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小時候我很沒有安全感,以至於晚上都要開小夜燈才能夠入睡。我也常常在想:到底人死後會去哪裡?因為不知道,所以很怕我媽死掉,害怕再也見不到她。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我媽會偶爾陪我跟我哥一起睡。小時候的我常常做惡夢,有好幾次我半夜驚醒,全身冒汗,拳頭緊握,而我第一個反應就是看我媽在不在旁邊。有時候會一
我們家從小就是小小康,以收入來說當然沒有像從商的人那般「富裕」,但卻經歷了很多神「富足」的供應。 我從來沒看過我爸媽為了錢吵架,而生活雖過的比別人簡單,卻也滿自在的。然而在孩子的教育上我爸媽卻很願意投資,不管是我或我姐讀的大學,其實在學費上都比其它學校要高,我父母卻很願意花這些錢。 我想
我們家從小就是小小康,以收入來說當然沒有像從商的人那般「富裕」,但卻經歷了很多神「富足」的供應。 我從來沒看過我爸媽為了錢吵架,而生活雖過的比別人簡單,卻也滿自在的。然而在孩子的教育上我爸媽卻很願意投資,不管是我或我姐讀的大學,其實在學費上都比其它學校要高,我父母卻很願意花這些錢。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該省的錢不能花,該花的錢不能省。」 小時候有段時間我很喜歡鬧我媽,用嬉鬧的方式說:「怎麼辦~我們家錢不夠用了,我們要睡路邊了~」我媽就會嚴肅的說:「不用擔心,我們都有預備,上帝的恩典也夠用!」 是的~我真的覺得富足的心態比富裕的環境要重要的太多了。 從一個人如何分配錢與時間,就可以了解他的人生價值觀了。 傳承屬靈生命比傳承屬世產業重要太多了。 沒有生命來承受這些物質,再多物質也只會讓關係破裂,因為雙方的關係沒有「成熟」到足以「承受」嘛。 我認識一個孩子,明明自己相當優秀,家裡環境也很不錯,他卻會在很多小細節上流露出一種「我很貧窮,我沒有能力」的感覺。 後來在為他醫治釋放時,才發現因為他的爸媽在他小時候為了讓他更用功讀書,就常刺激他:「我們花了很多錢在你身上,我們家錢快不夠了,所以你要用功讀書...」而這樣的刺激讓他從小不時會躲在棉被裡哭,害怕家裡沒錢。 這導致他長大後,因著內疚心理,有需要都不敢跟爸媽說,自然的在溝通上就隔一道牆。他活的很無力,也常定罪自己,並對未來感到迷惘,害怕自己長大後賺不到錢。 與其都要花錢在你所照顧的人身上,何不好好表達,讓你所給出的愛能夠充分的讓對方接收到呢? 當你給出一份禮物時,如果同時還丟給對方一些又臭又髒的垃圾,你覺得對方會先注意到禮物還是垃圾? 把錢花在刀口上,更要花在建立關係上! 在正確關係當中的花錢,更能夠堅固關係,但在錯誤關係的前提下,花再多錢都只會讓雙方失焦甚至反效果。 祝福大家,把錢花在愛我們的人與我們愛的人身上! 陳思國傳道著作:【被翻轉的男孩--少年靈命復興故事】、【阿國服事超實用秘笈(DVD)】、【內室禱告--靈命復興與豐盛】、【突破的生命(DVD)】、【恢復的生命(DVD)】、【醉在聖靈裡-啟示性恩膏的釋放】,歡迎網路訂購。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我父母親從小就相當的忙碌,因為教會實在有太多事情要處理,而我媽就是負責處理這一大堆繁複文件的人。 菲律賓人的文化跟台灣人又不太一樣。台灣可能辦一個證件幾個小時內就出來,菲律賓可能要等一到三個禮拜。 有的時候還會偷偷暗示你給他“money under the table”(就是偷塞錢啦)就會快速幫你辦完~暈倒啊~ 可是我媽媽仍很在乎跟我們的精心時刻。他每個禮拜都會刻意的花些時間來陪伴我們三個孩子。像我姐姐很喜歡讓我媽媽來為她綁公主辮(對,就是臭男生喜歡去拉那個來捉弄女生的)。我哥大概就是聽他講同學的事。我的話則是很喜歡叫我媽幫我挖耳朵,然後我就可以順理成章的躺在我媽大腿上跟她聊天。 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則是以前我哥我姐小學是7點上學,而我那時才幼稚園,是7:30才上學(對,都比台灣早嗚嗚嗚) 可是我們是坐同一台三輪車過去上學的,因此,我媽帶我哥我姐去隔壁的小學後,她就會帶我去旁邊的麥當勞吃我愛的鬆餅!啊啊啊鬆餅! 等於是我會有半個小時擁有我媽,她也可以很專心又放鬆的陪我聊天(其它時間她會比較難專心),對我來說,那是個很重要的時刻,因為小時候的我很沒有安全感,可能是因為全家都在一個異文化的環境吧,加上菲律賓治安又不好。 而這樣的精心時刻,給予了我足夠的安全感可以在我跟我媽分開時生存下去,因此就算我從小在學校常常遭受言語甚至行為霸凌,我認為我的心理都還算是滿健康的(雖然很愛打電動) 我聽過一段話很棒的話,著名的心理學家Alfred Adler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你一定要認識你的童年,因為現在的你,是根據你的童年所建構起來的價值觀與情緒模式來生活的。 除非你很刻意的去改變它們,否則它們會一直主導著你的一生。 花時間好好的認識自己吧!你可以活的更坦蕩。 謝謝我的媽媽,在精心時刻中讓我更認識她,也認識自己該如何當一個兒子。謝謝耶穌,在內室禱告中,讓我認識祂的奇妙,也讓我更認識我內心中的軟弱。 最後,謝謝所有願意了解我的人。 不管過去如何,願意的,讓我們繼續走下去。 延伸閱讀【阿國的媽媽】選神所愛,愛神所選-謝碧齡牧師- https://cdn-news.org/news/18464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我父母親從小就相當的忙碌,因為教會實在有太多事情要處理,而我媽就是負責處理這一大堆繁複文件的人。 菲律賓人的文化跟台灣人又不太一樣。台灣可能辦一個證件幾個小時內就出來,菲律賓可能要等一到三個禮拜。 有的時候還會偷偷暗示你給他money under the table(就是偷塞錢啦)就會快
你越能夠接納一個破碎的人多少,你就越能夠認識一個完整的他多少。 天父接納我們的一切,因為祂認識起初的我們是多?的榮美、多麼的可愛、多麼的與祂契合... 祂感念的是我們與祂一同在生命樹下奔逐的永恆時光。 祂感傷的卻是我們羞恥又發抖的藏在樹園裡躲避祂榮面的時刻。 祂知道我們內心的
你越能夠接納一個破碎的人多少,你就越能夠認識一個完整的他多少。 天父接納我們的一切,因為祂認識起初的我們是多?的榮美、多麼的可愛、多麼的與祂契合... 祂感念的是我們與祂一同在生命樹下奔逐的永恆時光。 祂感傷的卻是我們羞恥又發抖的藏在樹園裡躲避祂榮面的時刻。 祂知道我們內心的痛苦與掙扎,而祂願意給予我們時間改變。 祂知道我們會太痛而無法承受醫治的大能,所以祂選擇先輕撫著我們,安慰著我們,等候更大的醫治來到。 祂用祂獨特、完全、永恆的眼光深情的看著我們,也只有在這樣的愛中,我們能夠成長成熟。 在祂完全的眼光中,我們最能恢復成起初的樣式,脫去從小到大別人、自己給自己貼的標籤。 同樣的,當你是用一個破碎的眼光去看一個人破碎的心,你們只會繼續走向破碎。 因為破碎加上破碎,就是更破碎。 當神已經給了我們解決罪的終極真理,也就是藉著耶穌的寶血來到神的寶座前認罪時,我們已經不再需要用定罪別人與自己來麻痺雙方了。 被麻痺的痛苦,還是痛苦。但只有被解決的痛苦,才能帶來真實的平安。 你還在猶豫什麼? 在耶穌死裡復活的同時,天使的宣告,已經取代了魔鬼的控告。 但是你現在內心的聲音到底還是哪個比較大聲呢? 「完美」的眼光是不切實際的,「完全」的眼光卻是切合需要的。 前者是試著完美的達到別人對你的期待與要求,後者則是在愛裡不斷的回應,直到達到與對方在關係中的最大喜樂與滿足。 一個人真實的美麗,總是藏在他的醜陋背後。 宗教的行為最能夠讓人感覺到完美,但只有恩典能夠讓人完全,並感受到被愛。 當你不願意接納一個人的醜陋,你真的不配得享有他更裡面真實的美麗。 當你不懂得傾聽,你永遠無法走進一個人的內心。 所以,讓接納與恩典來補足每個階段的不足吧。 每一個階段的「完全」都在滿足雙方生命不同層面的需要,因為每一個階段會暴露出來的缺點與醜陋都不一樣,但因著恩典、因著溝通、因著愛與在乎,讓雙方、一個團隊或一個教會都能夠在「每個季節的變換中」,找到最大的喜樂與滿足,並繼續走下去。 這是一個必然的循環,你們能否越走越甘甜還是越走越痛苦,取決於你要的是完美還是完全。 以前的我選擇完美,現在的我選擇完全,因為我放過自己了。 讀到這裡還能夠體會我在講什麼的人,你是個在關係中剛強又細膩,且不輕言向傷害投降的人。 關係必須要前進,循環是必然的,留戀是不必要的,但眼淚還是會不爭氣的流下來。 我們不害怕世界的罪惡,但我們怕自己的心剛硬不願改變了。 我們不擔心世界的變動,但我們怕自己先動搖了。 所以,請放過自己,放下你心中的疙瘩與不舒服、你過往的糾結與傷害,用完全的眼光來看自己吧。 更美好的還在前頭,更完全的恩典等著願意的人領受! 共勉之~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把愛給在真實的需要上,你才能夠越服事越輕鬆,並且也得到對方真實的回應。
越多禱告,就越敏銳於與神的關係。 越多牧養,就越敏銳於與人的關係。(敏銳於人的關係跟願意改善還是兩回事喔) 你可以很會教導、很有恩賜、坐在很有影響力的高位上,但這都不一定代表你有健康的人際關係。 朋友很多也不代表你的人際關係就很好,可能只是大家「各取所需」而已。 我相信的健康關係是每一個人真實的彼此關心,不是為了搞自己的勢力圈圈而努力,而是真的關心你,而這個時間一久就看得很清楚了。 我相信的健康關係是在這個團體裡的每一個人相處都很自在、輕鬆,同時又能夠彼此尊重與建造,不是為了在當中抬舉誰或捧誰。 直到今日,我越來越確定一個人的人際關係跟他的靈命有非常直接的關係。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越多禱告,就越敏銳於與神的關係。 越多牧養,就越敏銳於與人的關係。(敏銳於人的關係跟願意改善還是兩回事喔) 你可以很會教導、很有恩賜、坐在很有影響力的高位上,但這都不一定代表你有健康的人際關係。 朋友很多也不代表你的人際關係就很好,可能只是大家「各取所需」而已。 我相信的健康
神呼召我們與祂同行,使我們能夠藉著祂同在的大能來與人同行,並建造教會。若沒有清楚的個人異象, 往往到最後會變成僅僅與人同行,卻沒有與神同行...
上個月在美國服事時,有個媽媽帶著她的女兒,一個女高中生來找我。她坐在我面前,手機一打開錄音時,我就跟她說:「妳很害怕與人建立長期的關係,你很難相信自己能夠與人有深入且彼此敞開的關係...特別是在感情上的...」 接著,我跟她說:妳從小就很怕妳的媽媽離開... 她就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 我說妳很愛神,但妳總是在敬拜中感覺有一道牆隔著妳跟神,旁邊的人都在哭,妳卻哭不出來。別人在笑,妳卻會開始莫名哭泣... 禱告完後,她跟我說她在敬拜中總是很難表達出對神的情感...而她忘了她小時候發生的一些事情了,可是只要每次想到媽媽都會很怕她媽媽離開她,並且開始不由自主的落淚...(ps.其它部分較隱私故不再多提) 阿國回應: 我個人相信上帝在我們的情緒機制裡設定了一個保護方式。 那個保護方式就是當我們在童年受到的衝擊或創傷大到當時的我們無法承受時,我們的記憶會選擇性的遺忘它們。(似乎叫解離性失憶症,但不能反推認為忘記小時候的事情就代表有創傷喔) 我們的「魂」忘記了,可是我們的「靈」卻還記得。因此,當這個人長大後,在無意間觸碰到相關事情時,他們內心壓抑的情緒就會被引爆而湧現。 永遠不要怪罪自己為何有這麼多的情緒,因為那個就是真實的你。 你越不去面對真實的你,你的內心就越會感到矛盾與衝突。 可惜的是,往往會有人去對他們投射奇怪的眼神,甚至他們自己也會去定罪、壓抑自己..以及逃避自己產生這樣的情緒反應,而最終造成更壞的結果,也就是逃避情緒的惡性循環。 你越逃避,情緒只會越追上你,並且用不同的彰顯方式破壞你的正常生活。 你越壓抑情緒,無意間的情緒爆發就會越來越多。 有一些人在傷害過後會選擇性的忽略。好,不管他們是懶的處理,還是覺得沒有必要處理,還是無力處理.... 他們往往會覺得事情過去就算了,但絕大部分的情況是如果你不好好的去面對,甚至你沒有學會去找對方有個清楚的「了結」時,「心結」就會一直存在。 這樣的傷害會一直在你的內心當中,紮根在你心裡,並負面的影響你接下來的日子~ 我們記得的傷害要去好好處理,我們不記得的傷害更是要敏銳的察覺我們的情緒,並追根溯源的去處理! 如果你是一個領袖,我真的會鼓勵你去努力的營造一個允許人自然分享出自己軟弱與錯誤的環境,因為唯有學習真正的彼此接納,我們才能從「心」出發的,一起成長。 共勉之~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上個月在美國服事時,有個媽媽帶著她的女兒,一個女高中生來找我。她坐在我面前,手機一打開錄音時,我就跟她說:「妳很害怕與人建立長期的關係,你很難相信自己能夠與人有深入且彼此敞開的關係...特別是在感情上的...」 接著,我跟她說:妳從小就很怕妳的媽媽離開... 她就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
小明:「阿國怎麼辦,我覺得聽牧師講道都沒有感覺被餵養,小組也是大家都好像只是在復述著週日的講道。」 阿國:「平安,這個問題要用很多層面去回答...」 第一,一間教會所餵給羊的草,通常也是牧者領受異象後所生出來的草。因此,他往往是某一個領域的全面真理,卻不一定會觸及到每一個你需要的領域。
「怎麼辦,我覺得聽牧師講道都沒有感覺被餵養,小組也是大家都好像只是在復述著週日的講道...」
很多人因為從小被權柄傷害,以至於他們會對在權柄之下所要做的委身感到卻步。 他們會覺得委身好像就是被一個團隊、一個場地或一個人所限制,甚至壓制。 這樣錯誤的看法,讓他們的生命一直處在遊蕩與居無定所的光景裡~ 我相信在權柄之下的委身,是一種繼承生命產業的過程、是一種恩賜互補的搭配、是一種在磨合中彼此學習想愛的旅程...它絕對會讓你成長! 若一個人一小段時間就換一個事工、一間教會、一個領袖...我會覺得很可惜,因為他在浪費自己的生命。 他們或者會覺得這個事工好像沒起色、沒什麼人支持...所以我不做了! 他們或者會覺得這個領袖恩賜又沒有比我強,生命也還好...我為什麼要委身? 沒錯,或許你可以選擇不委身於一個團隊之下,但你有否委身自己在一個團隊裡來帶領他們呢? 沒錯,你的確有權利提出許多的質疑跟挑戰,但若沒有人能夠回應你的質疑與挑戰,難道你要允許自己的生命一直停滯嗎? 委身於一個團隊是必要的,每一個人都需要健康的團隊。 如果你真的覺得你現在的團隊是不健康的,而你也盡力溝通了...你也等候了...你也學習接納了...那你就在清楚的溝通之下去建立一個你認為最健康的團隊就好了啊,何必內耗呢? 然後,你會開始發現,等你要開始為自己的生命負全部責任的時候,那個難度跟等級根本完全不一樣。 我認為一個團隊只要能夠給你更多的建造勝過消耗,那就是一個值得持續發展的關係圈。 在健康的關係裡,得著你的產業,並祝福出去才是關鍵。 你不需要在消耗的互動裡一直停留,知道自己的位置與角色真的可以讓你省力很多。 委身會帶來提升,並不單單只是團隊能夠帶給你什麼幫助,而是當你心裡能夠下定決心來學習並跟隨時,就一定能夠得著比一顆遊蕩的心所能夠得著的來的更多! 共勉之~ p.s.以上分享摘錄自團隊建造研習會精華內容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