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愿我们一生外面所做,是裡面所是。(照片来源/Shutterstock)

「粉饰的墙」(使徒行传二十叁:3)

 

我在1976年,我的辅导毛松霖老师,鼓励我加入「校园团契」,担任高中团契的辅导。当时我自认自己的信仰不配当辅导,他讲一句话:「文亮,你不要自认在信仰上,还是孩子,该负起责任来。」,我就顺服,报名参加团契辅导的训练班,当时要上五次课。

 

我在训练班认同校园团契帮助学生的宗旨:「生命、生活、工作」—生命优先,生活其次,工作末后。后来,我深深的体会这顺序若颠倒,会产生许多不好的结果。

 

生命,是来自内在与主的亲近。生活,是来自儆醒与敬虔。工作,是外面可见的动作。我的工作可能做一堆,背后却有见不得人的黑暗面。甚至早已离开主,用工作、聚会、活动参与,撑住自己的信仰。

 

这就如同粉饰的墙,裡面是黑的,混杂的,只是外面涂上一层白色的泥灰,让人看不出罢了。事工导向的人,很容易犯这个错。什么是学生团契的辅导?是特别需要上帝怜恤的人。因为,这期间我真看到自己许多的软弱。

 

特别是情感的强烈需要,我曾经一边当学生辅导,聚会后到电影院,一直看电影麻木自己,排除对感情的压抑。我一面看一面流泪,求主帮助。我自认是粉饰的墙,为什么还要当辅导?我爱主,又知自己是罪人。但是,我相信有一天,主会使我越过这难处,更真实的在学生当中,事奉祂。

 

我在高中学生团契(杨梅高中、建国中学夜补校团契)当了五年的辅导,我对教职渐有负担,祷告主,是否引我以讲桌事奉主,一生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后来,我成为臺湾大学的老师,我又当了臺湾大学学生团契的辅导。我的写作,大都以高中生为对象。我的生命裡,仍然是高中学生团契的辅导。

 

愿我们一生外面所做,是裡面所是。求主带我「生命、生活、工作」,这个正确的顺序。

 

时代无论怎么改变,我相信学生还是需要好的辅导。好的辅导是一直需要上帝,否则什么时候变成粉饰的墙,他也不知道。如今,我还是学生团契的辅导,并以成为学生辅导,事奉主耶稣为荣。

 

(文章授权/张文亮教授)

 

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的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哥林多后书9:8)。请支持今日报媒体事工,谢谢您~(点此奉献) 

author

张文亮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 C. Davis)博士,曾任台湾大学生物环境系统工程学系教授,台湾大学新生专题课程(大学101)授课教师,台湾大学生态工程中心主任。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