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22年发布的报告指出,每年全球约有叁分之一的食物,在被生产后未能妥善被吃完,浪费数量高达10亿公吨之多。
为解决食物浪费,以及背后伴随的碳足迹、环保议题,有愈多组织付诸行动,致力减少剩食数量,同时使缺乏者能受照顾、丰盛有余。
地球叁大危机之一:
大量食物浪费
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甚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哥林多前书10:31)
据最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年度报告指出,地球的生活环境变得越发艰难,在「气候变化」、「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和废弃物增加」的叁重危机中,「环境永续」成了越加迫切须改善的问题。
加上不平等状况加剧、俄乌战争,以及粮食和能源价格上涨,面对不利生存条件,首当其衝的,仍是贫困人口与弱势群体会受最大衝击,因而,联合国大会确认「享有清洁、健康和可持续的环境」,是一项「普世人权」。
此一趋势,让曾在多家大型食物银行服务,现为「人来就好工作室」负责人的刘婉柔,持续关注剩食议题。
15日上午,刘婉柔应「中台神学院」进修推广教育处之邀,举办「柏林与荷兰公益旅行─追寻食物不浪费的实践」讲座,和众人分享,自身对于「减低剩食」的实践,以及个人出国参访后的各样见闻。
剩食伴随高碳排量,加速地球暖化
自行开设摄影与活动企划工作室、担任特约摄影之前,刘婉柔长期投入食物银行服务工作,曾协助红十字会资源规划,后于台湾食物银行联合会任执行秘书,也曾为中华基督教救助协会食物银行台中园区公关。
当时,刘婉柔就注意到,依照联合国各组织数据,常年来浪费掉的食物量,皆高达生产量的叁分之一;这些品质没问题,但可能因品相较差、不符规格,或未能即时食用的食物,被称作「剩食」。
在地球高温连年破表的现今,若将「浪费的食物」看做一个国家,「浪费的食物」所带来的碳排放量,将高居世界第叁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致使地球暖化问题越发严重。
随职涯转换,刘婉柔于2017年,为自己安排一场欧洲公益文化旅行,包括拜访文化银行、食物银行、剩食餐厅、无包装商店等机构,藉此更多认识「食物不浪费」、「体贴弱势者需要」的实务做法。
一段用爱开始的旅程
刘婉柔表示,以「爱和分享」为目的的旅程,刚好就从「彼此相爱」的巧遇开始。
从食物银行工作离职第叁天,她就抵达了德国。这代表,刘婉柔是在卸下全职工作后的第二天,深夜随即赶赴机场,在凌晨杳无人烟的时段,她却在偌大机场,巧遇更早之前曾一起并肩努力、煺休后移民美国的老同事。
俩人在机场相遇,免不了多聊两句,刘婉柔因而得知,老同事前一天才刚抵台湾,只待了一天,就準备返美。此不寻常的安排,让刘婉柔忍不住多问两句,对方告知,因父亲入住加护病房,所以赶回来看父亲一面,但因老公在美是住疗养院,也很需要自己赶快回去照顾。
看着这位老姊妹瘦弱身影,刘婉柔抱了对方,也一起祷告、互相鼓励。虽许久没见、相聚时间也不长,但刘婉柔深知,这是主耶稣的安排,也让她成为需要者即时的安慰和帮助。
关顾弱者,身心同得饱足
歷经台湾飞阿姆斯特丹,再转机到柏林的漫长旅程,刘婉柔抵德国后,先从观察当地社会氛围开始考察。
因德国曾在1933年,分裂为东德和西德,直至1990年才重新合一,柏林市内充满各样关于见证与反思歷史的文物,充分实践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27条规定:「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之文化生活,欣赏艺术,并共同襄享科学进步及其利益。」
这份维护人权的精神,落实到德国在「关顾弱者」的各样社会福利中。
德国是少数愿意接纳难民的国家,对于弱者的照顾,也不限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在台湾,多半将被帮助者称为「个案」,而在德国,提供服务者与受助者间,较趋近于朋友般的平等关係,物资只是被视为介入贫穷与弱势家庭的工具,最终仍希望能藉此,帮助人们长出「自立力量」。
同时,在关顾过程,也进一步思考降低社会排除、促进弱势者的社会参与。
这让德国在开始提供服务前,对受助者的了解,会细微到涵括「个人兴趣、爱好」。在充分资讯下,除有食物银行,能帮补人的生理需要,另有「文化银行」,进行艺文资源统整与分配,使社会弱势也有机会按照个人需求,进入艺文表演场所,欣赏高品质演出。
刘婉柔分享,这趟国外考察旅程,另一大重点,则放在「德国食物银行联合会」。不同于他国,德国食物银行并不称作「Food Bank」,而是用代表「餐桌或宴席」一词的「Tafel」称唿之。
第一家德国食物银行,由Sabine Werth女士于1993年成立。起心动念为,Sabine曾聆听一场关于游民服务的演讲,当场许多人在讨论,还能为游民做点什么?这让Sabine想到,吃饱是维生最基本需要,第一家德国食物银行于焉诞生。
Tafel所展开的行动,也帮助到剩食数量的减低,因每天会派数十辆运输车,前往超过600家合作超市,收取品质没问题、但仅因新旧货物替换,就被下架的蔬菜、水果、奶製品、麵包等食物。再经志工们、孩子们通力整理,后分送给数百家社福机构,或于定点发送给弱势人口。
刘婉柔指出,来到Tafel服务的人,可能是单纯想服务他人的志工,或是学生、难民、孩童等不同族群,大家在整理工作中,能学会彼此合一、互相配搭,完成工作后,众人会一同享用「剩食」做成的午餐。彼此交流的过程,也让生而平等、互相接纳的理念,有更好实践。
此外,对于学生及孩子们来说,当代许多家长可能基于保护孩子、或过度关爱,忧心孩子在準备过程受伤,因而父母常会将日常所需一切仔细打理,使儿女享受成果就好。
然而,因着参与食物银行工作,一则让孩子们增加自理能力,同时助其认识更多食材,了解受造世界的完整面貌。
柏林也有许多以「善用剩食为营运宗旨」的餐厅,在「一点不剩最快乐!」的口号下,积极将剩食,化为可口餐点,减低无谓浪费。
再思台湾:社区冰箱何去何从
借鑑国外经验,来看台湾的食物援助,刘婉柔请与会者分享「心目中减低食物浪费的最佳做法」。
与会者多以「控制购买量」、「买多了就与人分享」做为回应。
此时,刘婉柔请众人思考,为何曾经盛行的「社区冰箱」如今越发少见,就算器材未撤,也是关闭不使用的状态?
「诚然,新冠疫情带来一定程度的衝击,而大家提到『愿意分享』,也必是出于内心善念。」刘婉柔认为,乐于分享、募集食物非难事,但最大重点,是要有稳定「使用率」与「去化率」。
就其观察,在自己的生活範围内,有一座尚在运作的社区冰箱,可冰箱内多数时候却「空着」,有时会突然出现一大堆单一品项水果,或是有人放入多罐饮料。
实际上,对身处弱势、或流浪街头的人们来说,生活环境「无法料理生食」,每个人也不可能只吃单一种食物、或是仅喝饮料维生。
因而,当需要者发现该设施无法满足自身需要,碰壁多次后,自然倾向不再使用。
为此,刘婉柔希望透过该讲座,与自身摄影专长,帮助人们更深思考,以教育与文化的面向,唤起众人「减少剩食」的公民意识与社会参与。
「从人的眼光来看,多余、剩余的食物,常常就是废弃不用、不屑一顾。
但在神的眼中,再微小都是祂的创造、都有非凡价值。(盼望)我们所有人都能看见神所创造的美好与丰盛,积极把握与运用。」刘婉柔共勉。
回应讲者、「中台神学院」进修推广教育处主任黄臺珠则倡议:「社区交流、交换资资,互相分享祝福。」
黄臺珠表示,如同刘婉柔于分享中所提,相较于食材在整理烹调时的自然耗损、或是餐厅厨余,最大量的食物浪费源来自「家庭」。
每家户都可能因各种不同理由,致使大量食物在购买后却未食用;若能在发现食物将浪费之际,在仍可食用阶段,按照他人需求,主动给出去,未尝不是个好办法。
除谨慎管理、避免过度购买,因着提摩太前书6:18教导:「又要嘱咐他们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乐意供给人」,黄臺珠建议,不妨在这邻里间几乎零互动时代,实践敦亲睦邻行动,同时减少剩食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