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萧彼得区牧分享,「道歉」是走入饶恕的关键钥匙,在地上释放的,在天上也得释放。(图/shutterstock)

陷入性骚风波的演艺圈知名黄姓主持人,经过1个月的沉寂,19日发出约2万字贴文,剖析当时心境,及过去受伤、低潮的心路歷程,并向所有伤害过的人致歉。而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内容大意为「不用塬谅我,都是我的错」。

 

受伤者有权不接受道歉,而道歉者如何能拥有「不被塬谅的勇气」,为恢復关係採取行动

 

一位牧者以自身经歷,娓娓道出,与父母恢復关係、走入饶恕境界的30多年歷程…

道歉,是恢復关係的方式之一,人透过承认和面对错误、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与关心,能重建被伤害的关係。

 

然而,道歉并不保证能完全恢復所有关係,在预想对方可能会有的反应下,畏惧和担心,可能使人失去「不被塬谅的勇气」,因此,有必要先了解「悔改」的真实意涵。

 

对此,本报专访「台中台福基督教会中部牧区」区牧萧彼得、「台中烈火教会」主任牧师朱冠群,希望有助大家勇敢跨越畏惧,以心思意念的改变和行动,修復关係。

 

我们有权「决定」真实悔改

悔改不是一种情绪,而是一个决定!」台中台福基督教会中部牧区区牧萧彼得分享,很多人对于悔改有错误观念,认为悔改是难过、流泪等情绪的流露。

 

然其实,一个人痛哭流泪,或进行很多「宗教行为」,却不一定符合圣经中的悔改。怎么说呢?

 

新约中「悔改」希腊文是metanoia,指「改变心意」;旧约裡,希伯来文shuwb则是指「回头、回转、转变」,是种「外在行动

 

因此,结合圣经新旧约,「悔改」是指「心意的改变,加上外在的行动」。换句话说,只改变外在行为是不够的,也需同时改变心思意念。

 

根据圣经教导,每个人都有罪(罗马书3:23),人性本质上存在着罪性,都会犯错和违背神的旨意。

 

然而,圣经也教导人,神爱世人,祂愿意赐下恩典和救赎,使人拥有道歉、和好的能力,也因此,圣经中有许多关于悔改、宽恕及和好的教导。

  • news-details
  • 因着上帝的爱,人可以到神面前认罪悔改,也有能力饶恕冒犯者。(图/shutterstock)

悔改之前,先分辨⋯⋯

不少圣经伟人都曾犯罪。如,亚伯拉罕撒谎、摩西杀人、大卫犯姦淫和谋杀、保罗残害基督徒、彼得否认主⋯⋯,还有说不完例子;但,他们都蒙神赦免,且被神使用。

 

不过,也有如以扫、扫罗、犹大等人,最终灭亡。这叁人的罪,或许比不上前面几位,且以扫、扫罗和犹大也有懊悔,却并非神所要的「悔改」。因此,基督徒有必要辨别「世俗或敬虔」的忧愁

 

1)世俗的忧愁(道歉、悔改)

歌林多后书7:10-11,「因为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你看,你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从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诉、自恨、恐惧、想念、热心、责罚。在这一切事上,你们都表明自己是洁净的。

 

神要人有敬虔的忧愁(保罗的话是:依着神的意思忧愁),而非世俗的忧愁,因后者是负面的,会带来遗憾和对人有损的负面情绪,使身心灵受折磨,进而走向灭亡。

 

并且,世俗的忧愁,并不一定能使人改过自新。

 

世俗的忧愁,可能让人会产生以下想法:「我被抓到真倒楣」、「我害怕面对结果」、「为什么是我被抓到,还有别人也犯了更大更多的罪」等等。好像孩子因为顽皮、不听话被抓到时一样的反应,试着找藉口、狡辩,将罪合理化。

 

这是属于肉体血气的表现,因心中没有神在其中,人还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并无破碎地来到神面前。

 

2)敬虔的忧愁(道歉、悔改)

依神的意思,忧愁是:「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诗篇51:4) 人感到忧伤难过,不是因为犯罪被发现,纯粹是因这过犯,会伤害神的心,并破坏与神的关係

 

「敬虔的忧愁」是正面的,将带来心灵的醒悟、悔改和自我反省。就如大卫的祷告:「神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的灵。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 (诗篇51:10、17)

 

萧彼得鼓励大家,因着上帝爱我们,经歷神的爱的你我,能到祂面前认罪悔改,也有爱的能力去饶恕他人,因为爱能遮掩一切过错

  • news-details
  • 因着神的爱,朱冠群牧师与父母和好。(图/shutterstock)
  • news-details
  • 朱冠群牧师说,关係修復的过程,不只自己,对方也会获得一些医治与释放。(图/shutterstock)

不被塬谅的勇气从神而来

「台中烈火教会」主任牧师朱冠群分享,「道歉」背后表达出想恢復关係的讯息,但是否要塬谅,是对方的权利。在道歉前,须先以神的眼光看待自己,明白自己向神交帐,如此,较可知道如何应对对方的任何反应。

 

谈到这裡,朱冠群分享与父母修復关係的见证。从小父母离异、之后拥有各自家庭,直到国中与18岁,他才再次见到父亲和母亲。

 

父母尝试恢復亲子关係,认识主的他却不愿意,因认为,自己最需要父母时,他们却不在身边;如今回想,朱冠群觉得,那是受伤后的反应,而,因着神慢慢在内心动工,逐渐愿意与之互动。

 

随互动累积,彼此间逐渐有了感情,朱冠群了解父母的处境,虽仍无法全然接受他们,但也慢慢离开「被害角度」看事情,接受与父母的关係,并在每年新年、母亲节、父亲节致电关心。

 

如今成为一位牧师,与父母走过约30年修復之旅的朱冠群自认,自己仍在学习这个功课,从中也想给予道歉者两个建议:

 

1.带着盼望,不要放弃修復关係

2.要相信对方是可能改变的,只要等候神的时间

 

关係修復的过程,不只自己,对方也会获得一些医治与释放。

 

而「不饶恕」,彷彿冰箱有发霉食物,始终不处理,并不会因此真空,乃是会蔓延出去,使其他食物跟着发霉。因此,苦毒、不饶恕是需要处理的

 

朱冠群感恩表示,因着上帝动工,他愿意与父母和好、爱他们,以致母亲离世前,母子有美好相处时光,这对家庭关係有极大好处。

 

最后,回应黄姓主持人的长篇贴文,朱冠群提出,我们有时会想尽办法活出新样式,但当忽然间,所有人都知道自己不堪的过往时,该怎么办?

我们要接纳自己。

 

就像(圣经中)大儿子与小儿子,不只是小儿子,大儿子度日也满『自我中心』的,因此越按自己真实状态活着,旁人就会越接纳自己不认识的面向。

 

有时,道歉不是『努力』就可以,但『改变』是可能的,所以不要放弃

 

道歉、等待对方接受的过程,彷彿传福音一样,绝大部分的人并非第一次听到就决志、仍坚持活在自己的世界,

 

然而听许多次后,当上帝的时间到了、就转变了,因此对方改变、接受的盼望是存在的,所做的不会没有价值。

相关新闻》

从「黄子佼两万字长文」省思 神期盼人用「爱」影响破碎世代

为何「道歉」能带来医治果效? 牧者谈圣经认罪文化

 

基督教今日报提醒您,请珍惜生命,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有需要可拨打生命线:1995;卫福部谘询安心专线:珍爱生命,请拨打 1925(24小时);张老师专线:1980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