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高雄Fight K 教会欧阳宗翰(左图)现身说法饰演自己的故事。右图:陈守生与黄嘉慧基督徒夫妻,大女儿陈恩柔、小女儿陈恩茜。(图/欧阳宗翰、黄嘉慧提供)

Fight K 教会的【欢迎光临 盐稣基】,近日释出一部影片,标题为:「跟家人一言不合就吵架?亲子沟通的核心关键」,本片的男主角欧阳宗翰,曾与家人经过许多争执的日子。

 

一度与家人关係紧张,每天都不想回家,但一次于教会听到「你的父亲已经做得很好」信息,突然内心被触动而痛哭,对阿!我的父亲也是第一次当父亲!并改变看待父亲的眼光,重新接纳父亲。



致力于偏乡教育辅导的老师陈恩柔,背后也有一对与她经歷酸甜苦辣的父母,陈守生、黄嘉慧。娓娓道来一路拉拔女儿长大的碰撞,与育儿心得,提醒父母要勇于道歉,并相信神的主权



其实担任父母、儿女的角色,我们都是人生第一次,我们都不完美,但都不应当成为争执中的受害者!在亲子关係中,彼此都是被爱的那一方。 

一位儿子的告白

欧阳宗翰出生于传统信仰的家庭,父亲一肩扛起整个家庭经济重担,因工时长,长期积累压力的父亲,便养成喝酒习惯,时常藉由酒精,释放情绪与压力。

 

升国一的欧阳宗翰,因为一些生活习惯问题,与父亲时有口角,争执到最后,父亲决定送他去私立学校,认为私立学校的管教以及宿舍文化,会矫正儿子的生活习惯,使儿子越来越稳重,欧阳宗翰则是为了逃避与家人的争吵,毅然同意离开家,寄读私立学校。

 

当中欧阳宗翰虽然清楚家人是爱他的,但因在乎家人的言语,开始产生一些自卑感,情绪有时在争执时被牵动,开始怀疑自己。

 

然私立学校住宿仍未改变家人的关係,相处上仍有摩擦,争执也没有改善,欧阳宗翰内心深爱这个家,但每次回家,所有的争执都让他无所适从,只能再次选择默默远离。

 

直至国二时,有一个同寝室的高中学长,开始邀约他去Fight K 教会,他发现自己很喜欢这个充满友善的环境,也习惯开始把重心放在教会。并清楚知道,自己是很棒的人,亦可以很有影响力,逐渐产生自信。

  • news-details
  • 欧阳宗翰本人。(图/欧阳宗翰提供)

看见父亲的难处

然一次欧阳宗翰又跟父亲起了争执,无处可躲的他,直觉想到了教会,便流连于教会中,此际,他听见一场关键讯息,FIGHT.K教会创办人张蒙恩:「你的父亲已经做得很好了,他也是第一次当父亲。

 

闻声,欧阳宗翰全身顿起鸡皮疙瘩,父亲努力为这个家庭努力的身影直衝脑门,忆起父亲一次酒醉时,红着眼,对他说了真心话:「我工作很累」。一股对父亲的爱立刻涌上心头,他忍不住痛哭流涕,发现自己其实真是深深爱着家人,因为争执,反而这份爱被「隐藏」起来。

 

欧阳宗翰感恩道:「那天才知道,塬来所有在乎的一切,都要回归注重彼此的关係,而不是吵架的内容爸妈已经很努力在承担父母亲的角色了。」

 

更分享,其实随着年龄增长,才渐渐领悟父亲每天的操劳,整个家庭的水电、学费、伙食费等支出,每一项都令父亲一个月收入很吃紧。

 

当天,听完信息后,他深深反思,知道自己无法要求父亲改变,但是他可以每天祷告!并表示,词穷没关係,就是要每天为自己与家人的关係祷告!

 

欧阳宗翰:「爸爸真的对我很好,他给予我很多支持,食衣住行上都很丰富,我希望爸爸对自己好一点,不要再这么辛苦,希望爸爸多爱自己一点,可以更开心!」

  • news-details
  • 欧阳宗翰与教会家人。(图/欧阳宗翰提供)

衝突中操练自己爱家人

欧阳宗翰表示,爸妈都是爱自己的孩子,只是表达方式不同,不能改变父亲,但是可以从改变自己开始。

 

现在,当自己听到父亲有负面话语时,他反而能清楚知道父亲背后的动机是爱儿子,只是没有掌控好自己的情绪,而父亲也正在变得更好!

 

并举例自己如何在衝突中操练爱:

 

一、面对大争吵时:

先学习倾听,不管对方情绪如何,都正面接受与回应,愿意煺让,释出更多沟通空间,让彼此有台阶(这种时候越多争吵回应只会更严重),让对方慢慢冷静,没有再吵下去的理由。

 

二、面对对方精神不济、不理智时:

表面选择接受,不回应,但是内心不接受对方单方面指责,对自己造成影响(肯定自己是好的)。

 

整个操练爱的过程(关係大于事件),欧阳宗翰看到自己慢慢与父亲关係修復,并成为家人的聆听者,家人也开始认可他信基督教,父亲亦开始把他当成朋友亲近,遇到什么职场上的不开心,都会跟他聊,彼此再也没有那道心墙。

 

欧阳宗翰表示:「其实父母就跟自己一样都是平凡人,他们有自己的情绪与压力 ,只不过是刚好发洩在你身上,他面临的可能跟你面临的问题很像,他们也试着在解决,如果想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就先改变自己!

  • news-details
  • 其实父母就跟自己一样都是平凡人,他们有自己的情绪与压力。(图/shutterstock)

父母应避免与孩子发生衝突

高雄基督之家小组长陈守生与黄嘉慧,大女儿现任职老师,热心于教会事工,并致力于偏乡辅导孩童,小女儿也在教会事工上尽心尽力。

 

在养育两个女儿们的成长过程中,夫妻俩也遇到许多挑战,但是他们在不停的修正中,倚靠圣经,持续引导女儿们走在正路上。

 

陈守生表示,在育儿的路上,首要就是避免惹动儿女的情绪,靠着圣经可以总结许多塬则,如《歌罗西书3:21》指出,父母不要惹儿女的气,要如何不惹儿女的气?以下提供项目予父母参考:

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

—歌罗西书3:21 

一、孩子幼年时建立家规

孩子年幼时,若给予过多选择权,届时孩子做了选择是父母不满意的,父母再予拒绝,就会困扰孩子,惹动孩子的气,造成争执发生(如孩子吵着吃巧克力,但年纪还太小),建议应在年幼时建立家规,清楚表示什么可以,什么不行

 

天父对我们的爱是无条件,但是也在圣经中指明,爱不是放纵,因此父母也要从小引导孩子,并随着孩子长大,渐进式的渐释出选择空间给孩子。

 

二、奖励方式以品格为主,不比较成绩

不会因为孩子分数高、低而有奖惩,不会比较孩子的成绩,也不会因为孩子考比较好,就享有比较多权力,而是看重孩子的「品格」。

 

并以积点、表格管理的方式,当孩子做了家事、写完作业、祷告,就可以得到点数,并用点数兑换自己想要的事物,如上网时间、自己想要的东西。

 

叁、不在血气中管教

圣经说到,做父母的要管教孩子,然成为父母,不是指拥有无上的权柄,而是从「顺服神」而得权柄,神给的权柄才是权柄!父母依靠自己设立的,反而是「权威」了。

 

他说:「通常我会让女儿事前就知道,做某些事情就一定会有管教。」

 

比如去卖场前,会跟女儿说好,去卖场不可闹要买什么东西,要不然回家必受管教,并坚持一个塬则,不在公众场合给女儿难堪,管教女儿。

 

管教的杖不能用血气,要清楚说明白孩子哪裡做错了,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被处罚,且处罚方式不是用血气打骂,而是以剥夺孩子的权利为主,如减少用网路的时间等

 

四、不用自己个人经歷去套住孩子

父母通常会期望孩子不要重蹈覆辙自己过往的经歷,于是很容易依循自己的经验,要求孩子要如何,然,此举是没有经过孩子的角度看事情,很容易跟孩子产生衝突,因此父母应该要先学习,理解孩子的想法,再去沟通

 

很多的衝突都在于,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只想要孩子达到父母的要求 ,孩子接收到的讯息是,「你只是希望达到你们想要的,而不是我需要的!」

 

尤其,现在孩子透过发达的网路资讯,已知的资讯已经过多,当父母未理解他们现在面对的生活、压力,就容易让孩子产生「父母不懂我」的想法。

 

陈守生分享:「从圣经中看出,耶稣喜欢用启发的故事,去启发门徒,故事是按着门徒特质领受的,而非填鸭式、以自己的经验去填鸭门徒,我们可以学习耶稣,按着孩子的特质去启发,去养成。」

  • news-details
  • 陈守生与黄嘉慧夫妻,以及大女儿陈恩柔、小女儿陈恩茜。(图/黄嘉慧提供)

父母应操练「道歉的勇气」

当父母因有血气做错事,也需要与跟孩子道歉。陈守生分享,自己有几次于血气中管教孩子,知道自己不对,但一直没有勇气向女儿道歉,直到神透过各种教会主日讯息,圣灵提醒他的心,于是他便鼓起勇气向女儿道歉,但是因为女儿当时还小,他想时间久了,女儿应该会遗忘。

 

直至其后女儿长大,一次跟他分享,回忆她当时听到父亲愿意道歉,很感动。陈守生才发现,塬来女儿一直记在心裡,并且也因他的道歉,彼此关係才会如此紧密。陈守生:「当你愿意跟孩子道歉,你得到的反馈会很大!

  • news-details
  • 父母要有向孩子道歉的勇气。(图/shutterstock)

相信神对你的孩子有完美的计画

黄嘉慧分享,自己一路陪伴孩子,确实每个孩子特质都不同,比如她的大女儿,对数字就不是很敏锐,但是如果她没有去理解大女儿这块特质,就会一直认为她不专心于课业。

 

于是,她相信神对每个孩子都有心意,与特别安排,反而加强鼓励大女儿的优点,陪伴她经歷自我的弱点,不加以指责,并在职涯选择上,与女儿沟通,找出女儿喜欢的路,果然女儿现在致力于自己的职场与福音事工。

 

并建议如果亲子间有衝突发生,父母一定要有一方去做和睦的工作,一定要有一方将孩子拉离衝突环境,先同理、理解孩子,并告诉孩子父母的想法,要不然父母中,扮黑脸会越来越黑,白脸会越来越白,造成家庭失去平衡。

 

黄嘉慧鼓励:「基督徒陪伴孩子,知道有神一起走路,不会走得这么艰辛,虽然没有衝突是不可能的,但是身为父母,要知道有神在我们当中掌权,我们要先顺服神的权柄,让神亲自去扩张、带领孩子的未来路,神会做最好的安排!」

  • news-details
  • 神对孩子有完美的计画。(图/shutterstock)

及早建立关係,不有空巢期受害者心态

黄嘉慧指出,现阶段有些父母会经歷「空巢期」的失落与受伤,很多孩子上大学即失联,也有很多孩子离家上大学、出社会就离开信仰,父母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裡。

 

关键在于,如果孩子在9年国民义务教育中,父母没有跟孩子建立亲密的关係,就容易会出现这种现象。因此建议父母及早与孩子建立亲密关係,在爱中陪伴孩子走人生路。并善用教会资源,帮助孩子上大学走进基督教团契生活,让团契辅导成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桥樑。

 

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孩子带到神面前,神会亲自教养,做父母不要拦阻上帝的计画,要顺服神,并让孩子年幼时就参与教会服事,孩子服事虽可能有怨言,但无论如何,都会有得着,这些经验对孩子都是好的成长养分!」陈守生无私分享。

 

综上,无论是从孩子的角度,抑或是父母的观点,可知出发点都是因着爱彼此,为彼此好,故「关係,大于事件」!

 

我们都不是争吵中的受害者,都是「受爱者」,但我们可以学习在争吵中操练「爱的眼光」,「道歉的勇气」,与一颗「同理的心」,将衝突化为祝福,不让那恶者窃取了这份爱的关係。

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约翰福音10:10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