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疫情加剧衍生的亲密家暴,对人的伤害程度恐不亚于疫情。(图/shutterstock)

今日惊爆:名网红医师涉嫌家暴,直接甩打两个孩子各50巴掌,甚至出脚踹孩子胸口,遭孩子生母通报,事件引起社会广泛讨论,不禁令人反思「教养」课题,信仰中父母可否「适度体罚」? 家长当如何管教呢?



根据《美国急诊医学》统计,因疫情中不少人远距上班、上课,导致全球家庭暴力案件提高约25%-33%,疫情加剧衍生的亲密家暴,可能会为身心灵带来比新冠肺炎更严重的伤痛

 

现代网路社会,更要谨言慎行

近期,一位小有名气的小儿科医师,将施暴行为和被前妻指控家暴一事PO上社群媒体,试图讨拍,没想到遭各界强烈抨击,目前医师只能把粉丝专页关闭。

 

现代科技社会,无论网红或一般社会大众,都能轻易透过网路传达讯息、分享意见,甚至转传图像。「中华牧羊人青少年关怀协会」创办人、秘书长萧宗智认为,如同路加福音12:3所说,「因此,你们在暗中所说的,将要在明处被人听见;在内室附耳所说的,将要在房上被人宣扬。」因此我们都应注意言行所带来的影响力及后果。

 

耳鼻喉科医师林明震则提醒,打巴掌对人可能会产生心灵、身体影响,让孩子失了志气,也可能导致听小骨脱臼位移、耳膜破裂,要进行手术缝补,影响範围不小。

 

身为人父的他疼惜地说,自己教导多以劝说为主,现在孩子多很独立、聪明,言语沟通孩子们能听得懂,且圣经教导「要惹动儿女的气」(歌罗西书3:21),大人带着血气地教育,也会影响孩子日后发展。

  • news-details
  • 林明震分享歌罗西书3:21,「你们做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自己多以言语劝说教导。(图/shutterstock)

管教根于「爱」或「己意」?

那么,家长是否可以适度体罚?耕耘教育行业超过30年的萧宗智分享,希伯来书12:6,「因为主所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字面上虽提到「鞭打」,但要知道,管教的立基点在于「」,若出于「己意」或「自己成长背景观念」,管教就容易并非出自于圣经的教导或神的爱

 

除此之外,父母是否了解自己情绪、地雷在哪裡?若懵懂的孩子并不知道父母雷区、管教标準,容易误踩雷区受伤。

 

他再说,其实父母、孩子都应认识自己和彼此,才能建构正面双向沟通。

 

依据其经验和事件新闻报导,萧宗智认为这名网红医师或许需要别人的帮助,建议能透过成长团体或专家的对谈,了解自己及误区。

  • news-details
  • 萧宗智提到亲子间双向沟通的必要与重要。(图/shutterstock)

父母对教导有不同立场,该如何彼此调和?

神的家教会师母张秀芬分享经验,夫妻在教导上,非常需要沟通与共识,不能各说一套标準,如此孩子会钻漏洞或感到无奈,无所适从。

 

她以自身经验为例,当高王大庆牧师为孩子设立了规範,她可能不理解其用心或不认同,常会带头破坏规矩,使孩子受到二次伤害,二儿子出生后这种情况才稍有改善,因此夫妻之后花不少时间与大儿子修復关係。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个体,一套标準不一定同时适合两个儿子,因此父母要多了解孩子,并确认他们是否真的明白自己的意思。

 

当对话发生衝突时,父母可以先冷静,清楚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塬因,较能让孩子敞开心分享,因孩子不见得会觉得自己做错,沟通后才会知道父母的标準在哪。

 

修习20多年,「教导」这门科目的张秀芬说:「父母有管教权柄,也要给予爱的能力,让孩子在爱裡成长」。

 

因爱裡没有惧怕,且不只孩子,父母也要一同成长,这是很快乐的事情,能从中学习谦卑,以此眼光看孩子就会多些包容和爱,而「从爱裡出发的管教」,才不会让孩子常落在恐惧中而无知

  • news-details
  • 张秀芬与高王大庆牧师、儿子们合照。(图/张秀芬 提供)

孩子可能因此失去志气,怎么挽救亲子关係?

採访尾声,萧宗智点出,夫妻需分配担任管教者、审判者,因为若都为同一方,可能会被情绪蒙蔽而下手过重,易伤了孩子的心。而实际处罚后,孩子身体受伤其次,更重要的是其心理状态,是否会怀恨?暴力的衝动是否会转移到其他同侪身上?往后行为模式是否会变得越来越暴力,而不受控?

 

重点是,纵然父母有权柄管教儿女,但道歉更是必须的

 

因罗马书3:20提到,「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所以父母管教孩子也不能因此称义,需有些道歉表示,对孩子而言是种挽回、安慰,更是表达爱与接纳的行动。

 

处罚是种艺术」,他祈愿每一家的父母,都能掌握到这门艺术的诀窍,孩子们能从管教中获得学习,结出平安的果子,而非「处罚」。

 

基督教今日报关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体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骚扰,请立刻拨打110、113报案。

相关新闻》

当管教变成了暴力 梁蓓祯:先暂停,勿把情绪跟「孩子表现」绑在一起

立委曝家暴阴影,忧陷施暴循环 专家:脱离受害者情结避「复製暴力」

争遗产、家暴…为何人会带来「地狱」?苏家宏律师:爱需有智慧与界线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