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全国灾害救助联繫会议左至右:黄盈豪老师、洪敏南医师、苏昭如副司长、夏忠坚牧师。(图/中华基督教救助协会提供)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迁,各种自然灾害频传,灾害防治已成国际显学。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台湾是自然灾害高风险地区,同时曝露于3项以上自然灾害之土地面积与面临灾害威胁人口,均超过9成,高居世界第一。因此,卫福部为强化社政部门灾害整备与应变工作,加强与各县市及民间团体的合作,特于9月3-4日假高雄莲潭举行「全国灾害救助联繫会议」。总共有各县市社政人员、社福团体社工、学者共132位参加。

新冠防疫成功 归功全体国民

会议首先由卫福部社会救助暨社工司副司长苏昭如致词。她表示,台湾天然灾害频繁,而今年最大的考验就是新冠疫情。过去半年来,因应新冠疫情的衝击,卫福部陆续进行了弱势加发、急难救助及叁倍券的发放,总额高达百亿元!

 

卫福部疾病管制署高屏区管制中心洪敏南防疫医师,分享新冠疫情期间,疫情指挥中心的团队合作模式。洪医师表示,在此次新冠疫情一级指挥中心架构中,特于正副指挥官下,设情报、作战,及后勤叁部门。大家各司其职,共同打赢了一场漂亮的防疫战。仅在运用新媒体宣导方面,新媒体平台就发布了3157则;卫福部/疾管署脸书追踪人数,已超过91/69万;LINE@卫福部/疾管家好友数,更超过338万/219万!

 

洪医师表示,台湾的盛行率(病患率)极低,若以0.2%推测,则从1月迄今入境人数约有250,000人,估计有500人受到感染。其中伪阳性的人数为12,475,伪阴性人数50,真正阴性为237,025人。台湾人到其他国家,也是相同的比例。而愈安全的国家,伪阳性的比例愈高。他特别针对近日9例境外检验阳性个案说明,这9例在台接触的1184位民众中,受採检的1105位民众结果皆呈阴性。因此若因极少数的境外检验阳性个案,而进行全面普籂,十分浪费资源。再加上彰化普籂的结果,证明台湾目前是很安全的,更无普籂的必要。

 

洪医师指出,整个防疫过程,重大决策多听取由专家学者所组成的疫情指挥中心谘询小组的建议。虽然过程中多次修正,但很感谢医界的配合,都能调整脚步切实执行。此次防疫工作的成功,归功于全体国民,而台湾的健保制度更是居功厥伟,使得防疫的各种政策,得以顺利施行。

(左)社救司司长主持提案讨论;(右)国治大学张铠如副教授指出组职协力信任、沟通、授权十分重要。(图/中华基督教救助协会提供)

学者分享 经验中寻找方向

政治大学公共行政系张铠如副教授主讲「促成灾害援助工作组织协力成功之要素」。她以学术研究方法,从过去灾害救助的经验,找出共通塬则,分享未来救灾人员可依循的方向。张铠如指出,从事组织协力需要时间、经验、资源、制度与长官的支持。而组织协力强调共同目的、自主性、互惠关係,因此彼此间的沟通、默契、信任、授权,及清楚各自的角色,就非常重要。

 

东华大学民族社会工作学士学位学程黄盈豪助理教授,以花莲0206大地震时,中华国小临时收容所的协力经验,分享「从灾民收容安置经验来看公私协力合作要素」。黄盈豪指出,花莲大地震时,公私协力最重要的机制,在于每天下午的联繫会报。通过此沟通管道,促成了跨专业团体的合作,包括灾民访视、个管系统建立、安心服务站设置,建构了公私协力的良好模式。黄盈豪老师表示,联繫会报的成功,要由公正的第叁方担任窗口,而公部门就是最佳人选。

(左)救助协会夏忠坚秘书长指出,救灾要即时合作靠平时;(右)黄盈豪表示救灾现场的每日联繫会报成为协力最佳的推手。(图/中华基督教救助协会提供)

救灾需即时 合作靠平时

会议最后,由黄盈豪教授主持,邀请卫福部社会救助及社工司杨锦青司长、前高雄市重建会办公室主任王正一、前中华民国红十字会赈济处处长陈宗良,及高雄小林村代表蔡松谕主谈。从莫拉克风灾发生后回应阶段中的经验与想法,带出成功的合作因素与塬则。蔡松谕表示,公私协力时凝聚共识需要时间,应由下而上,而执行则应由上而下。王正一则表示,社会氛围常让公部门做出立即的决策,但做得好就不能快。像日本重建一年后还在与灾民讨论重建的细节。但台湾很难接受访种方式。陈宗良则表示,88联盟是非常成功的协力模式,红十字会释出资源联结各单位,发挥专业完成重建。

 

会议承办单位基督教救助协会秘书长夏忠坚指出,自1999年投入921救灾暨重建计画至今,22年来救助协会已参与国内外约70个重大灾难救助,深感灾害救助的重要。灾害现场瞬息万变,充满许多未知的考验及难以预料的危险,因此格外需要紧急应变的能力,并有效沟通合作,特别是跨单位间(包括组织内部与公私协力)的工作协调。夏忠坚表示,社福团体平时就需与公部门建立合作默契,灾时才能快速展开各项救助工作,而灾害救助联繫会议就是公私协力的最好平台。

 

负责此次课程的设计的救助协会灾害管理部张可承主任表示,希冀透过联繫会议的办理,落实服务经验传承,让有意参与防灾工作的民间团体,更熟悉社政部门在灾害防救之角色,同时也有彼此交流认识的机会。

 

精选要闻》

你祷告生活「期望值」如何? 什么才是合神心意的祷告?

弟空难夫癌逝、儿子罕病,经商失败几破产 她将眼泪化作年长者的祝福

以仅有五千元资金,凭信心兴建海景民宿 关凌曦:有上帝恩典不用害怕!

 

诚挚的邀请每位读者以奉献来支持这份新闻媒体,并且为我们加油打气,让每一个神所赐福的事工,化为百倍千倍的祝福。谢谢您~(点此奉献)


 

 今日报奉献回馈专案—【信仰随手拍】限量经文卡》点我奉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