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个伟大的女人」,师母的角色在教会中,往往不如牧师来得「显眼」,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神学院主要栽培牧者,而少有「装备师母」的课程。
究竟「师母」是什么样的角色?若要成为师母,内、外在和灵裡应要有哪些预备?
本报专访叁位牧师娘,期望提供想成为师母的姊妹与新手师母做参考。
师母,最温柔却不易的身分
「师母」或「牧师娘」,是教会中最温柔却不易的身分,需承受来自牧者先生、教会会友的双重压力,且易被高度期待,如:要拥有诸多恩赐、完美属灵生活等,牧师娘犹如堪称完美的代名词。
由于此塬因,因着过去对教会师母「十项全能」的印象,神奇教会牧师柯丽花就读神学院时,每当遇师长询问:「是否要与神学院同学交往认识?」她随即表示排斥,会表达:「我不喜欢当师母。」
然而,在神的带领下,先生伍约章(Dungi Isliduan)受装备,从下班后开车载柯丽花四处服事的「行政同工」,一路成为教会牧者,柯丽花自然多了一个身分:教会师母。
她曾与先生商议,先生既已成牧师,自己当师母即可,毋须按立牧职,而伍约章坚持夫妻一同被按立,牧养、建造神的教会。藉採访机会,柯丽花尊荣先生,感谢他一直提升自己。
自己虽「间接」成为了师母,不过柯丽花看见,服事主的道路上,师母与门徒并无特别不同,无非是彼此顺服、善用恩赐、传扬福音,生命活出真理,因此,她鼓励希望嫁给牧者的姊妹们,要更多祷告。
因这条路上,可能会遭人冷言冷语,或被放大镜检视,而,若有传福音的使命与唿召、连结爱的源头,师母可以有比其他人更大的爱心,能去爱和关怀需要的人们。
接受师母职份的过程
「神的家教会」师母张秀芬回忆道,对自身而言,「师母」一词是非常伟大的名称。
因而,当丈夫高王大庆牧师被神唿召、住在神学院,张秀芬首次听到有人喊她「师母」时,其实不是很适应,这意味着身分的不同,且自认神没有唿召自己。
直到某天,与一位韩国宣教士师母谈话中提到:「我们与丈夫是一体的,当妳的丈夫被选召,这也意味着『妳也是』。」这时,张秀芬才接受「师母」的职份。
张秀芬认为,不管是否为牧师、师母,都应当事奉神!其实,每个人都有从神而来的託付,师母亦是,若基督徒清楚从神来的拣选,会在许多事上愿意降服。
师母事奉上最大困难
「我不想成为『弟兄姊妹眼中』的好师母,而是神眼中的,所以内心就有种拉扯。」
对张秀芬而言,事奉道路上最困难的是「牧者夫妻间的沟通」。教会服事中,师母常成为「被牺牲」的角色,然而,若自己不愿煺让,可能会让牧师为难。
夫妻过去常为此产生对立,于是俩人寻求专业谘商,釐清自我角色,才减少这方面衝突,并从中深刻体悟:「教会没有牧师、师母,依然为教会,但,一个家没有丈夫或妻子,还算是家吗?」
所以,她以提摩太前书3:5共勉,「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张秀芬祝福每位牧师师母都有幸福的家庭关係,进而同心建立健康的教会。
发挥神给的礼物来服事!
从小在教会长大的「健身房教会(Petra Training)」师母冯康恬,与柯丽花一样,起初并无嫁给传道人的想法,因对牧者及其工作型态拥有既定印象。
但,当有机会与陈培伦牧师成为朋友相处时,发现对方是极有趣的人,两人从而交往、步入婚姻。不过,因对「好师母」的想像与个人特质迥异,「当师母」一度让冯康恬筋疲力尽。
直到某次,与一对南非宣教士聊到此事,藉着盖洛普优势测验,冯康恬发觉,神造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应使用神所赐的礼物来服事,不一定要成为「某型态」的师母。
随后,她大胆发挥恩赐与创意,推行非典型教会做的事,例如,推行学生事工时,向高中校园借场地,举办百人Running Man活动,引起广大迴响,对此她也相当开心,自身恩赐能为主建造生命。
师母们要有心理预备
信仰即生活,生活即信仰
与先生开拓教会时,是否担心生活围绕着事工打转?
「信仰即生活,生活即信仰。」冯康恬表示,从交往到夫妻一同在教会服事,与先生便喜欢谈论信仰、聊各样事情,也会相互分享迷因。
因信仰是彼此热情所在,牧师师母的职份更是从神来的唿召,所以夫妻不会特意区分「上班」、「下班」模式。
因此,便不担心生活围绕着事工打转,甚至对冯康恬而言,于家庭生活谈论「公事」,如同与好友分享最感兴趣之事一样,是夫妻情趣之一。
也许有人会希望配偶的工作与生活有所区分,不过牧师、师母的身分与职责相对较难如此,且教会所推行的事工,牧师与师母应达成共识,才会更有果效。
以「这方向」祷告,预备自己成好配偶
牧师常给人一种可靠、属灵根基稳固的形象,因此有些姊妹憧憬嫁给牧师,以「成为师母」来祷告。但,很可能此一祷告方向,会限缩未来道路。
冯康恬认为,不论身为师母或门徒,都当追求卓越,如圣经所勉励:无论做什么,都要像是给主做的(歌罗西书3:23),并发挥恩赐、才华、资源,来服事国度。
「不妨问问自己,有捨己的心吗?」
自她成为母亲后,最大生命功课就是捨己,例如,将两个孩子的需要摆在自己前面,同样的,「师母」有如教会家裡的母亲角色,若师母能有为母心肠,对整间教会将是很大祝福。
综合上述,冯康恬建议憧憬成为师母的姊妹们,用开放的心,以「求神预备自己成为好对象,越来越像主门徒」的方向祷告,相信,当以此态度面对神给的挑战,不论最后是否嫁予传道人,都能用生命荣耀神。
给寻求妻子的牧者建议
访谈尾声,柯丽花与张秀芬补充建议给寻求配偶的传道人,不要为了「需要师母」来选师母,而要为「神的旨意」做选择,因只有神最知道谁是最适合的人。
前(2022)年,儿子被按立为传道的柯丽花分享,自己常为「神预备媳妇」祷告,无论一个人外表多亮丽,她认为,师母的信仰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如:「有无主观经歷神?」、「是否持续于信仰向下扎根?」、「有无活出耶稣基督的品格?」
总结来说,信与不信不可同负一轭(哥林多后书6:14),若行走的方向不同,会互相拉扯,不只影响前行,也易彼此伤害。
柯丽花祝福所有单身肢体,让神带领遇见另一半,并在主爱裡彼此同心同行,合一荣耀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