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陳思國

【陳思國專欄】不要把一個受傷的自己,留給下一個需要你完整的愛的人

在過往的服事當中,我接觸過非常多在委身的關係當中,不是彼此建造,卻是彼此消耗跟折磨的雙方。最大原因往往是他們不再用愛心來彼此相待,而是用受傷的反應彼此傷害。   而為何他們會失去彼此相愛的能力呢?   第一,因為他們內心不夠剛強,他們沒有好好的「選他所愛,愛他所選」 有些關係經過一些衝擊就輕易的撕裂,往往是因為雙方溝通的成熟度都不夠。但是真正強壯的關係卻是經過高山跟低谷後,仍然藉著彼此的主動連結而存在!在每次感到受傷的時候,其實才是最能夠得醫治的時候,只是我們有否抓緊黃金時間來幫助對方而已。   第二,愛的力道不夠強。 很多人因著過往對方冷淡的反應,以至於在接下來要對他付出的愛就會有過多的保留。但就是因為我們的愛有太多保留,才沒辦法觸摸到對方的心!   「我覺得神感動我鼓勵他一下呢....可是看他這個樣子,我傳訊息給他,他應該也只會跟上次一樣已讀不回吧...」   很多去愛人的想法,還沒化為行動以前,往往就在腦海裡被抹殺掉了...!因著信任感被傷害了,而與對方的互動進到一種不斷遞減給對方的愛的惡性循環裡。然後,直到雙方愛的存款完全消耗殆盡,並開始轉成傷害彼此的互動。   人生就是充滿了大大小小的關係。所有的神蹟奇事、美好的事物也都是在關係建立後才會發生的!永遠不要把一個受傷的自己,留給下一個需要你更完整的愛的人。   祝福大家,擁有一顆剛強的心,追求健康的生命,成為更多人的祝福!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陳思國專欄】學習停止抱怨,開始讚美!

抱怨是「自覺無力者」最典型的表現。   因為他們無力改變現況,所以他們抱怨。   因為他們不想面對自己的問題,所以他們抱怨。   因為他們想要得到更多無謂的認同,所以他們抱怨。   因為他們想要帶風向、試著用裝可憐來模糊焦點,所以他們抱怨。   因為他不知道還能夠做什麼,所以他們抱怨。   抱怨,會讓你一直停留在偏激跟狹隘的眼光裡。當你不斷的去放大問題時,嚇都嚇死了,哪裡還有足夠的精力去想解決之道。   抱怨很可怕!因為它會讓一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感到挫折,讓那些可能正要幫助你的人感到卻步。   更可怕的是,會讓自己更陷入在負面情緒的泥沼裡,深陷不拔。   隨處亂抱怨呢...就像隨處亂便便一樣,很不禮貌也很不衛生,而且會被你的抱怨吸引到的,都只會是骯髒的蒼蠅。他們不會把便便清理掉,但他們會下卵,然後很快的,生出一堆更噁心的蛆。   你有時間抱怨,你就一定有時間禱告。 你有時間抱怨,你就一定有時間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一時的抱怨,是不小心的失控,那無可厚非,但習慣性地抱怨,那個就絕對是你的壞習慣!沒有人有義務成為你們的垃圾桶。   所以,請珍惜那些會聽你們抱怨,而不會跟著你們一起抱怨,還會給予你中肯的建議以及鼓勵的人。   好好的珍惜!因為如果你們還不懂得改變,大概很快的,他們也不會再繼續消耗時間在你們的身上。   我感謝我身邊有這種智慧人,他們總是能夠在我需要改進的點上提醒我,並不怕得罪我   所以讓我們一起學習停止抱怨,開始讚美!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陳思國專欄】勝過許多自己的缺乏,就是要給上帝的一筆奉獻

現在想起來還是很感動...   上個禮拜六,在主日聚會開始前不久,我的一個學生跑來找我:「阿國,我想做個奇怪的事...」 我的表情:「什麼奇怪的事啊....」(嚇到) 他說:「我可以為教會奉獻嗎?」 我:「喔喔....當然可以啊...!」(我還以為是什麼咧!!! 隨即,他從舊舊的錢包裡拿出了一張折起來的一千元。 然後,我整個被感動到....   時間回到七年前,我記得那個時候他才高一,我也才22歲。他的阿嬤帶他來找我,希望我關心他。(而且他阿嬤還是塞了好幾百元給他,半推半就的拉他來教會的...就是希望他跟我見一面)   我只記得那個時候他的頭髮長到及肩,而他是遮著幾乎整張臉跟我說話的...(拜託這真的會挫(ㄘㄨㄚˋ)到我欸....這個男孩可以正常一點嗎?頭髮往後梳很難逆?   在當時由於他都不說話,跟我正對著坐著,而我為了打破這個尷尬的局面,我就開始試著親切的問他一些問題:「嗯...你第一次來教會嗎?」、「你吃午餐了嗎?」、「喔喔...那你平常的興趣是...?」   雖然他的回答超級無敵冷,但對話還是勉強的可以接下去....可是,讓我沒想到的事發生了...   當我問:「那你跟你的家人都好嗎?」 突然間他很生氣的瞪大眼睛看著我,大喊:「我要把他們都殺了!!!」 當時坐他對面的我,整個嚇到,完全不知道該說什麼....   後來的我才知道他從小經歷了許多言語行為上的傷害...家庭環境也過的很辛苦,父母親也很早就分開了。   他之後又被拉來了幾次,我也探訪過他幾次(而且從我住的地方過去他住的地方要一個半小時單趟車程啊啊啊啊),但由於他幾乎不跟別人互動,也對於活動沒有任何好的反應...所以他阿嬤後來也放棄帶他來了。當時的我,感到很挫折、很挫折,但也無可奈何。   時間再次拉回到三個月前。   今年3/28神國翻轉教會第一次公開主日聚會時,在前一週他阿嬤又聯絡上了我:「阿國傳道!我再帶我的孫子XXX過去找你好嗎?」 我一聽到,雖然很不好意思讓大家知道,但我心裡其實蠻有壓力的....因為回憶中的挫折感又湧上了心頭,但...實在不好意思拒絕阿嬤,所以就還是表示歡迎   感謝主,聚會中一切都很順利,我也相當驚訝的發現他的態度緩和了許多(雖然還是有殘留一些當年的「霸氣」)相較於七年前的我,也能夠更成熟的來回應祂、表達我對他的關心與愛。   在每週穩定的探訪與禱告中,他敞開了他的心,分享了許多內心的事。我很開心的開始用各樣的方式建造他:固定的守望禱告、QT靈修本、跟「給初信者」信仰基礎陪讀本。 一個月前,他開心的跟我說他想要受洗,我很感謝神,我竟然能夠親口聽見他說這句話。(耶,這個七月底是我們的第一次受洗典禮)   幾天前我們一起讀聖經時,他說:「這個信仰真的正在改變我,很多我過去自以為的想法,其實都是在走向沒有結果的結果,但耶穌真的給了我很不一樣的看見...!真的感謝主...」   雖然他現在仍在許多經濟的挑戰中,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每天只能吃一餐(感謝主,請放心,教會兩個月前就早已為他預備一筆費用來補足這塊了)   兩週前他在教會服事到太晚,趕回家時又不小心的錯過末班公車,他竟然就這樣走了兩個小時的路回家(走到家快凌晨1點耶...)我聽到後就跟他說:「下次絕對不要再走回家了,不要怕花200元計程車費,以後再有這樣情況,我幫你出錢就好。」   我不知道上週六他抽出來那皺皺的一千元是放了多久的....但我絕對確定,這是他在勝過許多自己的缺乏、需要、想要後分別為聖,存著不動,就是要給上帝的一筆奉獻。   我相信這是上帝所悅納的奉獻,就像聖經中窮寡婦的故事一樣,很多人奉獻是因為「自己有餘」而奉獻,窮寡婦卻是「自己不足」仍奉獻!(路21:1-4)   如果你是「自己有餘」才奉獻,說實在的,還蠻不痛不癢的,這也不會挑戰你學習順服的功課。   上帝總是會挑戰我們的弱點(不足的部分),來服事祂,好叫我們能夠因著依靠祂,而成為活在恩典裡的人。   今天,如果你去關懷探訪一個人,沒有到「心痛」、「內心拉扯」的地步,恐怕藏在你心裡上帝的愛很難出的來。因為你還是在用自己的力量去愛人。   出於人自己的愛不是不好,但那很有限,也很難改變人的心。   牧養雖然辛苦,但看見大家的成長,我們真的很喜樂! 祝福大家,以喜樂的心來建造教會!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陳思國專欄】到底何謂成熟?

如果某人突然間給了你一個跟平常的他不一樣的反應(特別是負面的),請你不要覺得奇怪或受傷。因為那可能只是他內心過往不同年齡層所累積的其中一個反應的爆發而已。也就說你可能在面對一個30歲的大人,但是他給你的反應可能是他過往小學時沒有被接納的負面反應。   人是這樣的: 0-12歲的嬰兒孩童階段,都是心靈深處的形成階段,特別是安全感與被接納感。 13-18歲是身體、情緒、邏輯快速發展的階段。很多的拆解與重組就是在這個階段發生。所以這階段與上一代的衝突會變多,因為孩子們也正在適應他們自己的巨大改變。你不懂他們在想什麼很正常,因為他們往往也搞不懂自己在想什麼。 19歲之後大腦各部分發育越來越完整後就差不多慢慢定型了。   我也很清楚的注意到,比如說當我在跟一個30歲的成人溝通時,特別是當話題越來越深入,他給我的反應自然的就會越來越複雜。我可能一下子在跟30歲的他說話,可能會跳到18歲,然後再跳到8歲。但是我跳太快的話,可能會觸動對方的敏感神經而選擇封閉心房 ,所以關係的建造必然的要循序漸進。   求主給我們充足的愛心、信心以及耐心,能夠在牧養的過程中,陪伴不管幾歲的人,一起來彌補他過往不同年紀時的空缺,引導他成為更完整的自己,認識更榮耀的他。我們永遠無法脫離我們的童年。我們只能選擇勇敢的面對他,治癒他,那個我們心裡的小男孩、小女孩。   知名的心理學家Alfred Adler說了句我非常喜歡的話,他說:「幸福的人一輩子被童年治癒,不幸福的人一輩子都在治癒童年。」   所以,對我來說,何謂成熟?   你永遠無法刻意裝成熟,因為生命的完整性是裝不了的...成熟也不是撇棄或忽略自己的童年。 成熟是你能夠用最恰當的方式,來完整的表現出自己的童年。   越成熟的人就越能夠完整的表現出自己的童年。   怪不得耶穌教導我們要「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否則斷不得進天國,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太18:3、19:14)   你成熟了嗎?一起活出我們的童年吧!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陳思國專欄】繼續建造教會

長大後我才發現,就是因為從小到大我們不切實際的期待太多,所以才容易受傷。   特別是在教會,有時候我們把話說太滿,讓人無意間覺得好像牧者萬事都能,弄到最後原來是萬事不能時,就有人跌倒了、受傷了、失望了。   我曾經就是這樣的人,以至於18歲的時候,處在瀕臨離開教會的邊緣。   其實所有的焦點本來就應該在神的身上。   但如果焦點過於放在神得身上又會出現一種情況:「那我躲起來自己愛神就好啦,談什麼建造教會呢?太累、太麻煩了....」   所以有一些基督徒開始過著隱士般屬靈獨居的生活。   於是神所賜的恩賜不再被使用、神話語的分享也只能觸及到少少幾個人(而且都是重複的)、 就算去到其他教會也會覺得自己格格不入,或是覺得教會就是應該那樣才對或這樣才對( 典型的把對前一個教會破滅的期望放在下一個教會上的情況),然後不斷的惡性循環、鬼打牆,直到又再把自己封閉起來為止。   直到現在我越來越肯定,很多人給的期待什麼的真的都不切實際,人會變就是會變,好好的完成神所賜給我們的感動,不虧欠神就好了!   不管教會過往如何,跌倒也好、傷害到人也罷,今日的我們好好的愛教會、處理問題、建造教會就對了,因為,總是要有人繼續這樣做吧!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面對大環境的挑戰,您的行動可以支持今日報堅定走下去! 點我奉獻 每日新聞不漏接 立刻加入今日報Telegram頻道!  Telegram下載+中文化教學》 精選要聞》 撒但不想讓你知道的十件事 路跑終點前100公尺離奇消失,靠神「脫山」 甘靖國:像被吸到黑洞一樣,我無法掙脫 子女成年了,難溝通? 學會避開10個不經意的傷害舉動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陳思國專欄】孩子,你完全的「不配得」,但你完全的「值得」

「沒有一個人」配得神的恩典,然而卻是「每一個人」都值得神的恩典。   什麼意思呢?   沒有一個人配得恩典,是因為我們都是軟弱、犯罪、虧缺了神榮耀的人。   我們全然的相信自己無法靠自己的力量、行為或與別人的罪的比較來除去自身的罪惡,只能完全仰賴耶穌的主動救贖。(羅3:23-24)   我們不配,完全不配。   任何你覺得「自己配得」的想法,都只會徒增你的驕傲,餵養你的悖逆,並不斷的在這個點上,攔阻你跟神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然而,每一個人卻都值得神的恩典,因為我們都是藉著祂的形象造的。(創1:27)   我們本有神的榮美,有神所賜的性情在我們心中!有良善、恩慈、憐憫、慷慨... 更重要的是,神創造了我們,原是要我們活在祂的榮耀裡。這是在創造世界以前的美好計畫!(弗1:4-9)   耶穌早在創世以前,就為我們預備好了,直到2000年前才為我們顯明出來,成為信祂名之人的救贖。(彼前1:20)   我們是為著與榮耀相配而被造的。   你的存在本是為著承受神自己而存在。   因此,我常常這樣說:「我們都要學會體悟自己的不配,同時肯定自己的值得。」   也就是說:「越是發現自己在主裡的不配,才能夠越多活出自己在主裡的價值。」   所以,天父的孩子們...唯有我們了解自己是完全的不配,我們才可能謙卑下來,到一個地步:   我們不只是瞥見,更是走進神在創世以前為我們所預備的榮耀與豐盛!   是的,我們完全的不配,但我們完全的值得!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陳思國專欄】有意義的活著

小時候我很沒有安全感,以至於晚上都要開小夜燈才能夠入睡。我也常常在想:到底人死後會去哪裡?因為不知道,所以很怕我媽死掉,害怕再也見不到她。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我媽會偶爾陪我跟我哥一起睡。小時候的我常常做惡夢,有好幾次我半夜驚醒,全身冒汗,拳頭緊握,而我第一個反應就是看我媽在不在旁邊。有時候會一直盯著她看,彷彿明天就看不到一般。有幾次我甚至還把食指放在她的鼻孔下,為著就是要看她還有沒有呼吸....。你一定會覺得很好笑,但是小孩子就這麼的需要安全感。   有時我媽陪一陪就會回去主臥室睡覺,而我就會開始翻來翻去睡不著。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會叫:「媽媽,晚安~」然後我媽就會從遠處房間說:「晚安喔~」然後過了幾分鐘,我又會再說:「媽媽晚安哦~」然後我媽又會說:「晚安喔!」   就這樣一直反覆,有時候會到十幾次唷,很誇張吧。通常會停下來,要嘛就是我媽或我睡著了,或是被我爸唸。雖然我真的很煩,但我媽還是盡力的安撫我心中的不安。我只是要確定在一片黑暗中,大家都還是安好的。 我害怕死亡,所以我不懂得如何好好活著。   在菲律賓我們報紙一打開就是華人被搶劫、被綁架...我們親眼目睹過搶案好幾次,而我們上學常走的路,好幾條都因為搶劫案而死過人。(到後面其實都麻木了...死亡似乎離我很近,卻又好像很遠。   有次我跟我媽在看電視新聞,提到有個人因為車禍變植物人,我媽就轉過來跟我們說:「 假設有天因為意外我變成植物人,請你們放棄治療,讓我好好的去見耶穌,然後能捐的器官也捐出去。」我想了一下說如果有一天真的發生了,這也是我的決定。   我媽講得很直接很平靜,我才發現她早就不眷戀這個世界了。原來,對於我媽來說:有意義的活著最重要。我想她真的做到了。   我媽信心的彰顯不是在台上拿著麥克風大喊,或按手就有人倒下去,而是她在平安中活著,勇往直前的接觸人,把愛帶給需要的人。對我來說這是最平凡的偉大,也是我還做不到的。   對非基督徒來說,每活一天就是離死亡更靠近一天,但對基督徒來說,每活一天就是離永遠的生命更靠近一天。   羅馬書14:8「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   不害怕死亡的人,才能真正好好的、勇敢的為主而活。   只有緊緊跟隨耶穌,我們才能勝過死亡。   「勇敢為主而活」是我媽教我最重要的人生功課。謝謝媽媽♥   也祝福大家,好好的為主而活!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