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news-details

「有球队把球员当作打球机器,让球员讨厌篮球;我们是协助青少年成长,也让他们毕生都热爱篮球。」

1987年,由前《突破少年月刋》总编辑萧锐志创立的篮球体育事工(下称篮体),透过篮球传福音、牧养和门训;其内容包括篮球球员训导班、福音篮球教练训练班,协助教会、学校建立与训练球队,也举办福音篮球营和福音盃赛等。

篮球体育事工拓展干事田志彦教练曾于柬埔寨宣教7年,在当地,篮球也是他重要的传福音工具。

篮球体育事工拓展干事田志彦教练曾于柬埔寨宣教7年,在当地,篮球也是他重要的传福音工具。 (摄影/记者王志宏)

篮球体育事工副总干事梁勉行教练在加拿大的大学唸体育系,在当地也不断的打篮球。

篮球体育事工副总干事梁勉行教练在加拿大的大学唸体育系,在当地也不断的打篮球。 (摄影/记者王志宏)

不只是追求比赛成绩 更看重「人」

此次接受今日报採访的,为篮球体育事工的拓展干事田志彦拓教练和副总干事梁勉行教练。他们强调篮体追求的精神为「认罪」和「爱邻舍」,并同时协助青少年成长,因为他们不是训练「打球机械」,「人才是最重要的!」

此理念就让他们与一般球队截然不同─只以比赛中的成绩为最重要目标,却忽略了球员个人本身。「部份学校球队,只是重点栽培一、两名球技较出色的球员,其他人容易被冷落。」梁勉行说。

有些球队对个别球员只教某种战术,一天要训练某特定动作数千次,使球员在某方面很强,对于为球队争取入球大有帮助,但对球员本身却有不少坏处。「这种训练让球员特别容易受伤,也有很多球技是他不懂的,无法在其他球队打球。」田志彦补充。加上部份球队教练会对球员说粗言秽语、人身攻击,因此要在此环境下培养对篮球的热情,并不容易。

「我有球员以前在别的球队,属训练强度高,操练像狗隻一样,让他很憎(恨)打篮球。现在在教会的球队打球,轻鬆很多,可以玩,跟别人谈话。」

篮球体育事工协助青少年成长,也让他们毕生都热爱篮球。

篮球体育事工协助青少年成长,也让他们毕生都热爱篮球。 (照片提供/篮球体育事工)

输球也开心 让对手另眼相看

篮体某次前往大陆打球,就展现出他们爱篮球和团队精神。

当时篮体的阵容较弱,而对方则颇为强劲,使得比赛期间一直处于劣势,但让内地同胞感到奇异之处,是他们的球员虽输球仍笑容满面;比赛中,教练对球队也是充满鼓励、打气和掌声,即使处于劣势,但只要抢到球,就很高兴。

篮体也协助青少年成长,让大家都有机会享受篮球的乐趣,包括本来没有机会进入校队的青少年。

曾经在篮体篮球班的一名少年学员才来第一天,就表示很喜欢篮球。「塬来以前他在学校体育课时跟校队的同学同场,带给他很多负面的经歷和情绪,享受不到篮球的乐趣。」梁勉行说。

鼓励和打气是他们常用的方法,可能在小朋友首次在外比赛,人生第一个投篮,虽然没有成功投篮,但已值得鼓励。「敢于在高大的球员面前投篮并不容易,要有勇气。」

沙滩足球或排球不冷门,至于沙滩篮球,则较少见。

沙滩足球或排球不冷门,至于沙滩篮球,则较少见。 (照片提供/篮球体育事工)

康体福音选择多

虽然打篮球很愉快,但他们也将传福音的方式侷限于此。2001年,篮体更成立「创意康体中心」,针对当时开始流行「上网」,导致年轻人在现实世界的互动愈来愈少,教会或机构需以多元平台与年轻人沟通。

其牧养模式结合信仰、辅导、康体等元素,让新一代更容易接受基督教。当中包括:创意康体游戏、生存游戏等,又有不同的营会,都是将福音结合其中,如讲道前先玩一个相关的游戏,不仅让信息更立体,会众也更容易理解及接受经文。

篮体也不只是自行举办各种的康体活动或课程,也与不少机构和教会合作,如建立、训练学校和教会的球队一般,也协会教会以「创意」牧养团契,让组员可以更健康和活泼的发展,教会的同工也可从中激发创意。

当中的活动众多,像是看电影,但未必会全片看毕,而是观赏重点片段,针对如「片中主角面对人生交叉点」等问题,激发组员思考,进而带出信息所传递的主题,这样也讲福音也较容易。

看着孩子们愉快的样子,可以感受到康体事工存在的价值。

看着孩子们愉快的样子,可以感受到康体事工存在的价值。 (照片提供/篮球体育事工)

▌HOT!!! 本周超热门 ▌

建立叁个习惯

「对我来说信仰很重要」 戏剧一姐杨谨华生日受洗了!

【何志涤专栏】什么是「真正的团契」?

陈金锋引煺赛上的另一幕暖心瞬间 黑人为罕病儿祷告 鼓励众人学会坚强

信心勇士之父的告白:亲爱的力克,谢谢你来当我们的孩子

【粉丝数衝破5万! 欢迎加入今日报Line生活圈】

● ID:@IOB5227J
● 手机直接点入加入:(点我)
● 行动条码: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