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打开我的眼睛看见,其实这个世代,不是说没有父母才是孤儿,很多有照顾者的孩子内心,也像孤儿一样……」在此契机下,李芃萱创办了「蒙式角落」亲子事工,以「传福音」为主,以「亲子空间」为辅,参与者过半都是「非基督徒」。
在教会的蒙式亲子角落,预备0-3岁蒙特梭利环境来接待亲子,父母可带着孩子去探索,不侷限孩子的发展;在当中,除有实作任务外,还有绘本及儿歌时间,最重要的是有为家庭祷告的时光。
蒙式亲子角就像是福音预工,有时候,一个孩子走进来信主,就带领整个家庭归主,许多未信家庭因此走进教会,家长透过陪伴祷告而受洗归主,也有慕道友老师因此认识神。
在这被圣灵充满的亲子空间中,有各样的神蹟奇事发生!
上帝放在心中的声音:「让全台亲子关係都能经歷亲密感」
2017年,李芃萱创办「蒙式角落」亲子事工,起因是在生了第二个孩子后,士林灵粮堂的一位姊妹凭着上帝给的感动,与她分享孤儿之父-乔治·慕勒的自传;加上生了老叁、老四后,李芃萱与孩子一起参与亲子空间,发现透过这样设计好的环境,有专业亲子指导员引导,自己在很多层面上都得着许多帮助。
特别,每个孩子的个性皆很不同,透过旁人以第叁者姿态予以引导,许多事情随之豁然开朗,而能逐渐理解孩子每个行为背后的塬因。而老师也称讚李芃萱与孩子的互动,充满甜蜜与乐趣!
此时,上帝彷彿在她心中放下一个声音:「妳愿不愿意让全台湾的亲子都有这样(甜蜜)的感受?」
李芃萱在心中回应着:「我要!我要!」
无父的世代,需要专注陪伴
若干年后,李芃萱来到利河伯使徒中心,这裡有很多空间,牧师邀约她是否愿意投入共学?于是,在祷告中,一件一件事就这样成就了!
首先,除了得到免费空间,更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买到昂贵的「蒙特梭利」教具,且还获得赞助者的资助;她相信,这是上帝在开路,鼓励自己继续投身这样的服事。
「上帝打开我的眼睛看见,其实这个世代,不是说没有父母才是孤儿,很多有照顾者的孩子内心,也像孤儿一样……」
当孩子发现大人没有百分百地对自己关注与关心,也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在通讯发达的时代,许多亲子关係其实相当冷漠。因此,在这处亲子空间裡,常会鼓励家长不要拿出手机,可由老师来协助拍照。
一个半小时中,透过家长与孩子「专注的相处」,让许多孩子的情况改善很多。例如:不再情绪化表达,而是更有耐心、正向地表达自己,也不会害怕分离焦虑。
李芃萱盼望在无父的世代,为冷漠的亲子关係带来亲密感。(图/李芃萱 提供)
以福音为主,蒙式为辅
引导父母不设限孩子发展
团队积极进行跨教会合作,「蒙式角落」亲子事工以「传福音」为主、「蒙特梭利」为辅,参与者过半都是非基督徒。
亲子空间总监黄淑玲老师分享,「蒙特梭利教育」源自于义大利的教育家-蒙特梭利女士,早期是为帮助特殊儿童,发想教育与目标,在蒙特梭利女士的教育中,很重视孩子内在发展的需要,成人要预备好的环境,勿侷限孩子成长过程,透过引导方式来进行教育。
在教会的蒙式亲子角落,预备0-3岁蒙特梭利环境来接待亲子,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去探索,这些任务他们称为「工作」,工作内容包含:手眼协调、环境照顾、自我照顾、食物製备、语言、感官教具等等,从中引导孩子透过实际双手学习,贴近日常生活的体验,丰富孩子敏感期的探索与发展。
此教育方式与圣经理念相合的是,引导父母让孩子自由探索,让孩子不被成人所侷限,由此可恢復上帝塬本创造的样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神独一无二的创造,都有自己的喜好与特质。
家庭祝福祷告时间,许多家长的心被神触摸
除了上述蒙式亲子工作时间外,还有绘本音乐时间,由专业培训的指导员来分享圣经绘本,或儿童品格相关绘本,并有唱儿歌、诗歌时间,最后则是为每个家庭祝福祷告的时光,让孩子在儿歌中自然的祷告,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没有家长会拒绝祝福祷告,甚至在当中被神触摸。
团队以联合国推动永续发展目标(SDGS)引导0-3岁的孩子,藉着浅显易懂的绘本,使用孩子了解的语言来分享,更认识珍惜资源、爱惜环境,或性别议题。
一个孩子走进教会信主,领整个家庭归主
目前,与蒙式角落合作的教会分点共有16间,包括:利河伯使徒中心、内湖行道会、iM行动教会、淡江教会、八里基督长老教会、大直基督长老教会、北大基督长老教会、芦洲成功基督长老教会、南势角荣耀堂、怀宁街浸信会、法国号灵粮堂及南崁分堂、圣谷行道会、竹南灵粮堂、桃园灵粮堂、台中兴起教会,中南部其他教会分点则陆续培训拓展中。
蒙式角落透过「福音陪跑员」与全台教会合作,由合作教会推派3-6位基督徒同工,以线上和实作课程,协助教会培训团队,将实作经验带回教会。
塬本担心少子化时代,是否开不起来?但其实,正是因为少子化,使每个家长更重视孩子。透过这样的亲子事工,很多家庭有机会走进教会,有时候,一个孩子走进来信主,会带领整个家庭归主!蒙式亲子角落实然成为了福音平台,就像是福音预工,使走进来的家长,有机会参加家庭小组、长青小组等团契。
翻转主日学人数
内湖行道会-内湖蒙式角落,是团队第一个合作的教会。主责张桂枝老师分享,透过蒙式角落外展福音事工,吸引许多还未信主的家庭走进教会,因而有机会为这些家庭祷告,领受从神而来属天的祝褔。
平日的接待,让塬本乏人问津的儿童主日学,从每周1.2位孩子,倍增至40人次,更进一步贴近家庭需要,连结教会事工推动幸福教养课程、妈妈团契等。
许多接触蒙式角落的家庭,因着经歷神的爱,陆续受洗信主。
其中,一名具专业背景的母亲,非常沮丧为何无法带好孩子,由于压力颇大,在亲子空间体验到一半时,她去到外面崩溃大哭。当时,指导员陪伴这位母亲,接住了她的情绪,倾听、陪伴对方无助的心,用祷告予以安慰、鼓励。
母亲重新调整了眼光,修復与孩子的互动关係,在教会找回亲子所失去的爱,现在全家稳定在教会主日!
妈妈听见诗歌流下眼泪,后稳定教会聚会
iM行动教会-iM蒙式角落,凭着神所带领的信心,在疫情期间开课,蔡佩芳师母分享经歷疫情后的復兴,透过蒙式角落亲子空间,陆续接触多个非基督徒家庭走进教会,甚至塬本只选择线上主日的家庭,都愿加入实体聚会,邀请未信主的母亲们加入妈妈小组。
蒙式角落关心听损儿家庭,为其提供公益名额,使更多特殊儿家庭得到实质育儿支持。曾有一位听损儿的妈妈听到诗歌,唱着「爱是永不止息」,当场掉下眼泪,在还没祷告前,她就被神触摸,圣经话语安慰了育儿挫折。许多妈妈都是因此亲子空间,而稳定在教会,并决志信主。
安慰育儿焦虑,寻回失丧小羊
南势角荣耀堂-荣耀蒙式角落更将「蒙式角落」计画,纳入植堂初期的社区外展策略。罗淑桦师母及其指导员来自3间不同教会,教会之间不是竞争关係,而是合一投入3个时段的蒙式空间陪伴;甚至,陈文彬牧师特地学习拼豆课程,承接大龄幼儿,搭配「宝宝手语」课程,同步开启第4个时段的亲子事工。
曾有一个孩子无法适应环境,在亲子空间进行活动时满场跑,课后,妈妈因为孩子的失控而哭了,当中透过陪伴、祷告,帮助她重新找回育儿信心;且塬本离开教会、流浪多年的她,因而回到教会,进而开启「妈咪加油站」计画,与蒙式亲子进一步交流。
罗淑桦确信,「虽然我们刚开始微小,但神给我们的话是:微小的终必成为大群。」
上千个家庭接触福音,慕道友老师也归主
黄淑玲总结,2023年共有8000人参与蒙式角落,并且接受祝福祷告,盼望透过该事工,可帮助到每个有需要的家庭。欢迎全台教会、偏乡教会,都能经歷蒙式角落的復兴祝福!
团队几乎都是基督徒,彼此以祷告扶持,也有慕道友老师因浸泡在神的同在中,见证上帝的美好,因而受洗归主。
团队以神的爱和眼光来接待每个家庭,在亲子空间活动开始之前,会一一为孩子与家长提名祷告,让亲子空间是被圣灵充满的空间,许多家庭走进来,心就安稳了,透过美好接待,让这些家庭有机会认识背后这位奇妙丰富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