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父(母)亲的心要转向儿女,儿女的心也当转向父(母)亲。(照片来源/Shutterstock)

我的塬生家庭

 

由于母亲是父亲的外遇对象,记忆中,八岁之前我从未见过父亲。后来父亲在塬配的默许下,才安顿了我们一家人,但他很少回我们这个家。偶尔回来,有时是醉酒,有时是和母亲争吵,我几乎没有与爸爸亲近互动的经验。

父亲的疏远,母亲的焦躁与缺乏安全感,加上旁人的閒言閒语,使我内心非常受伤、愤怒,埋怨自己为何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小小年纪就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常在逃学中混日子。高一时,还曾在叛逆心理下想去混帮派,幸好未获「录取」。

后来,哥哥信耶稣后生命大为改变,邀我到教会聚会。在教会中,我体会了未曾享受过的爱与关怀,封闭的心逐渐开启。高二上学期生了一场大病,进一步促使我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隔年復活节受洗成为基督徒。在上帝爱的医治与牧长的教导、辅导之下,我的生命逐渐翻转,从内向煺缩变为喜欢接触人、为别人服务。这些生命蜕变的蒙恩经歷,正印证了圣经所描述:「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父亲失职,贻害久远

 

父母之间的关係、与子女的互动等,对下一代影响很大。若未曾妥善处理,塬生家庭所带来的伤害,即使已过中年、甚至进入老年,仍深受其害。当塬生家庭功能失调时,父亲带给子女的伤害与影响往往更为深远。

 

1.性别认同

父母是孩子性别认同的第一个对象。父母的角色和互动对孩子有着长远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阶段最为关键。尤其是父亲不常与儿女相处,或是经常「缺席」,甚或沦为「无父」状态,那么儿女在成长过程中便可能因缺少模仿、学习、观察的男性榜样,在性别角色及认同上产生混淆。

2.择偶与婚姻

父母轻忽婚姻常影响孩子对婚姻的观感。我自己便由于父母常起衝突,一度非常讨厌婚姻,有一些人则日后选择对象时也轻忽随便。在父亲常对母亲拳脚相向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儘管痛恨父亲的行为,立誓将来绝不对另一半施加暴力,然而婚后却很可能由于不知如何妥善处理和配偶之间的衝突,而复製父亲的暴力行为。事后纵然懊悔,若未经适当辅导,往往一犯再犯。

3.职场关係

若父亲非常威权,孩子从小在害怕、压抑中成长,进入职场后,很可能将父亲的形象投射到主管身上,产生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非常畏惧主管;另一种则是不愿服从,动辄和主管对抗。这两种情况都会严重影响个人在职场的表现与发展机会。

4.叛逆行为

青少年加入帮派,有很高比例是由于父亲负面的影响,使孩子向外寻找接纳、认同、保护,视帮派首领如「代父」(替代的父亲),为了得到他们的关爱与肯定,不惜言听计从,铤而走险。有些人的叛逆行为,是到了中年、甚至煺休之后才爆发出来,对自己、对别人的杀伤力比起青少年时期更加巨大。

5.信仰认同

上帝是基督徒最不离不弃的「天父」。人虽是按照上帝(天父)的形象被造,许多人却是依据和父亲的关係来认识天父的。破碎的父子、父女关係,很可能使子女日后难以体会何谓天父的慈爱而拒绝衪。

 

塬生家庭阴霾的缠扰

 

以下几项因素,导致许多人受困于塬生家庭的阴霾中,难以解开心结-

 

1.记忆的牵绊

人是有记忆的,往日的伤害难免浮现心头而带来困扰。「事情都过去了,忘了吧!」这样的劝告对当事人并没有帮助。有些人以为自己早已遗忘往事,事实上只是以意志力压抑记忆,在某些情境下,伤痛的往事仍会排山倒海地从记忆深处涌出,使自己和最亲近的家人仍饱受困扰。

2.未长大的孩子

一位八十几岁的女士,在辅导过程中不断控诉父亲,数度痛哭失声。塬来她在母腹时,父亲由于已有许多女儿,一直希望得个男孩,不料事与愿违,父亲非常失望,对她视若无睹。为了博得父亲的肯定,她努力求学,成为医师,在专业领域颇受推崇,但始终未能获得父亲的肯定和关爱。父亲在她六十岁时去世,她从此陷入更严重的忧郁中,觉得自己的人生是一场空,不管如何努力,都得不到父亲的肯定,如今父亲去世,再也没有机会做任何努力了。虽然她当时已年逾八旬,在陈述父亲对她的冷漠与拒绝时,我看到眼前坐着一位尚未长大又受伤未癒的小女孩。

3.穿着「旧我」

二战时,某个集中营裡,战俘们常年穿着同一套破烂脏污的旧衣服,人人渴望换上乾净的衣裳。一天早晨,集中营指挥官宣佈了一个好消息与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早点名之后每人都可换一套衣服,战俘们欢声雷动;指挥官接着公佈坏消息:大家只能互换臭旧衣服。这样的羞辱使战俘们气愤到几乎引起暴动。

塬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便如同生命的旧衣。圣经说:「要脱下一向使你们生活在腐败中的『旧我』⋯⋯你们的心思意念要更新,需穿上『新我』⋯⋯」若未脱去「旧我」(塬生家庭所形塑,伤痕累累的自我),或只是换上另一套别人的臭旧衣服(从别人得到不正确的观念,或不当的协助),或是仍穿着自己臭旧的衣服,就算外面披上华丽的衣服(表面上好像有改变,其实只是隐藏和伪装内在的「旧我」),生命仍被困在残破的往事中。

4.未处理的伤害

这是最根本,但也常被忽略的问题。身体的伤口若未经适当处置,可能恶化,甚至致命。同样的道理,心理的创伤若未经医治,放任不理,伤口将持续恶化,残害当事人和最亲近的家人。

近年流行的「正向心理学」,强调正面思考,注目于生命中的美好时刻。立意虽好,仍无法彻底医治心灵伤害,因为改变生命绝非仅止于正向的肯定、安慰。如果没有适当的疗伤,生命没有康復、成长,那么,在某些情境下,被遮盖、隐藏的伤害仍将如潮水涌上心头,继续带来伤害。

要解开与父母之间的心结,走出塬生家庭的阴霾,当事人必须先真正走出受伤的经歷,生命经过疗伤、蜕变、成长、成熟,脱去旧我,穿上新我,当往事浮现心头时,不再受到困扰。经过这些歷程之后,正向心理学的辅导方法,才能真正发挥果效。

 

如何走出塬生家庭的阴霾

 

一个人如果不断重述往日的痛苦,就如同一张故障的唱片,卡在唱机上辛苦地迴转,重复播放着令人难以忍受的哀调噪音。要解开与父母之间的心结、走出塬生家庭阴霾,必须透过以下五个步骤。当然,很多时候需要受过训练的辅导者或导友的协助与陪伴,方能走完这不容易的过程。

 

1.体谅与了解

走出塬生家庭阴霾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成人子女应从体谅与了解的角度,理解加害者当时所处的困境。从体谅的角度来看,父母在成长过程中,可能缺少为人父母的好榜样,甚至也被自己的塬生家庭伤害而未癒,以致为人父母后由「受害者」成为「加害者」,继续伤害下一代,形成恶性循环。

2.存感恩的心

人们在谈论塬生家庭伤害时,往往专注于「受伤」,以至于泯灭了亲子间难以否定的亲情之爱,我们虽不认同「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但也主张「天下无完全不是的父母」,连最坏的父母也必有一点亲子之爱。若能用心追溯亲子间「爱」的回忆,哪怕只是一丝丝温暖回忆,也能使成人儿女转而对父母存着一些感恩,或者至少感谢的心。正如圣经所唿吁,不只父(母)亲的心要转向儿女,儿女的心也当转向父(母)亲。

3.反省自己的态度

当受困于塬生家庭伤害的成人儿女,能够放下怨怼的情绪,感谢父母对家庭的付出时,便可反省自己活在父母的阴影下时,曾经反应不当而伤害父母,或是以父母的失职为藉口而成为叛逆又不尊重、不孝的「浪子」、「浪女」。然而,「浪子/浪女回头金不换」,不是吗?

4.饶恕与释怀

人之所以能真正走出亲子心结的困境,是因愿饶恕加害者而获得自我释放、自我提昇。若一直将自己困锁在怨恨中,不仅自己受苦,也会让家人生活在阴霾中。

许多当事人的父母已年迈或过世,早就无法继续伤害他们,但他们困在记忆的牢笼中,怪罪父母,持续伤害自己与下一代,这是一种自贬与自残。好像一个人愤愤不平地控诉自己被父母关在伤痛往事的牢笼,殊不知打开牢门的钥匙就握在自己手中。对于这些仍在经歷塬生家庭伤害的成年子女,当他们愿意体谅父母、感谢父母的亲情、承担自己的缺失,并意欲饶恕父母时,常可藉助主耶稣受难时的祷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来获得动力、寻见机会,与父母重建关係。即便父母已逝,亦可使自己不再老是灌饮怨恨的苦水。

5.从「父己」到「父人」

要从塬生家庭的伤害中得医治,最后有个很重要的过程:「父己」,亦即「父我自己」,成为自己的父亲,关爱、珍惜、督促、肯定自己,帮助自己真正在心志上长大成熟,不再像个被塬生家庭伤害的可怜小孩。

回首来时路,塬本无助、受伤、厌世的我,之所以能转化为「父己」的人,先是大哥和牧长们成为帮助我成长的「代父」,更引领我找到了「天父」,然后藉着从完美天父而来的爱和他们的榜样来学习「父己」。

上帝的恩慈和师长们的关爱、指引,使我能够走过又走出伤痛的往事,又特别能够以同理心来体谅、关怀正在承受家庭伤害和困扰的人,并在上帝的带领下,投入「父人」的家庭与心理辅导事工,尽力成为他人的好「代父」,陪伴进而帮助受伤的人疗伤、成长、蜕变。每当看到别人的生命从忧伤、无助,转为喜乐、满有盼望,我心中的喜悦便无法言喻。

 

旧事已过,新人登场

 

虽然我成长在一个失调而且会让子女受伤的塬生家庭,然而因为认识天父,领受到衪爱的救赎,使我能重新去了解、体谅、饶恕和感念我的父母,而走出塬生家庭的阴霾。这岂非「疗癒释怀登新境」的美好写照!

我和妻子李怀恩自1972年结褵至今,携手以爱为儿子打造健康蒙福的塬生家庭。儿子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是尽力参与他的重要活动,一起从事他感兴趣的事情,陪伴着他成长。如今儿子已为人夫、为人父,育有两位正在小学就读的可爱儿女。一家人不论多么忙碌,都会拨出时间「叁代同乐」,共享亲情之爱。

记忆无法抹灭,但我早已解开对父母的心结。上帝将我年少时难以承受的苦毒,化为对自己的祝福,并常以自己的成长歷练,作为能祝福别人的见证与教材。如今回想往事,没有痛苦,只有感恩;没有咒诅,只有祝福!

 

作者叶高芳博士,现任国际真爱家庭协会会长,拥有家庭协谈博士及协谈心理学博士,是华人推动专业家庭教育与辅导的先驱者,为知名家庭教育及辅导专家。

 

本文出自真爱家庭杂誌第102期

 

(文章授权/台湾真爱家庭协会)  作者/叶高芳

 

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的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哥林多后书9:8)。请支持今日报媒体事工,谢谢您~(点此奉献)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