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 / shutterstock)

翻开圣经,会看到非常多与「祷告」有关的教导。其中有名的一节经文,是耶稣用比喻叮咛门徒:「常常祷告,不可灰心」。祷告生活对基督徒来说是如此重要,那么,若基督徒不祷告,算是犯罪吗?

长年教授圣经与神学的迪厄多内·塔姆夫教授(Dieudonné Tamfu),对此问题分享看法。

 

「不祷告」算不算是一种罪?上帝让他想起撒母耳记上12章23节,以色列人求撒母耳替他们向上帝祈祷。

 

…至于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们。」撒母耳表示,自己必不停止为以色列人祷告,以免因着不祷告而「得罪耶和华」

 

这时的撒母耳,认为「停止祷告」是得罪上帝的行为

 

需要上帝的拯救,就不能不祷告

为何撒母耳会这样想?对撒母耳来说,上帝多次拯救以色列,他们不能不祷告。撒母耳认为不祷告是罪,是因为,这群神子民与神的关係,这个民族必须成为祷告的民族。

 

还有谁能帮助以色列人呢?所有的神蹟皆始于对祂的信心唿喊,若不祷告,还能如何经歷神的救赎呢?许多苦难步伐都是祂写下的故事,好让人一次次唿求,也一次次经歷拯救。

 

不祷告的背后,藏着对神的「小信」

上帝曾应许以色列人:「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约书亚记1章5节)另外,撒母耳记上12章22节记载着:耶和华既喜悦选你们做他的子民,就必因他的大名不撇弃你们。祂对我们的应许,是让撒母耳、以及我们每个人能用信心祷告的塬因。

 

神儿女迫切祷告,是因为紧抓上帝的应许。祂的信实和应许,鼓励我们祷告和等候,并操练信心。这是我们祷告的塬因。

 

既如此,为什么不祷告呢?不祷告代表着,对神应许的不相信,这对撒母耳来说是很严重的事──上帝的声音如此清楚,祂说过的话,我们怎能不信呢?

 

若我们爱神也爱人,则必定喜爱祷告

撒母耳为人民迫切祷告,他相信上帝不会抛弃他们,并渴望看见神的荣耀。若你我真心爱神也爱人,就会在祷告时倾注全部热情,有耐心地等候拯救。

 

罗马书12章12节勉励:「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恆切。」歌罗西书4章2节提到:「你们要恆切祷告,在此警醒、感恩。」上帝的话命令我们要祷告,并要恆切的祷告、再祷告。

 

哥林多后书1章20节的经文多么美好:「神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着他也都是实在的,叫神因我们得荣耀。」耶稣在十架上显明祂对我们的爱,让人可以直接向上帝祷告。

 

若我们真的领受了福音,怎么会不祷告呢?

 

常常祷告,不代表没有得罪神

另一方面,法利赛人看起来如此虔诚,大声且长篇大论的祈祷,然而,他们的祷告却是得罪神的祷告,因只强调自身善行,却忽略自己是罪人。他们的祷告更像是彼此争竞,不真诚,也没有对上帝的讚美。

 

持续的、真诚的、谦卑的祷告,这才是上帝喜悦的祈祷。

 

迪厄多内·塔姆夫最后提醒,他不认为基督徒会因为「不祷告」而得罪神,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有祷告生活的人,也不代表比较蒙神喜悦。

 

神厌恶骄傲和自私的祷告,祂要我们学习在祷告中仰望祂。如果你觉得「很难好好祷告」,或许代表,还未完全领受福音的良药。

  • news-details
  • (图 / shutterstock)

祷告,直到你开始稳定的祷告

着有多本祷告书籍的明尼苏达州的牧师强纳森·帕内尔(Jonathan Parnell)谈到,每个人在早上起床的那一刻,都要做出决定:用祷告开始这一天,或是不用祷告开始这一天。

 

这两种选择带来很大的不同,若你我没有从上帝那裡支取一天的能力,就会从属世界的另外一种方式,来供应自己一天的力量。

 

他提出几点建议,盼望弟兄姊妹明白祷告的重要:

 

1.重复真理的祷告

养成祷告的习惯,并可在过程中重覆为某个真理祷告。

 

帕内尔表示,重覆的祷告词并没有问题,就像我们会对心爱的人说同样的话。当我们总是带着「爱」去说这些话,这些话就不会是制式化、无意义的词句。许多时候,我们反而能充满热诚地说:主啊,赐给我清洁的心;主啊,祢是超越一切的主。

 

2.每一天都要祷告

每天起床时,不要再先拿起手机,而是先以祷告或默想经文,来开启新的一天。预备出门的这段时间,也可播放语音圣经或敬拜诗歌。

 

3.在祷告中操练祷告

有句话是这样说:「祷告,直到我们真正开始祷告。」若你觉得「祷告」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就更要下定决心养成此习惯。

 

订出要祷告的时间,把祷告的话语写下,不论心情好不好、当天有多忙碌,「祷告」都是不可被牺牲的时光

 

藉由不断操练,你我将成为一个更知道怎么祷告的人。

 

帕内尔说,许多基督徒会忘记祷告的重要,但,不祷告是信仰生活中最大的危险跟随神的人,定要成为祷告的人;求主帮助我们,有意识的、坚持的、不间断的祷告。

 

(资料来源:Desiring God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