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第一与唯一》一书中,以「情感、智识、身心、灵命」4大基本需求,提供活出「第一与唯一」的奥秘!

《第一与唯一》一书中,以「情感、智识、身心、灵命」4大基本需求,提供活出「第一与唯一」的奥秘! (摄影/记者丁平)

「孔毅弟兄是位生命充满影响力的人,在职场上如是,在生活裡如是,在服事裡亦如是,为我属灵的兄长感恩!孔哥的心是期待更多的基督徒都能「为主发挥属灵的影响力」!不只在教会裡,更在社会上,是有味道的盐,是灯臺上的光。」-台北基督之家主任牧师寇绍恩

「这本书是帮助华人职场基督徒明白有关信仰、工作、人生的杰作,也是非基督徒的职场人士应当阅读的好书,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明白我们生命的意义在哪裡,如何有个美好的人生。」-国际华人基督徒商业协会理事长曹松、会长傅庆农

一位上海出生,台湾长大,现为美籍华人的跨国总裁-孔毅(Roger I. Kung),曾任摩托罗拉(Motorola)总公司资深副总兼个人通讯事业部亚太区总裁、英特尔(Intel)经理人与领导角色,除有30多年实战与管理经验外,其科技成就包括有9项全球专利、逾30篇论文发表,并获「最佳产品设计奖」(Electronics,1983)及「最佳论文奖」(IEEE,1986)。

誉有「Iram之父」、「手机中文化之父」及「Linux智能手机之父」等美名的孔毅,2013年成立「璀尼西企业管理谘询公司」及「E28领导力学院」,期成为一位「贡献社会」的基督徒企业家,并培训及谘商「影响有影响力的职场领导者」;如今着有《赢在扭转力》一书。

此次透过「启示」出版的《第一与唯一》-「跨国总裁的16堂人生课」新书,谈及如何经营卓越职场成就,并成就丰富人生,同时以「情感、智识、身心、灵命」4大基本需求,提供活出「第一与唯一」的奥秘!

作者谈及幸福人生 就是「第一」与「唯一」的人生!

孔毅于多年来透过职场课程、人生讲座及一对一辅导,更加了解人们对「幸福」的渴求和满足程度,是人生有否完善的重要衡量标準。事实上,幸福感除了是种「感受」,其实也是种「心理状态」。

谈及「感受层面」,他具体的比喻:把人生的负面情绪当作「支出」,而正面情绪便是「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人们在幸福感的财富上,就是盈利,反之就是亏损。

情绪的正负高低,取决于我们的「基本需求」有否适当满足,也就是说,「幸福感的盈利或亏损,与我们的『基本需求』有关。」孔毅认为,神内建在人类身上的特有需求,有4大面向:

1.情感需求(emotional needs)-人格
2.智识需求(Intellectual needs)-求知
3.身心需求(physical needs)-载体
4.灵命需求(Spiritual needs)-属灵


书中也提到,从「心理状态」层面理解幸福感,就是在每个「基本需求」中;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幸福感,就是关于我们的满足:

1.将成为什么(becoming somebody)-你能接纳自己,内心有平安吗?
2.在做什么(doing something)-你能超越自己正在做的事吗?
3.拥有什么(having something)-你能提供所需,善待自己吗?
4.你是什么(being somebody)-你知道自己是谁,找回真正的自己吗?

我们每个人的「成为什么」、「做什么」、「有什么」及「是什么」等,皆属乎神,神也关心我们对其中的认知与选择。对孔毅而言,能接纳自己,是满足「情感需求」,才有机会建构健全人格;能超越自己,让自己「智识需求」充分发挥,即能成就一番事业;能善待自己,让「身心需求」得到抚慰,才能有健康的身心;能找回自己,就是让生命找到归属,这正是满足「灵命需求」的重要关键!

该书中所关切的「在做什么」、「拥有什么」,是属「第一」的命题;「将成为什么」和「你是什么」,属「唯一」的命题。在这两层面中,应在认知自己「是什么」和「将成为什么」的基础上,去经营神要我们「该拥有什么」与「该做什么」。因为,只有在「唯一」中,我们方能做到「第一」。

幸福人生:生命带领生活→天人合一。

幸福人生:生命带领生活→天人合一。 (摄影/记者丁平)

为领读者能更快进入相关主题,书中每篇文章开头都先纳入「孔毅与当事人一对一的辅导案例」,使读者有同样共鸣,接着再以「道理」带入,最后碰到人生无解问题时,会切出「真理」,同时引用「经典」或「圣经人物及故事」来加深印象,并于文末列举出一些问题供反思,这些甚至能在小组团契中彼此讨论。

《圣经》也可以「工作化」 如何在工作中经歷神、荣耀神,并找到人生命定?

西门彼得的「工作层面」与「人生层面」。

西门彼得的「工作层面」与「人生层面」。 (摄影/记者丁平)

信仰是在于心,而不是在于形。-孔毅

书中提到,一位弟兄Howard与孔毅谈及其困扰,他在工作上得不到应有帮助。Howard表示,当工作遇到巨大困境时,与教会牧者分享1个多小时后,只听见牧者回一句:「弟兄,我会为你祷告,再者就是不要被世界所綑绑,要多在教会中服事,因为至终只有在教会内的事才是永恆有价值的,而且是神所喜悦的。」

「孔老师,真的是这样吗?」Howard不解的问。

「当然不是这样的。」孔毅指出:「信仰是在于心,而不在于形。即使是在工作场合,只要做的事情是出于神的唿召,一样可以荣耀神!」

孔毅引用《路加福音》5章1至11节-「耶稣如何唿召西门彼得的故事」,领读者们体会,「圣经不只是一本生命书,亦是一本教导工作的书。」

他表示,有时牧者讲解「耶稣唿召西门彼得」的这段经文时,仅强调这是「耶稣第一次唿召门徒」,以至于基督徒时常把它当作「一个故事看过就结束了」;事实上,它还可以从「工作与人生」的2大层面来诠释。

以工作层面来探讨,西门是位「工作者」,其他补鱼者是其「同事」,船是「工作平台」(犹如现今的「办公室」),而他们的「渔网」,也就是我们现代的「手机和电脑」;最后,每样工作都有一个产品,西门的产品则是「鱼」。

从人生层面来看,经文指出西门整夜劳力、没打着什么鱼,代表他和我们一样,也会「在工作上遇到逆境」,或「有不知如何解决的难题」。在此情况下,耶稣要他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水深之处补鱼,这好比神要我们对一件事情诚实以对,例如,向一位重要客户坦承自身的不足;因此,「水深之处」代表的是一个「信心的操练」

让神介入你我的工作,方能「得人如得鱼」!

耶稣于新约中所行的每个神蹟,都有其目的-藉由神蹟来带出塬则性的教训。孔毅举渔夫西门的例子表示,耶稣想告诉我们的是,「该如何在逆境中经歷神、荣耀神?他若不身在绝境中,还会听耶稣的话吗?」

西门两次捕渔的不同之处,便是「真理」所在,也是耶稣要告诉我们,人生中「反败为胜」的塬则。孔毅也于书中提及几个关键塬则,领读者活出得胜的人生!

●两次捕鱼的相同之处:
1.同一个湖、同一条船、同一个网、同一个人。
2.真理:在你目前的市场、行业、工作、平台、工具、产品中就可以荣耀神,并无需去唸神学院、或在教会中全职事奉。

●两次捕鱼的不同之处:
1.神的地点:不是整个湖(经验),而是水深之处(顺服)。
2.神的时间:不是整晚(时间),而是中午(时机)。
3.神的过程:不是整夜(靠己),而是几分鐘(靠神)。
4.神的结果:不是毫无所获(理性),而是满载而归(神蹟)。
5.神的方法:发号施令者不是西门,而是耶稣。
6.真实身分:不是渔夫西门,而是使徒彼得。
7.真理:要懂得与神合作,用祂的地点、时间及方法去做。

「孔老师的心灵讨论室」 每篇文末皆列举问题供读者反思,或于小组中讨论

Q1:身为一个基督徒,您认为自己对信仰的追求较偏向于「心」,还是偏向于「形」?

Q2:您是否曾在职场上因成为好的见证而领人归主?试着分享您本身或您所听过类似的见证。

Q3:从本文中看见西门彼得的故事,对您有什么样的启发?以及您如何将其背后真理,实际运用在工作上?


孔毅认为,「虽没有100分的生活,却能有100分的生命。」

当我们愿意连接生命源头-耶稣,活出此生命定,到了人生下半场,一样精彩可期!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希望将讯息更快速传达给您,因此我们的伺服器必须更有效率,恳请您为今日报奉献一份心力。(点此奉献)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希望将讯息更快速传达给您,因此我们的伺服器必须更有效率,恳请您为今日报奉献一份心力。(点此奉献)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