都会有各自的利弊与发展,但要提醒的是,『开口』不单只向人求助,向神祷告也是我们可以做的事!」

  • news-details
  • 郑锡懋分享,因着寻求神、望天祷告,让他开启了往后截然不同的精采人生。(图/取自郑锡懋 FB)

郑锡懋鼓励:「人的关头,神的开头;走投无路,抬头有路!」有时,来自魔鬼的谎言会要矇骗你,对你说没有人要帮助你。而,这不是真的,神一直都在!

 

在郑锡懋成为畅销书作者与英文名师前,也曾经歷过一段迷惘的日子。从私立大学商学院毕业、将要煺伍之际,他发现受限于学歷,在职场上的工作选择甚少。

 

在塬定计画中,郑锡懋本打算煺伍后,就到国外担任一位傢俱业董事长的特助,为此他还把握各样机会,当兵期间也持续精进英文能力。没想到,谈妥的工作最后却因董事长的姪子也对同一职位以有兴趣,最后只能拱手让出这个机会。

 

2007年发的插曲,让郑锡懋迄今还记忆犹新。他记得当时沮丧地走在台北街头,抱怨地向神求问:「主啊,为什么不是我?该怎么做才能再找到这个好机会呢?」

 

没想到,就是这个向天祷告的瞬间,让他看到路边店家悬挂的「长春藤美语杂誌」看板,心想:「大概是英文还不够好,得再加强!」

 

这个想法让郑锡懋顾不得还有一段从台北搭车回台中的路程,就到店裡面选了一大堆中高级英文书籍,直到结帐前,才发现是午休时段,店员刚好都在休息,没人能帮他结帐。

 

非常巧合地,虽然店员都不在,但杂誌创办人、同时也是英文补教名师的赖世雄刚好出现在店裡,郑锡懋一眼就认出了赖世雄,稍加攀谈后就自顾自地说起了学英文、找工作以及对人生迷茫的歷程。

 

赖世雄耐心听完整个过程后,简单的对郑锡懋说:「太感人了,我们的杂誌就是为你这样的年轻人办的!」接着又问到「那你下午有空吗?」

 

本以为是歪打正着的帮自己找了份好工作,却没想到赖世雄发问的用意,是想邀请郑锡懋接受杂誌访谈,将他的生命故事放进两本不同的杂誌之中。

 

「能受邀被赖世雄老师访谈,等于是帮我开启了日后在补教界找英文教师工作的全区通行证!」郑锡懋表示,受惠于赖世雄在补教界的名望与份量,同业只要看到访谈内容,就愿意毫不犹豫地录用他,也在这份机缘下,累积足够教学经验与人气后,可以出版自己的英语教学专书,在职场上有超乎所求所想的发展。

 

为此,郑锡懋再用亚伯拉罕的故事来做说明。在亚伯拉罕成为先知前,他的名字本为「亚伯兰」,在他75岁那年,毅然决定跟随神的带领,离开本地、本族、本家,又在99岁时,再次顺服神,将名字改为「亚伯拉罕」。

 

顺服神的带领,致终让亚伯兰从一介小民,到最后成为「亚伯拉罕」多国的父。这代表神的计划不是一次就完整呈现在人面前,需要我们一次次踏出信心的步伐,越往前走,才会逐步看到计划的全貌。

 

「鼓励大家,都能学习亚伯拉罕的行动,勇于跨出舒适圈,才能成为领受属天祝福的那一位。」郑锡懋说。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