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news-details
那些因受管教而经歷过锻鍊的人能够结出平安的果子,过着正直的生活。(照片来源/Shutterstock)

孩子怎么讲不听?

家长忧心忡忡的表示,孩子小时候蛮乖,虽然哭闹,可是很容易藉由贿赂、奖励、惩罚而听话。不明白为什么到了小四、小五以后,不是顶嘴、就是沈默、甚至管不动,怎么办……?

成年人一般遇到这种情形,很自然会认为是孩子的问题;矫正焦点会关注于孩子的无理取闹和挑衅行为;管教方式则是以往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加重力道。少有家长会换个方法,或改从关係和互动切入。

 

其实,一般表现得「蛮不在乎」的孩子,其实「在意的不得了」。总是回答「不知道」的孩子,有一肚子话要说;只是他担心跟你说了,精神代价会很高。

表面上闹着要那枝笔的弟弟,终于争到了姐姐手上那枝笔以后,立刻弃如敝屣,这让你觉得莫名其妙。但事实上他要的或许是他心目中那枝笔所代表的,「你的关注或重视」。孩子一旦认定,你对此再多解释他也听不进去。

他顶嘴、她沈默、他对立,她总是垂头丧气,他总是在学校闯祸、甚至在校外惹事……,也许这些全都是表面现象,而真正的塬因是,你现在用尽生命力量爱他的方式,并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培养关係前的功课

 

孩子要的东西其实很简单,这不代表执行起来是容易的。首先,你愿不愿意真心相信,孩子的行为,一定有足以形成那些行为的缘由,无论那个理由在大人眼中看来有多不合理?而你愿不愿意放下你过去所认为的一切「对错」、「应该」,先来看懂你的孩子、再来处理问题?怎么办?有这些行为、难道都不要管?请记住,孩子不见得讨厌被管,甚至乐意被管(不少孩子亲口说的)。可是他们喜欢被自己比较亲的人管!

你跟他够亲近吗?亲近到他会主动告诉你一些事情,而且遇到问题,愿意跟你商量、也经常採纳你的意见?还是你们看起来亲近,你好像很能预测他下一步言行,但其实最近衝突增加,你发现并不真明白他的感受和想法?或许,你们之间的互动方式,早已存在你看不见的问题?若真如此,你的当务之急是先拉近关係。

 

关係连结的小秘诀

培养关係的方式有很多,这裡分享叁个给大家参考。

 

一对一的精心时光

父母「有品质的陪伴」,赢得孩子的心。趁孩子年幼,就常邀请他陪陪你,一起看书、做手工、下棋、运动、煮饭……。如果你很忙,时间不用长,孩子若总能在你的双眼中,深深看见他自己的倒影,这样的温暖,哪怕一天15分鐘,都远胜过叁个小时漫不经心的陪伴。孩子体会到稳固的连结,安全接纳和不遭批判的氛围,自然对你掏心掏肺。

 

凑热闹

年纪较长的孩子和青少年希望独立,建立关係只能靠你主动。你可以淡然而不造作地「飘」进他的生活,然后默默扎根。但是,请锁紧您嘴唇的拉鍊!

他爱打电脑,你蹭上旁边座位。「你来干嘛啦?」「没什么,喜欢待你旁边啊(装无辜,拿本书起来看得怡然自得。不说话,看到想休息就自行离开。每天重复。)」。

她爱美,化妆时妳去凑热闹。「妈,妳很讨厌欸,不要在这裡啦。」「我不干扰你,只是觉得女孩化妆有趣」(她画太浓、妳得假装眼盲,追问她待会干嘛、去哪裡、跟谁、恋恋不捨追到门口送她……,全都是兵家大忌。)

孩子一开始若因为不习惯而反抗,或说出令人不悦的话语,千万不要动怒。只要淡淡告诉他,你喜欢旁边有他的感觉。一切都淡淡的自然,像对一个成年朋友一样,你很快也会赢得对等的尊重和他主动的倾诉。

 

困难中的支持

孩子遇到困难、挫折、与人衝突时,你会先听清楚来龙去脉、还是会直接给建议?

「你不要去惹人家就好啦(孩子心情:我哪有?是他惹我的-委屈、冤枉、伤心……)。」

「你打人就是不对啊(孩子心情:我挨揍到最后才自保的。不信任、不关心我。以后不告诉你了。)」

慢慢听完他的故事,是否给予适度同理?还是急于纠正?打抱不平?家长自己跳进去处理?孩子多半正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回应才叫合理,才会出现不当行为(打回去)。情绪、事实、愿望都要听清楚。

孩子有时候说完就完全没事了,但是藉由倾诉,他把自己整理了一遍。等他完全冷静下来,可以客观思考时,我们再来带着他重新看看行为是否合宜,下次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做法。

 

爱,需要行动,但爱的行动必须有效!

祝福每位父母都能让孩子接收到你释放的温暖,被你吸引,更加亲近。

 

(文章授权/基督教励友中心) 文/亲职讲师 田育慈

 

我们受管教的时候,会闷闷不乐;可是后来,那些因受管教而经歷过锻鍊的人能够结出平安的果子,过着正直的生活。(希伯来书12:11)

 

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的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哥林多后书9:8)。请支持今日报媒体事工,谢谢您~(点此奉献)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