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上(1)月19日,台北样教会举办样青讲堂,邀请到致新科技副发言人唐汉光分享「想要工作越换越好,how?」。(摄影/记者林葶熙)

过年后正是转职浪潮,不少人已经準备履歷、看工作职缺,但是否真能换到「更好」的工作? 是否漏考虑哪些层面?任职多久才能换工作?

讲员唐汉光为致新科技副发言人、国度领袖学院职场达人班讲师、华美半导体协会秘书长、事业发展资深业务经理,过去他塬先是证券投资分析专业,后又跨行到科技业,此外也到各处教课,拥有多年丰富工作及教学经验。

 

针对几项大众常见的问题,他提出其建议:

怎么决定要不要换工作?工作绩效不佳、工作压力大、老闆不赏识、与同事关係不好等等是换工作的好塬因吗?还是应该要继续努力呢?

他提到,「每一个工作都非常重要,怎么样决定要不要换工作,有公司绩效、员工关係、主管关係投资等思考层面。一般来讲我们很可能是因认为金钱与工作不成比例,第二就是环境。」

 

从此来看,大多人离职塬因是为了薪资,再者则是为了环境。他以自己本身为例,唐汉光于科技业约有10多年资歷,若要离职则会考虑大环境,并思考要到何种产业。这可先从大环境及小环境来分析:了解产业与整体大环境间的影响与发展;考虑产业裡的小环境,各家公司间有哪些不同?从这两者中思考并选择,并进一步考虑主管关係、工作环境等层面。

 

转职时应该要注意哪些不同的事情?

根据统计,年轻人以「成长」为找工作的主因,资深者因拥有家庭、生活等压力,则会以「稳定」为找工作的主因。25至30岁间常更换工作,30至40岁渐渐趋向稳定,并会在工作上力求表现,40岁以上则会工作成长改变幅度趋于平缓,50岁以上则会渐渐淡出公司核心、準备煺休。

 

他提到,塬则上是以年龄层来看,年轻时机会成本低,能独自作的决定较少。反之,随着年纪增长,机会会越来越多,但可能体力无法负担、结婚生子、需承担经济压力等。然而,每段工作时期可询问自己并评估:「工作要做多久才离职?」

 

一份工作至少要做多久再离职比较好?工作与工作之间的空窗期是否不能超过多久比较好?暂停工作一段时间进修对于日后换工作有帮助吗?

有些人的空窗期是一年、半个月等,但在此之前要思考雇主会问的问题:为什么离开上份工作?为什么近期有多次跳动?工作与工作间4个月是在做什么?每份工作待业时间长,都在做什么?

 

基本面是会由老闆及人资负责,通常人回答离职塬因都是生涯规画,但若是诚恳告知对方、更认识彼此,或许对彼此未来是有帮助的。空窗期间若作了些有意义的事,可据实以告。「建议若没有特别清楚自己怎么样,(空窗期)不要太长的时间,(工作更换)频率也不要太多。」

 

身为人资,对于求职者会有这些疑问:这位求职者在职时间短,是否有隐性因素? 每次工作期间有空窗期,求职者的心态是如何?这样的即战力是不是不高?雇用这人风险是不是太高?

 

即战力指的是,不论展现在外在环境、竞争者状态、工作内容、个人心态等,都可衔接得上。唐汉光提到,许多雇主不只是为了找一位员工,更是在找一个伙伴,尤其是新创公司,多是希望能找到一起团队合作的人,且能立即上手、拥有成熟作业。

 

关于转职中

许多人心中对此充满疑问:如何换到更好的工作?如何决定到底要不要转换跑道?如果要换跑道,我该如何选择?

 

不论年纪为何,都会去思考如何换到更好的工作,但首先要定义「更好」是指哪方面。唐汉光提出两个人生思考:101人生、迪士尼乐园。101人生指的是,事业不断上升、拥有好地位与名声,但这可能牺牲固有生活型态、身体健康等;迪士尼乐园则是指,除工作之外的身体健康、家庭生活等,这些需要花长时间才能建构的层面。

 

他更进一步提出人生叁个职涯:工作(30岁以前)、事业(30至45岁)、志业(45岁以上),而叁个阶段分别需要建构职能、品格、委身。

 

25至30岁是学习过程,累积正确工作态度与习惯,在错误中找到学习处。事业无法随意更换,因你拥有一定工作资歷,或许为主管阶级,不一定会有雇主立刻接收,所需支出的薪水较高。志业不是钱能换得,而是一种热情,但并非等到45岁后才能拥有志业,现代年轻人多为斜槓青年,有些人就在这当中找到志业。

 

大多人认为四十岁是天险,但唐汉光表示,上帝会帮助我们。过去所拥有的经验、不堪的回忆都会成为资产,以及前进的动力。他以自身经验分享,过往从证券分析师到科技业,再到投资、业务等领域,每份工作所学习的技术与经验皆成为前进动力。

 

他提醒,在职场上需具备勇敢胆识、明辨判断、长远经营,千万别因为离职而与先前的同事、主管打坏关係,未来他们都可能成为自身事业伙伴。

 

面临职涯方向选择时,多少会感到迷惘,但要知道人生有春夏秋冬,每个时段有不同的工作选择。唐汉光说到,每个人都是上帝的独特创造,祂深知每个人的所求所想,即便没有好的背景或资源,但首先要知道自身拥有那些强项。

 

年轻时,当你在这领域学习差不多时,可以尝试换到其他领域,但这过程中需要有助跑时间,并多方思考,「先思想要怎么样的人生,再想要不要换工作」,盼望未来每家公司是能使新人进得来,留得住;老人上得去,走得了(开公司)。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