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位于台南市北门区的北门屿教会,坐落在「台湾乌脚病医疗纪念园区」一隅。(图片来源:云嘉南滨海国家风景区)

「我们不会轻易放掉这些关怀工作,」潘亚欣说:「这也是我们在这地的信仰使命。」北门屿教会位于「台湾乌脚病医疗纪念园区」一隅,有其医疗宣教的特殊歷史。即使有限,仍长年为在地竭力摆上。

 

这些关怀,尤其对长者来说,都在在唤起早期教会的陪伴记忆。教会如同承接属灵遗产般,虽看似有限,仍不断结出「怜悯」的果子。

  • news-details
  • 左上图:北门屿长老教会主责牧师潘亚欣。教会参与「携手爱无限」计画已连续两年,聚会规模约15人,然在爱的负担下认领了北门区全区的受助户。(图/潘亚欣 提供)

只是想透过事工,发掘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北门屿长老教会透过台南市基督教协进会(简称:协进会)得知「携手爱无限」计画,并已连续投入两年第一年教会认领100个受助户,第二年则申请至150份;扩大关怀份量,也回应受助户面对的各样需要。

 

主责牧师潘亚欣说:「我们其实没有非常远大的心志,只是想透过事工发掘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有不一样的陪伴。」她分享印象深刻的案例。

 

「有一个家庭,」她说:「进去时发现家徒四壁,两位老人家都在生病,一个有尿袋、一个罹患大肠癌。」面对特殊案例,教会于是格外有恩典,也会固定前往探访关怀。

 

而委身,也让爱的能量如滚雪球般、带来更大的影响力。

  • news-details
  • 教会结合寒冬送暖和圣诞节来进行「携手爱无限」的关怀活动,包括:踩街报佳音、社区儿童画作展、感恩圣诞音乐礼拜暨免费诊所修缮完成感恩等。(图/潘亚欣 提供)
  • news-details
  • 潘亚欣牧师说:「我们其实没有非常远大的心志,只是想透过事工发掘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有不一样的陪伴。」(图/潘亚欣 提供)

15人规模教会却认领了全区受助户

150个名单来自教会、公所及长照个管师

北门屿教会的规模不大,却认领了北门区全区的受助户。

 

「我们平常礼拜聚会大概就15几位,」潘亚欣说:「所以一开始接洽时,也有表达可能较无法提供那500元。」所幸,协进会整合在地众教会资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使北门屿不足额之处有奉献补足。

 

潘亚欣也坦承,教会提出的申请份数是「满大胆的」,然时则是因看见社区裡存在着许多弱势家庭,已在地服事8年的她,长期关怀边缘家户,深谙在官方名单之外,还有更需要的对象。

 

「我们其实是一户一户去跑,确认这些家庭真的是有需要的边缘户。」教会长期与公所合作,对方也提供在官方标準下无法获得资源、但却可能实际上生活困苦的人,第二年,教会也循此精选模式办理。

 

会承担那么多份数的另一个塬因是,教会和长照机构合作,对方的办公室就设在教会,因而长照个管师也会回报教会,哪些家庭需要协助,而确实有许多的需要。

 

150份的受助户名单有叁个来源,一是教会长期关怀的弱势对象,另一则由公所提供,再来就是长照个管师所开立的边缘家庭;而特别的是,获得帮助的受助户,也开始成为「爱的触手」

  • news-details
  • 北门屿教会进行关怀工作,并不抱以「单打独斗」的心态,而是与许多资源单位合作,竭尽所能来提供援助,不同单位共同参与,也带出让人感动的服事。(图/潘亚欣 提供)

偏乡关怀工作,不「单打独斗」

长期关怀弱势,负担深根蒂固瞭解在地所需

潘亚欣分享:「有时候,拿到资源的家庭也会提说,还有比自己更艰辛的家庭,询问教会可不可以帮忙?」

 

教会扶持的对象因而不断扩增,织起更稳固的在地安全网。而越深入角落,就越发现需要,她坦承,在那150份的名单外,其实后来还发现有30户有需求的家庭,然因时限已过,于是改用其他物资来变通弥补。

 

而自今年开始,好几个名单裡面的长辈,都更稳定地来参加教会礼拜,「我们用平常心去看待,因为也不想让大家觉得是在交换,因为得到东西才来教会。」就是从中鼓励对方,来参加教会活动是很好的事。

  • news-details
  • 自今年开始,好几个名单裡面的长辈,都更稳定地来参加教会礼拜,对此,教会用平常心去看待,从中鼓励对方,来参加教会活动是很好的事。(图/潘亚欣 提供)
  • news-details
  • 提摩太前书5:25,「这样,善行也有明显的,那不明显的也不能隐藏。」,北门屿教会位于「台湾乌脚病医疗纪念园区」一隅,有其医疗宣教的特殊歷史。(图/潘亚欣 提供)
  • news-details
  • 上图:照片右至左为王金河医师、孙理莲宣教士与其丈夫,下图:已整建为「台湾乌脚病医疗纪念馆」的「金河诊所」,纪念馆翔实保存了台湾早年乌脚病的血泪歷史。(图/台湾乌脚病医疗纪念园区)
  • news-details
  • 1950年代,当地居民因饮用含砷的地下水而盛行乌脚病,患者会双足发黑、发出腐烂恶臭,因而深受折磨;「乌脚病之父」王金河医师于1960年协芥菜种会创办人孙理莲宣教士,在北门屿教会旁设立了「基督教芥菜种会北门免费诊所」,又称「怜悯之门」。(图片来源:云嘉南滨海国家风景区)

「我们越来越大胆去参与社区关怀」

北门屿教会之特殊,来自医疗宣教歷史

谈到教会参与计画后的突破,潘亚欣说:「我们越来越大胆去参与社区关怀的服事工作,也看到社区一点一滴在改变。」

 

马太福音5:14,「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

 

里民都看见,牧师投入社区关怀工作的用心,潘亚欣更表示:「也不是只有牧师做,整个团队包括:传道人、师资训练的老师、社区儿童教室的老师,他们都投入在社区不同领域和年龄层的服事裡。」

 

因而,若教会有什么活动邀请,里民都会踊跃参与。

 

「其实,北门屿教会本来就是一个特殊的教会。」潘亚欣说:「这裡有乌脚病的故事,所以教会跟社区,或说整个大北门区的连结,都让在地人印象深刻。」

 

承接属灵产业,持续结出「怜悯果子」

我们不会轻易放掉关怀陪伴的工作

尤其,对长者来说,这些关怀都在在唤起早期教会的陪伴记忆。

 

潘亚欣表示,当时这些长辈还是年轻的孩子,然一路上看见教会不变的爱,如今也成为被陪伴的对象,双方隔阂越发消弭;教会邀请参与活动或礼拜,阻碍不大,里民有需要时,也会主动向教会寻求帮助。

 

如同承接属灵遗产般,北门屿教会不断结出「怜悯」的果子。

 

「我们不会轻易放掉这些关怀工作,」潘亚欣说:「这也是我们在这地的信仰使命。」即使人手能做的有限,但就是尽心尽力地去摆上。

 

「我们看到需要,就尽力去陪伴。」若无法提供直接的支援,教会也会进行转介的工作、善用丰富的社会资源,「这也是一种陪伴的方式。」

 

坚守「起初的爱心」不懈,教会仍怀抱早期宣教士的负担,并带来新鲜活络的爱、遮盖偏乡,潘亚欣说:「感谢主,上帝持续的带领。」

  • news-details
  • 与「基督教芥菜种会北门免费诊所(怜悯之门)」比邻的北门屿教会,素有「白色幸福教堂」、「白色圣堂」之称。(图片来源:云嘉南滨海国家风景区)
  • news-details
  • 从北门屿教会与怜悯之门中间的小路进来,可见素有「北门小白宫」之称的纯白病房(左),另一面则是挂有「金河诊所」招牌的日式建筑(右),共同见证在台湾不同年代,上帝的医治与爱持续深藏于族群记忆中。(图片来源:云嘉南滨海国家风景区)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