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作者/蔡颂辉)

最后留下来参与王子婚宴的人,就是那些既愿意赴宴又有穿礼服的人。从比喻的意义来看,他们是既肯相信接受神的福音,又真心诚意地活出信仰的信徒。

我深信,耶稣将这个比喻虽然有预言的成分,但是绝对不可能纯粹只是预言,而是要听众自省和自警,切勿轻忽天国筵席的请柬,也不要带着轻蔑的态度​​看待信仰。真正能享受天国筵席的人,是那些为受邀而感到荣幸,并且看重邀请、真心诚意、欢喜快乐地赴宴的人。

或许有人会说:「哎呀!怎么这么麻烦?人来已经不错了,还要求那么多!」难怪很多基督徒为了信主之后要奉献、要服事、要聚会、要传道、要遵行神的话感到极大的压力。

问题在于我们是看这场筵席为一个应酬,还是真的想与国王同欢。在笔者的家乡,有一个词特别用来形容婚宴请柬—炸弹!在马来西亚,你听见有人说:这个月有叁个「炸弹」。不要大惊小怪,那表示他收到叁张婚宴请柬。看来,婚宴请柬在许多人心目中已经不再是喜事,塬因是每收到一张就要破费了。假如亲友圈子中「喜事连连」,简直就是大难临头!因此,很多婚宴变成只是一场应酬。

不过,并不是每一次的婚宴请柬都是带来相同感受的,有时候,我们确实会真心诚意地同新人和他们的家属同欢乐,并且迫不及待地想要参加婚宴。那些人通常是我们极要好的亲友,例如,从小一起成长大的死党,或彼此关係很好的兄弟姐妹。

可见,我们是否能真诚、欢乐地赴宴,正反映出我们和父神之间的关係,以及我们如何看待所受到的邀请。假如我们只将信仰视为人生的其中一项活动,那么肯定会对圣经的诸多要求感到不耐烦。事实上,信仰根本就不只是人生的其中一项活动或要求而已,它是我们人生的全部。

虽然这个比喻没有以下涵义,但是从整本圣经的启示中我们可以确定,基督徒就是婚宴中的新娘。从这个角度而言,这场婚宴实际上不是为了别人的喜事,而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喜事而欢庆!这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有好见证的基督徒,一生为奉献、服事、聚会、传道、遵行神的话攻克己身、鞠躬尽瘁,但是却非常喜乐、非常享受。

塬来,对事情实况有正确的理解,并用正确的心态去看待,信仰中的种种是何等令人雀跃。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并不常见。

说到这裡,人心裡自然有一个疑问:「难道最后得救的人少吗?」耶稣在世的时候就有人问过他相同的问题(路十叁23 )。当时耶稣没有直接回答他是多还是少,只对众人说:「你们应当竭力进窄门!我告诉你们,将来许多人要进去,却是不能。」(24 节)接着他还指出,到那时,很多自以为得救的人最后很惊讶地发现自己被拒绝在天堂门外,其中包括一些靠教导真理吃饭的人(25 ~28 节),与此同时,耶稣也指出,将有许多人从东南西北各方来到神的国里吃喝(29 节)。

换句话说,到底得救的人数是多是少不应该是我们关心的,但有几件事情是肯定的:(1)不是所有的人都得救;(2)到时会有很多出乎意料的结果,可以是惊喜,也可以是出乎意料的坏消息;(3)我们今生当作的,就是确保自己拥有真诚的、持久的信心,以及活出与这信心相称的行为来。

不要满足于口裡承认自己是基督徒,抑或只是固定地出席教会聚会即可,关键是我们是否有基督的信生命。一个有基督生命的人,他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生活方式都应该大为不同。

天国无疑是一场喜宴,神已经为我们预备了欢乐、美满的将来,至于对个别的你和我是不是一场喜宴,则取决于我们如何回应神的邀请了。

“ 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太廿二14 )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