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不少年轻人憧憬到国外打工换宿或旅行,然在经济及时间分配上该如何抉择?对职涯又有何影响?值得深思。(图 / shutterstock)

老一辈有一观念是:年轻就好好存钱,等到煺休再规划出国旅行。然而事实是:煺休时,体力往往大不如前,也不一定习惯在国外生活,实践出国旅行的难度反而比年轻时增加许多。

 

究竟,年轻人该把握年轻岁月出国旅行、打工换宿,还是安分守己好好累积工作经验?上帝是否对年轻人有独特唿召或使命?在生涯抉择上该如何投资在神的国度?

 

本报专访教养专家暨《放手不放养》作者许恆嘉、以及台湾冠冕真道理财协会执行长林玫馨分享其看见。

台北市青年职涯发展中心进行「青年打工度假意向大调查」,发现,国外打工经验虽有助于培养独立自主性,但真正要为求职加分,工作经验才是王道。

 

调查发现,高达93.62%的青年朋友曾考虑过、或已有国内外「打工度假」经验,显示「打工度假」对30岁以下年轻人的职涯规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87.77%的人认为暂不就业、或暂离职场打工度假,是很值得的经验

 

做好生涯规划,多元思考来抉择

谈及出国打工换宿、旅行与好好工作之间该如抉择?许恆嘉指出,可以学习跳脱仅讨论对错、可以或不可以的二元论,以「多元思考」来看待。

 

无论生涯、旅行,都是人生中一部分,关係到妥善时间安排与分配。他曾在着作中强调「活着就要好好活着。」做每件事都应专心投入。

 

因此,若是一个对生活很有目标,知道自己该如何继续前行的年轻人,认知到自己面前同时有工作及出国两个选项,就可把工作、生活安排好,以致有时间出国,不一定非得二择一;并且,能预先思考出国后能带给自身的收穫为何,除了心情放鬆外,有无其他改变。

 

至于「要去哪裡?要去多久?」的问题,若对生涯有清晰规划,「gap year(也称壮游年或间隔年,在外国一直以来非常盛行)」也仅是生涯中的一小段。当然,有很多家长会反对,相对也有很多家长支持,平衡来看, 关键在于:孩子有无勇气自己做决定?家长愿意花多少力气与之讨论?而非仅用二元的赞成或反对来面对、回应。

 

若我们过于去区分善与恶,认为这样才对、这样就是错的,而忘了「神看一切都甚好」的眼光,反而会过犹不及。只要能好好安排,把该做之事处理妥当,并好好祷告寻求,就是合适选择。

  • news-details
  • 许恆嘉指出,出国与工作之间的抉择,可以跳脱二元论,多元的来思考;做好规划,对未来有清晰目标,选择的结果都是适切的。(图 / shutterstock)

经济上做準备,为回归职场铺路

根据统计,出国打工、游学的年轻人集中在18-35岁,大部分属于Z世代,从小就接触网路,又被称为「数位塬住民」。

 

其非常讲求自我认同和弹性空间,同时追求斜槓的多元职涯,比起短暂出国旅游,出国游学对其而言吸引力反而更大,企业相对也较喜欢求职者除了旅游外,在专业技能及语言能力上有明显提升,而非只有出国游歷的「职涯空窗期」。

 

林玫馨以先前面试求职者的经验分享,选择出国打工者多重视到当地旅游及练习外文,她特别重视对方在3个月到一年的空窗期有何学习?是否让职涯更加分?

 

她自己很赞成年轻人透过出国来探索多元职涯、增进国际观,但在职涯及经济上须做好规划与衔接。

 

尤其,对社会新鲜人而言,存款不多、但对未来有许多憧憬,林玫馨提供具体数据佐证,出国的基本费用其实不低,以澳洲最便宜、英国最贵,而台湾平均失业期为5.5个月,建议存6-8个月紧急备用金,且是以生活费而非月薪来计算。

 

若平均生活费为2万,就需準备12-18万,随着任职越高,失业期可能越长,需多做考量。

 

旅费部分包含紧急备用金,最便宜需25-30万,才能在国外生活一个月,若捨去紧急备用金,也需最低15-20万;若在当地有打工换宿,食宿费用则能降低。

  • news-details
  • 林玫馨鼓励,出国前需存下足够紧急备用金,且衡量自己找到下一份工作的时间,出国花费也当做好规划,最好能有持续收入。(图 / shutterstock)

取得证照、建立人脉,提升附加价值

谈及企业会如何看待出国打工度假的空窗期?林玫馨提出,若出国时间仅1-3个月,于公司也有发展前景,个人可向公司提出留职停薪,同时向老闆提案说明,出国期间将取得哪些证照或学习新科技,为公司带来益处。

 

她自己就曾在国外花两週时间取得生命教练(life coach)证照,提高自身职能。藉此,空窗期就能反败为胜。

 

林玫馨并建议,出国不要只学语文,因短期进步有限,若能取得时下热门的数位媒体行销、AI、绿色ESG证照,求职时反而更有底气。

 

她进一步说明,语言的学习重视用心度,考验当事人是否善用所有环境来练习语言,提升语言能力其实是最基本的,若未来想进跨国公司,其非常注重「跨文化的人际互动」,不妨藉由出国机会,认识朋友、建立当地人脉,帮助自己与异文化接轨,对未来升迁也有帮助。

  • news-details
  • 取得时下新兴的证照、学习新技能,更能说服面试官「自己在空窗期并非只有放鬆休息,而是有提升自身附加价值」。(图 / shutterstock)

     

  • news-details
  • 打工换宿并非正式工作经验,面试时应具体说出自己在这段时间有何收穫、提升,使面试官信服。(图 / shutterstock)

     

现今是自媒体世代,林玫馨建议,不妨尝试用短影音记录出国成果。她曾看过一名台湾高中生,以短影片记录与兄弟四人一同到非洲短宣的过程,短时间就抓住其目光,且非常感动。藉此,可让面试官对个人阅歷及能力提升一目了然。

  • news-details
  • 不妨尝试善用「短影音」记录自己在出国期间所见所闻及能力提升,让面试官一目了然。(图 / shutterstock)

     

唿召应爱神爱人,与主更亲近

谈及上帝对年轻人有无独特的唿召?许恆嘉表示:「在神的眼中,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价值,在每一件事上,都可以寻求神。」

 

人在不同年龄段,都有专属的唿召必须去达成。完成唿召最终目的为「人与人之间是否彼此相爱,有无因此更认识神?」

 

他分享太太曾说过的一句话:「做了这件事,会不会让我更爱耶稣?会不会让我更认识上帝?会不会让我跟所爱的人关係更好?」点出了神给基督徒唿召的大方向,至于细节,若在祷告寻求中有平安,可勇敢前行。

  • news-details
  • 教养专家暨《放手不放养》作者许恆嘉鼓励,寻求唿召的过程,可思想:做了这些事是否让我更爱神,与所爱之人关係更亲近?(图 / 许恆嘉 提供)

立志「行善」,追求灵命成长

林玫馨提及,Z世代重视自我认同、追求多元职涯,重视工作与休閒的平衡,可以说既创新又变革,且被自己所认同的价值观所吸引,现年9-34岁都囊括其中,足以影响下个世代;与之有共同语言,才能影响他们。

 

此外,Z世代展现出忠于自我而不忠于工作的特性,宁愿準点打卡下班,利用閒暇时间来经营副业或跨领域学习。

 

因此,她鼓励年轻人,改变与创新是上帝所赐的唿召,首先要了解自身恩赐、才干,而能在职场发光发热。

 

进行生涯规划时,也应同步注重职业发展属灵增长,属灵生命的健壮能带下职涯发展的韧性,工作是熬炼场,塑造品格、也锻鍊恩赐才干;当我们越像耶稣,才能带出真正的影响力

 

以弗所书2:10,「我们塬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其中「行善」的塬意为「高附加价值且有品质的工作」,是神要基督徒在职场中所行的。

 

歌罗西书 3:23-24,「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裡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因你们知道从主那裡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年轻人若要在职场长期发展,必须能接受生命塑造与调整,若明白一切是为主做,相信能忍耐到底

 

因此,鼓励年轻人,无论如何规划自身职涯,需常做準备,不一意孤行,考量出国利弊,并能衔接职涯,能以恩赐才干「荣神益人」是主所喜悦的。

  • news-details
  • 台湾冠冕真道理财协会执行长林玫馨鼓励,职业发展与属灵增长需并进,在职场中受塑造,学像耶稣。(图 / 林玫馨 提供)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