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表達

【蒲公英專欄】趁時一一表達吧!讓美好的祝福由你開始!

如此美好-眾聲彷彿譜寫成他這一生美妙的交響曲   最近兩個女兒不約而同地跟我說,自從疫情爆發後,政府頻繁宣導培養正確的洗手、防疫方法,讓她們不禁想起,這不正是外婆在小時候總是耳提面命的嗎?   驀然回首的美好 「洗手了嗎?」、「不要用手抓東西吃!」……當時對女孩們而言,外婆真是有潔癖、要求又多。但如今回頭才明白:外婆做的是一件美事。 最近有位朋友因接受治療而剃了光頭,我跟他說:「你的後腦頭型很好看,應該是媽媽有特別照顧吧!」他問媽媽時,才發現當時真有此事。媽媽在困苦的環境中將他拉拔大,已經不易,而現在才赫然發現,過程中媽媽更是細心、毫不馬虎地照料著他。   細數生活點滴的美好 我們不妨在平凡的生活中,刻意安排精心的設計,例如:在特定節日以外,小倆口定下對彼此具有意義的紀念日,不只是為平淡生活製造驚喜,更是一種珍惜生活的態度,不論是自己或是對方,都能因此感受到愛。 如同猶太人過新年,家人聚在一起細數過去祖先們的經歷,為此感謝上帝一路的保護和帶領。表面看來是個傳統的儀式,但寶貴的價值卻在於:越感恩,就有越多感恩的事情發生,也因為已經養成凡事感恩的態度,任何事都能輕易發現值得感恩的價值。天天感恩,把日子過好,人也會自然散發出美好的性情。   因為愛所以美好 曾經聽過一場國外的告別式,不像傳統嚴肅哀戚的儀式,反倒是一場溫馨精緻的小型派對,看著往者生前的影片,勾起彼此許多難忘的回憶,彷彿他仍然在大家當中一樣。現場此起彼落的掌聲、笑聲、啜泣聲,眾聲彷彿譜寫成他這一生美妙的交響曲,令人感受到滿滿的愛……他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只是一個活著時好好愛著身邊之人的人。   謝謝每位媽媽,您真美好 活在世上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好好去愛」。我想,當過母親,才真更加明白這個道理。媽媽們總是盡心給予愛,盼望家人得到最好的照顧,這份愛造就了生活與生命的美好。 感謝我的媽媽,早年她經歷許多艱鉅的打擊,仍堅定地愛著我們。如今我們都大了,她持續地愛著我們及我們的孩子。不論是身為媽媽、身為外婆,她都用生命在竭力付出愛。   媽媽,您辛苦了,我愛您! ……為了你們的靈魂,我會極其樂意地付出,甚至完全付出……-《聖經》哥林多後書12章15節   給渴望得著美好祝福的孩子: 若你想起誰曾經幫助過你,而你尚未向他們說過感謝,就趁時一一表達吧!讓美好的祝福由你開始!   (文章授權/蒲公英希望基金會) http://www.dhf.org.tw/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禮拜堂專欄】表達愛的家庭文化

經文/以弗所書 5:20-24 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神。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他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 有一對夫婦長期和諧相處為人津津樂道,當地的一位記者問及幸福婚姻的秘訣,丈夫向記者解釋說:嗯,這就要從我們的蜜月說起了。我們到大峽谷度蜜月,原本我們是要騎驢子到峽谷底,不過才走了沒多久,我太太的驢子就跌了一跤,我太太安靜的說:「第一次。」再次上路以後沒有多久那隻驢子又跌了一跤,我太太又安靜的說:「第二次」,還沒有半里路驢子又跌跤了,這時我太太拔出她的左輪手槍斃了那隻驢子。我很不認同她的行為,於是開始與她爭論,這時,我的新婚妻子安靜的對我說:「第一次」…。關於夫妻間的有趣笑話很多,人心裡以為的、想像的,跟真實生活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人人都能笑出來,表示心中很有感觸…。 一、家是學習愛的地方 家是人第一個感受愛、學習愛的地方。家是孕育生命照顧生命的地方,一個小嬰兒就知道有人會照顧他、讓他吃飽,有人會抱他、讓他舒服、尿布濕了會有人處理、會哄他睡覺、會為他預備一切。一開始他就用他唯一會的「哭」來溝通,來跟照顧者說話。「家」對我們的撫育,是我們最先感受到與學習到什麼是「愛」的地方。一個一歲多還不會說話的孩子,某一天我們聚餐,爸爸說話大聲了一點,她就馬上哭了,老爸好無辜地笑出來說:這樣也不行?生命總是在搜索愛,他分得清楚什麼是愛、是溫暖、是喜悅,這些都讓他知道自己是被愛的、是重要的,都成了他心裡的基底安全感、自信心重要的經驗元素。很多愛的「畫面」與「習慣」永遠都不會忘記,家裡愛的互動畫面,會存在心中,我們會學習和複製在自己新的家庭裡。   二、愛的文化有差異 1.「愛的成員」創造愛的文化: 愛的家庭文化,最重要的是家庭成員,要先有「愛」的互動,才會建立愛的家庭文化,而每個家庭愛的表達都不一樣,這就是難的地方。「家庭文化」是家裡最重要的人塑造的,其他成員會跟隨,無論是家庭文化、公司文化、小組文化等…,都是如此。人人出自不同的家庭,源於不同的家庭文化,愛的表示就有不同與差距。   一對夫妻喜歡吃蘋果,丈夫每天都會削兩個蘋果,一人一個,她喜歡這溫馨浪漫的感覺。只是她發現他總是先把兩個蘋果各咬一口,然後再遞給她一個,為此,她納悶了好久。終於有一天,趁他出去接電話的時候,她拿過他的蘋果咬了一口,感覺不如自己的脆甜可口,才明白丈夫把好的留給他的心意。   另一種差距是「性別」差距,家裡總是有夫有妻:爺爺奶奶、弟弟妹妹,我們密切的相處性別差異也會讓「愛」的表達,思考溝通模式很不同。 2.「克服差距」創造愛的文化: 上週我有分享「同理心」:認同他人經驗,尊重對方的感受,男性傾向理性分析、智慧邏輯,因此愛講理、尋求合理解決問題、不注意細節、看大方向。女性傾向沒有安全感,尋求被同理接納被認同,就會被改變。   對男性你讚美他的想法,崇拜他的所思所做,就是愛的表示;對女性,你表達對她的心意和感覺,當她覺得被你瞭解了,就會得安慰與鼓勵,這就是你對女性表達愛的方式。太太抱怨先生:「你一點也不了解女人的心,總不願意講我愛聽的。」先生:「好嘛,你愛聽什麼就提醒一下吧。」太太:「至少稱呼得改一改,不要老叫『老婆』,叫三個字的,親熱一些的。」先生:「我明白了,老太婆…。」這也是有趣的例子。男性常常希望聽見「重點」,即使是你兒子,他也會希望溝通很有效率,不要囉唆。媽媽常常跟爸爸講話受挫,就找兒子講,結果兒子也說:媽媽請妳講重點,不要太囉嗦,媽媽感到悲從中來,連兒子也這樣對我…,當你不聽她的感覺與過程,就無法接納她的感受與心情,她就沒有被愛的感覺。   兄妹吵架也是如此,原本玩得好好的,妹妹大哭,哥哥說:「妹妹躲在棉被裡我沒有看到,一腳就踩上去,所以妹妹就哭了…」,哥哥說:「哪裡不好躲,躲在棉被裡,我又看不到當然踩上去。」他的意思是說:躲在棉被裡是不對的、是危險的,所以被踩到是必然的,誰叫你做錯的選擇。他關心事情要解決,以後不要發生。   但是妹妹其實只想要聽見:「你有沒有受傷?對不起,很痛吧!」等理解感受的話,其實就沒有事了。甚至女性聽力比男性好,所以女生比男生敏感。女兒常常感到爸爸吼她:聲音裡的不悅、怒氣、不耐煩等…,都聽得出來。兒子就顯得遲鈍,棍子都拿出來他還在看電視…,媽媽已經快要用吼的音量警告他快點完成功課了,他竟完全沒有聽見!這些都是家庭日常,從男女性的溝通差異,就可以發展出很多互動的模式,留意這個角度,會容易向對方表示「愛與親密」。   三、聖經怎麼說? 從以弗所書 5 章 20-33 節的經文中,我們歸納出:聖經對家庭中男性與女性的角色是有教導的,雖然我們想到的就是女性要「順服」丈夫,男性要「愛」妻子,為妻子「捨命」,然而現代女性可以做一切男性可以做的事,男性卻不一定能做女性可以做的事,這個聖經原則仍然適用嗎? 1.丈夫是頭: (A)頭的定義:丈夫、基督=頭。是首要的地位與角色:強調其責任與保護的職分,並不是貶低女性的地位與角色,(不只是權力,每一個權力必定帶來責任)。聖經中的為首:基督的榜樣、受苦、洗腳、服事、作僕人。當你看見聖經中神對男性創造的心意是帶領者,你就知道男性為何如此不細心,常常忽略感受,如此需要自己有聰明智慧、喜歡解決問題、邏輯思考、理性分析、接受挑戰、不看細節等,若太受困於細節情緒與感受,就很難有遠見與做對的決定。家庭有好的領導,帶來家庭的和諧與幸福,壞的領導使生活一塌糊塗,因此領導是家庭生活成功與否的關鍵。 (B)頭的權柄與責任:?突現丈夫角色的重要性。?領導真義:主權、管理、責任、關愛、照顧。?神的主權與決定:無論丈夫作的好或是不好、神並沒有把此職分給女人。?女性當有的回應-順服與尊重神的主權與決定、甘心樂意、肯定順服丈夫、如同順服主、並盡全力來助其夫扮演好這個角色、對神交帳。尊重神在次序上先造男人,聖經明禁女人管轄男人(提前 2:11-12)。?領袖的職分:不是對妻子有操縱權,領導是一種達成目標的方式,不是發號施令而已,是負起責任與擔當,出了問題神先追討領導的責任。?管理不當:是領導與順服二者失調的原因之一,因此領導絕對不是自大、蠻橫、獨斷、耍威權。?「頭的權柄」─權柄是有限制的。 在神權柄之下、行使神給他的權柄與任務,不得任意放棄,不得濫用,並培養你的孩子,完成上帝的計畫。中國的父母過度寵愛男孩,不操練與要求、反而女孩較多被要求與操練,使男   人不能被培養完成上帝對男性領導的心意。聖經特別對男人在品格、道德、操守上作要求。所以,上帝的心意是:把丈夫放在家中為首,是要他負起領導和愛護的責任。   2.妻子順服: 創世記 2 章 18 節:「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箴言 18 章 22 節:「得著賢妻的,是得著好處,也是蒙了耶和華的恩惠。」在男性與女性的地位與角色中,女性是幫助者,這是她受造的目的,彌補、成全男性的不足,她是副手、是執行者。   「上帝對女人特別的愛」除了以弗所書、歌羅西書 3 章 19 節:「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不可苦待她們。」彼得前書 3 章 7 節:「你們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原文是知識)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軟弱(比你軟弱:原文是軟弱的器皿),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這樣,便叫你們的禱告沒有阻礙。」 「…使你禱告沒有阻礙…」是指要敬重妻子的意見。這是神對女性最大的愛。   「愛自己」是因為女性是男性身上的一部分「自己」,無法不愛,無法忽略,「捨己的愛」中,夫妻間總有被改變的、也有無法改變的事,接納的最高處就是「忽略」,這就是捨己最好的詮釋。   「保養顧惜」可以做個比方:若是我們看見男性如何對待他的愛車,就會明白什麼是保養顧惜,有「專注」,一刻也不想移開視線,用套子套起來,怕它風吹雨淋,隨時保持它的美麗,維持它原本的美麗的意思。而「苦待」就是保養顧惜的相反,是不注意、不理睬之意。上帝要「幫助者」帶順服權柄的記號:女性的力量身材就是比不過男性,這是神要我們謙卑順服。女性因為是幫助者,就好容易看見男性的缺點,因為看見才能知道在哪裡幫助,目的是幫助,不是挑剔控告,這是神不允許的,「我不准女人轄管男人」甚至打壓男性,自己取代神賦予男性的角色與職任,都不是神的心意。   神要女性「敬重」丈夫,意思是你幫助他做好一切,卻要把榮耀歸給他,讓他得著自信,更有能力做好管理者角色。丈夫得榮耀就是自己得榮耀,二人成為一體,這是婚姻的重要部分,婚姻裡,是一個團隊,一起得榮耀,婚姻不是講究公平,誰對誰錯,唯有「順服與捨己」才能做到合而為一。 具備婚姻的專業能力,經營「愛的家庭文化」。這些看似不合理的互動學習,很明確的這是「愛的文化」,愛就有不合理的內容與不公平的成份,一切合理不就是正常,聖經說:「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可酬謝的呢?」(路 6:32)神給我們能力愛不可愛的人。這就是愛了。而職場上每一種角色都有他的專業能力,使他的角色可以往正向發展,往成功發展,無論你在婚姻裡,家庭關係中多久,你都當更專業學習你的丈夫(妻子)的角色,使家庭結出美好果實。「成果」都是從一點點的改變開始,使家庭生活,人際的關係可以往正向發展。   (文章授權/永和禮拜堂) https://www.yhchurch.org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梁蓓禎專欄】孩子有「選擇性緘默」?

前幾天跟一些朋友聊天,聊到了有個孩子被檢定有「選擇性緘默」,他的媽媽非常的難過、無助,不知如何是好...   我突然想到了我身旁有些孩子也是不太講話。有個剛升小一的孩子剛來上學時,我從來不曾聽過他的聲音,老師說上課時他也是屬於安靜無聲的。只有看到媽媽時,才有聲音!但是媽媽說孩子在家還會跟他們發脾氣,大聲吵架,不過在學校,我真的不曾聽過他聲音。我常跟其他老師開玩笑說,在他的內心世界中,他自己住在二樓,所以當聽到我們問他話,他需要從二樓走到一樓,再思考,然後再回答我們,所以時間需要比較久一點。   雖然我還是聽不太到他的聲音,但我還是會問他的意見,一次兩次的問他,找到機會就跟他說說話、鼓勵他。後來當我同樣的問題問了第二次第三次時,我開始會看到嘴型,會聽到一些微弱的聲音了!   開學到現在3個月了,現在我可以清楚聽到他的聲音了,不只有聲音,甚至還可以主動跟我對話,我說:這孩子終於從二樓回到一樓了,可以直接跟我們對談了!   其實我想我們這小一的孩子應該是對環境的陌生,對老師的不熟悉,導致他不想開口講話。所以我們也不急著逼他講話,而是讓時間加溫感情,讓他對於我們、對於整個新環境都能越來越熟悉,自然卸下心防,就像在家一樣的安心,就跟其他的孩子一樣談笑風生了!   不要急,慢慢來!讓孩子放心的成長吧!   同時,我也想到另外一個孩子,孩子大概兩歲多,應該是個語言大爆發時期,同期的其他孩子都很努力的想要表達自己的意見。但這孩子對外人不太講話、不太互動,即使是花時間陪他玩,熟悉的哥哥姊姊,也都不太講話...。有次看到了保母與他的相處,我想這或許也是一個可以觀察的部分。   有次孩子正在玩玩具,但爸爸突然抱起了他,他可能被嚇到了生氣或是不能玩玩具,一直想要掙脫爸爸懷抱,但沒有講話,只是一再的用力掙扎。後來無法掙脫,只好一直哭叫,下一刻保姆過來從爸爸手中接走孩子,一邊抱他一邊安撫他,給他吃東西、給他玩玩具讓他停止哭泣。   我看過幾次當孩子哭時,保姆的處置方法,就是努力的想盡辦法用玩具、食物、或是轉話題,想要讓孩子停止哭泣。   保姆非常的認真,在「讓孩子不要哭」的這件事上,不過可能也失去了讓孩子可以「表達」的機會,當孩子哭泣時,這樣的情緒一定有狀況或有委屈,或許家長不喜愛孩子一直哭,或是聽到哭聲,所以能夠讓孩子當下「不要哭」或許是首要考量,以免家長擔心。但大人直接猜測答案,給予行動安撫,長期下來可能會讓孩子習慣不表達,而是用「哭」表示他的缺乏,讓大人來猜測他的需要。   其實當孩子有情緒時,在當下可以引導孩子嘗試「表達」,透過詢問的方式,讓孩子「嘗試說出」他想說的,「我不喜歡爸爸突然抱我」、「我想要玩玩具」....。沒錯,孩子可能還不太能清楚完整地表達他所想的,但是「不要急,慢慢來」,讓孩子可以開始「表達」,讓孩子練習說話,讓孩子練習說出情緒。這或許在當下對於安撫孩子的情緒來說,會比較費時,也會比較費力,但我相信長期來看,對孩子的表達會很有幫助。   可以試著問問孩子,發生什麼事情、需要大人怎麼協助...,我們不是不安撫孩子,而是在我們下出決定行動之前,給孩子一些時間,讓他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狀況,想要被擁抱,也可以在孩子嘗試表達後給他一個緊緊的擁抱。而不是在孩子應該可以試著表達時,先直接句點了孩子。   熟練的大人或許可以快速地猜到如何安撫孩子,直接給予安撫!但其實孩子也失去表達的機會,久而久之,或許也就覺得沒有表達的必要,畢竟身旁大人會很熟練地知道如何處理、如何與他相處,但,當身旁的人並非熟悉的人時,可能就會比較麻煩了....,因為我們可能毫無頭緒!   所以,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一點時間,有些事情急不得,老一輩人的智慧「呷緊哢破碗」,給成長的孩子多一點的時間吧!小時候長得健康,長大就更可以跑得快、跑得遠。     (文章授權/梁蓓禎老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