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虧欠

【讀者專欄】為什麼你們樂意接待我們粗魯無禮的以色列人?

去年11月,我們接待兩位在台灣讀書的以色列留學生Yarin和Noa,當晚飯桌前的福音對話,讓我們非常難忘:   Yarin:為什麼你們樂意接待我們以色列人?我們以色列人的性格普遍很粗魯無禮,是世界上蠻不受歡迎的旅客。(Yarin這番話可不是亂說,雜誌網站《scmp》2019的調查公布,以色列是全世界最不受歡迎旅客排名第5!)   我們(笑了出來):哈哈!我們已接待了快一百位以色列客,確實有幾位是如此,但大部分以色列客都還不錯!   Yarin: 我好奇是什麼動力支持你們接待這麼多以色列客?因為直到今天,我們猶太人在很多西方國家還是被歧視憎惡的。   我們:我們的動力是來自於對你們以色列的神和對耶穌的愛——我們相信祂就是聖經預言猶太人的彌賽亞!我們經歷過祂如何愛我們,並且從新舊約聖經中也清楚看到,神是如何用永遠的愛愛以色列民,所以我們很自然也想要祝福、服事神的選民!神的愛就是那動力!   Noa: 我們知道基督徒,但從來沒聽過像你們這樣善待猶太人的基督徒信念,對我們而言非常罕見!但我們確實從你們所做的感受到真誠的愛!   我們:希望你們從我們所做的,感受到神是如何深愛著你們,並且重新思考耶穌是誰,知道祂真實的教導是什麼、明白真正的基督徒是愛神的選民的,更認識祂就是神應許給以色列的彌賽亞!   「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羅13:8)我們透過猶太人認識獨一真神、領受耶穌救恩、得到寶貴聖經,我們都虧欠了猶太人屬靈恩情。今天基督徒應當把握猶宣契機,以福音行動來愛神的選民   選民事工差會盼望與眾教會同工,一同編織全台接待以色列旅客的猶宣愛網,向猶太人還愛的福音債!   (文章授權/選民事工差會台灣分會)作者:CPM Taiwan總幹事詹奉霖傳道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陳思國專欄】按著信心的程度來回應神

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要選擇開拓教會,為什麼不繼續巡迴講道就好,這樣不是更輕鬆、簡單嗎?   這個問題就好像我問各位為什麼要結婚有孩子呢?沒有孩子的人生不是更輕省嗎?省下很多的辛苦、時間、金錢、心力啊!   確實如此,但同時也會無法經歷許多辛苦後看見生命成長的喜樂。   我想有人生歷練的人都知道,進入婚姻是一個當我們成長、成熟後,我們會很自然做出的決定之一(別誤會,我認為真的想清楚後選擇保持單身也是個同樣成熟的決定!婚姻是個選擇,不是必須。)   回到教會這一塊,我們傳福音給別人,或邀請別人進到教會,然後就期待有別的更成熟的人來牧養他,這個想法其實是不健康也不成熟的。   一個基督徒就是在願意牧養別人的過程中,邁向更大的成熟的。你可以不會,但你不能一直不會。   別的人可以一起合力的跟你牧養他,在牧養的路上你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但別忘了,你在你所引進門的人的生命中仍然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你是他的引路人,同時也是牧羊人之一。   隨著我們生命的成長,我們的責任自然的也會增多。這就是聖經中按著信心的程度來回應神的真理原則(林後8:12)。   如果你過往在與權柄人物的相處中受傷,因而對自己能夠去牧養人感到排斥與抗拒,我也覺得很難過,然而我也相信這部分的傷害經年累月一定可以慢慢的得醫治。我們切勿因噎廢食,而忽略了建造教會的根基—牧養。   能夠生養別人成為基督徒的基督徒,不只傳福音還能夠牧養,才是在屬靈上成熟的標記,也是神所賜給我們的使命,能夠如此行是我們莫大的榮幸!這一點我非常確定。   正如你要怎麼知道一個女孩在「生理上」邁向成熟了?她的身體開始出現變化,並且開始有孕育下一代的能力。   一個邁向成熟的基督徒必然的會敞開心、願意學習牧養,因為這就是天父的心意。   縱使神國翻轉教會只是個開拓四個月的教會,但我會不斷地、不斷地引導、鼓勵、成全每一個願意的人往牧養者的方向邁進。   這樣,我對呼召我建立教會的上帝,才不會有所虧欠。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蔡頌輝專欄】坐下來談談⋯⋯

「爸,你坐下來,我想跟你說一件事。」週五傍晚,天洵放學回來不久,就拍拍沙發對我說。 「你說吧。」我仍然站著。   「你先坐下。」天洵很堅決,繼續拍著他旁邊的位子。我及時感應到他的認真,於是在他身邊坐下來,雙眼看著他,等他說話。   「每個星期一,我們班上的老師都會請大家圍個圈,分享一下上週末做了些什麼。我的同學都說他們會去哪裡哪裡,可是我每次都說在家和去教會……我總覺得不是很好。」   我頓時心中滿是虧欠感。週末本來就是孩子們最輕鬆的時間,往往卻是傳道人最忙的時候。   我說:「你的意思是要我們明天找個地方去對嗎?」 「嗯。比如說,我們可以去大花園走走啊~」 「好!沒問題。」   有時候,孩子們要的並不是去很特別的地方、做很特別的事、或花很多錢。重點是,一起。只是有時候,即便這一個小小的夢想,父母都很容易忽略。   蔡頌輝牧師著作:給靈命把把脈、給人生引引路、千萬別搞錯信仰、別搞錯信仰、給事奉充充電、給人生引引路、給靈命把把脈、給人生引引路,歡迎網路訂購https://shop.campus.org.tw/ProductDetails.aspx?productID=000552295   (圖片授權/蔡頌輝)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