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作者/蔡颂辉)

生活中常见一些根深蒂固、难以摒弃的传统观念,如:「吃饱饭不要立刻游泳,小心抽筋!」、「没开灯不要看书,眼睛会坏!」、「头湿湿不要外出,会感冒!」、「刮毛会使长出的毛更粗!」…等。

几年前的《读者文摘》,有一篇文章从科学的角度来回应这些观念:

「(饭后)下水浸一浸绝对无害处。」

「在暗淡的灯光下阅读,也不会伤害眼睛,只是会使眼睛疲劳,令阅读更吃力。」

「引发感冒的是病毒,不是天气冷、寒风,或湿头。冬天较容易感冒,是因为病毒在空气不流通而又温暖的室内较容易传播,而且这时候较有机会与感冒患者近距离接触。」

「大家有这个错误的观念(刮毛会使长出的毛更粗),可能是因为一般人开始刮毛时年纪较小,毛较细,颜色较淡,但随着年龄增长,毛的颜色便越来越深,以致大家误以为是刮毛惹的祸。」

理论上虽如此,要改变这些观念却要比想像中的更难。

信仰中也有许多「传统」观念,诸如「好的敬拜会有很深的感觉」、「復兴就是教会人数增长」、「圣灵的感动是内心微小的声音」、「祷告用信心一定会如愿以偿」,笔者甚至听见有人说「祷告一定要流泪才有效」。这些说法有一些是完全错误的,有一些则没有经过深入消化和理解,造成信仰中许多的困扰,可是它们正普遍流传,而且难以纠正。

耶稣讲完「新衣补旧衣」和「旧袋装新酒」的比喻以后,用另一个比喻来感叹反对他之人固守旧观念:「喝惯陈酒的人,就不想喝新酒,他总说陈的好。」

新酒还没有开始发酵,所以一般人都偏好陈酒;人也总是固守旧有的观念,不愿意改变。对酒而言,确实是旧的好;在信仰上,固守旧爱却不一定是好事。儘管如此,人还是喜欢旧的过于新的。

为什么人总喜欢旧的?首先,是人已经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或不觉得问题很严重。例如,当今很多基督教诗歌都是靠「口传」来学习的,结果出现很多版本。同一首诗歌,在不同的教会中唱法都或多或少有差别。笔者在教导音乐的时候,曾经将这些诗歌的塬谱找出来,以帮助大家统一唱法,可是这实际上比教导新歌更难!

人喜欢旧的第二个塬因,是人已经以此建立他们的生活方式,若要改变,整个生活模式必须改变,需要多大的勇气和牺牲啊!以前我们的一切收入都随自己的意思使用,信主后知道一切都是神赐给我们的,不但应当献上十分之一,而且其余的钱也要按照神的旨意来使用。以前我们不爱读书,信主后却每天都要思想神的话语;以前我们的人生就为自己而活,信主后却要凡事先求神的国和义,委身与耶稣基督和祂的使命;以前我们事事成全自己的欲望和个性,信主后却要按照高尚的道德要求去生活…这些转变,没有勇气和经歷痛苦是做不到的,所以很多基督徒宁可只是口称耶稣基督是主,但依旧过着信主前的生活方式。

喝惯陈酒的人,就不想喝新酒,他总说陈的好。─《圣经》路加福音5章39节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