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麦克(左叁)于2007年结婚。蕾贝卡在他最困惑时帮助了他,一起祷告、认识神。 (照片来源/truthwinsout)

今年41岁的麦可‧格拉兹(Michael Glatze),出生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Tacoma)。20岁认定自己是同性恋的他,曾是一名活跃的同运人士,并是知名同性恋杂誌《美国年轻同志杂誌》(Young Gay America)的编辑;然在10年以后,麦克不但结婚,还成为一名牧师,在怀俄明州(Wyoming)的一间教会牧会。

2007年,麦克结婚,并于美国媒体WND(World Net Daily)刊登自身故事,分享认识上帝后的改变。「我希望我能分享我的故事…我很强烈感受上帝把我推到这个位置上是有塬因的。即使在过去那些最黑暗的日子-半夜的Party、毒品上瘾和各种东西,每当我问自己『为什么我在这裡?我到底在干麻?』上帝的声音总是在那裡。」

在灵性追求中,麦可渐渐认识神,明白「神不想要他这样子生活」,他也改变成为一位异性恋者。

其故事,很罕见的选为好莱坞电影的拍摄题材-《我是麦克》(I AM MICHAEL)。第一线明星-金球奖最佳男主角詹姆斯.法兰柯(James Franco)、《星际争霸战》男星沙查•昆图(Zachary Quinto),以及茱莉亚•罗勃兹(Julia Roberts)的姪女艾玛•罗勃兹(Emma Roberts),演出麦克从「前同志」到异性恋者的挣扎。

这部电影于2015年的「日舞影展」(Sundance Film Festival)播出,之后仅在不多的戏院播映,今年1月推出DVD。对此,麦克表示,「我们不确定电影会怎么演出我们的故事,但我们祷告上帝可以使用这部电影。」

电影《我是麦可》。 (照片来源/I AM MICHAEL)

麦克的父母亲分别在他13、19岁时过世。他形容自己从小就对「自己是谁」感到困惑,并提到同性恋的生活形态对他来说是「相当容易亲近的」。「我对『慾望』(desire)的困混,以及发现我自己被男性所吸引…让我将自己归类于所谓的同志。」当时麦克14岁。

20岁公开出柜,之后10年,他成为同性运动最活跃的倡议人士之一。但其内心充满挣扎,直到30岁,才甘愿承认、同性恋的生活形态不是「好的」

麦克22岁成为「美国年轻同志杂誌」的编辑,得到许多奖项和认可,包含美国重要的LGBT平权组织平等论坛(Equality Forum)授与的「全国楷模奖」(National Role Model Award)。他登上多个杂誌封面,被视作未来青年同志运动的领导者。他甚至为了同志平权这个议题,製作了一部描述美国同志青年的生活纪录片《Jim in Bold》,于各地巡迴播出,亦得到多个奖项。

他说,这本杂誌的内容大部份都传递与「贞洁」相反的议题,「这本杂致对外面的一切都只有伤害,只是没有那么明目张胆的情色成份,所以比较被人接受。」

麦克的生命转折出现在2005年,他受邀至哈佛大学的甘乃迪论坛(John F. Kennedy Jr. Forum)演讲。

这场演讲,也邀请到一位过世同性恋者--马修•雪柏(Matthew Shepard)的母亲。

马修•雪柏是美国相当有名的一起刑事案件,1998年,被发现遭人虐待致死,审讯过程有证人指出,马修是因同性恋身分而遭仇恨同性恋人士锁定,为一起「仇恨杀害」。之后的好几年,马修的故事被编成舞台剧和书籍,成为「恐同症」(homophobia)受害者的象徵,前美国总统欧巴马甚至在2009年签署了以马修为名的仇恨罪条例,当时社会引起一波争取同性恋者权益的唿声。

然13年后,美国同性恋作家史提芬.希门尼斯(Stephen Jimenez)却撰写了一本书《马修的故事》(The Book of Matt),在数年内访问超过100个与事件有关的人,包含马修和被告的朋友,发现此案并非社会一面倒认为的「仇恨杀害」。书中记载许多证人指出,兇手和受害者并非互不相识,甚至有过性关係,兇手亦有滥用药物的习惯--案发当天,在兇手见到受害者以前,已经因需要用毒、情绪暴躁的殴打了3个人。史提芬强调,连案件的检察官都表示,这是一起药物犯罪的案件。

仅因马修住院时,只是在马修躺于病床的那几天,其2个朋友声称这是仇恨犯罪,才在同运团体的推波助澜下,成为「无辜同性恋者遭素未谋面的『恐同人士』虐死的惨剧」案件揭开,马修不但是瘾君子,也有贩毒行为,而这些,都在挺同主义激昂的社会氛围下,没有在法庭上呈现出来。当时,毒品是很严重的问题,也普遍氾滥在部份同性恋者之间。

在审判过程,被告採用许多理由为之辩护,试图用同性恋恐慌防卫(Gay Panic Defense)来辩护。他们用此解释自己为何犯罪,并强调仅是想抢劫、没有谋杀意图。负责此案的检察官指控,其中一名被告假装自己是同性恋者、骗取马修的信任,再对他抢劫。但事实并非如此,被告与马修早就认识,并有过性关係。 (照片来源/wiki1wiki2)

这场演讲后,麦克开始发现一些自己从来没想过会发现的事--「我正在带领一场罪和腐坏的运动。」他决定离开具毁灭性的同性恋生活。「对我来说,『同性恋生活』是一种灵性和心理上的死亡。」并强调,「这是许多人感到恐惧和受苦的解答--他们必须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我怀疑我到底在做什么?我的生命到底正在带出什么影响?」不管什么时候、当他觉得自己做的好像是错的,「我只是反覆告诉我自己--生活就是这样子。」

回首那段充满混乱的时间,「我明白没有人可以回答我的问题和疑惑,我转向上帝…开始发展一种与上帝之间的关係。」当他决定离开同性恋杂誌,在办公桌电脑打下自身想法,并用一句宣告作结束--「同性恋(生活方式)等同死亡,我选择生命。」离开前,他在电脑萤幕留下这句话,「看到的人都很震惊,觉得这根本是疯了。」

2007年,在离开同性恋者身分1年半后,麦克一字一句写下自己离开同性恋生活的心路歷程。他知道这会让许多过去认识他的人大感惊讶,而他生命中剧烈的改变,始于其内心对上帝的追寻。也在同年10月26日,他与带领他认识神的女孩--蕾贝卡结婚。

在其自白中表明提到,同性恋者的性行为纯粹只为「情慾享受」,而那永远不可能让人满足。「那是神经刺激的反应,而非自然、正常的方式。『正常』指的就是正常,叫做正常是有塬因的。」他表示,同性恋的思想透过某种强调是「自然」和「情慾」的方式来影响孩子,「这摧毁了的心灵,混淆、影响他们的性别发展。我当时没有发现,直到我30岁。」

麦克与妻子蕾贝卡。 (照片来源/truthwinsout)

因为心中那股追寻真理的渴望,「我开始向内追求,耶稣基督一次又一次引导我,只要单纯相信祂。」麦克认真祷告,才发现,「同性恋的生活形态让我看不见真实的自己,我们没办法看见事实。」错误的生活形态,教导身在其中的人「同性恋的情慾不但可以被接受,甚至是好的。但却没有任何一个同性恋的的情慾,是与纵慾分开的。」

麦克发现,除非能真正爱自己,否则再多的情慾也没办法满足自己。「同性恋的生活形态阻止我们向内挖掘,停在表层的满足。因而看不见真实的自己-上帝所创造的自己。」

他提到,自己对性向的怀疑、与内心的不满足有关,直到一次跟上帝祷告,「我想要明白上帝要我做什么,我发现上帝不想要我继续在同性恋的生活中。让我知道这不是我的身分,异性恋才是。」

麦克进一步说,同性恋者的性行为无法带来满足,因为那是纯粹从情慾出发的享受。并强调,同性恋者就和一般人一样渴望真爱,「但心灵和生活若被放纵的慾望围绕,心灵被困住,没办法感受到真爱。」

麦克也提到,上帝对很多同性恋者来说是敌人,「因为这不断在提醒这些人『他们塬本的样子为何』,人们却忽略这些声音。」并表示,「我明白为什么有些时候基督徒如此让人害怕,因为他们某种程度上提醒了我们的良心,因为我们都有良心。那告诉我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上帝在我困惑、失落、害怕、孤单和沮丧时来到我的生命。祂告诉我透过祷告,我没有什么需要害怕,并且我已经回到了家。」

「我的确相信同性恋生活形态是有瑕疵、错误的,一种扭曲的状态,某种可以被完全恢復的状态。」而麦克的改变,也让人想起另一位知名同性恋杂誌出版人-夏琳‧可兰(Charlene Cothran),同样也是在信主后改变了性倾向,并且给了其杂誌新的使命,「我们终极的任务是为基督赢得灵魂,透过向身旁的人实践上帝的爱。」

麦克感性说道,「我爱神,我爱我的生活。每一天我都为着还能唿吸而感恩。我不是要尝试把这些东西强迫贴到谁的脸上,我只是想表达清楚--我能拥有一个好的生活,荣耀神的生活,是因为祂已经在我生命成就大事,无数的恩典难以计数。」

2017年释出的《我是麦可》电影预告片。当中描述许多关于同志接触信仰时,会遇见的各种挣扎。(影片来源/Zero Media)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