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2013台湾家庭政策国际研讨会暨城市论坛中,邀集多位地方政府代表共同研讨家庭政策。

2013台湾家庭政策国际研讨会暨城市论坛中,邀集多位地方政府代表共同研讨家庭政策。 (照片提供/爱盟家庭文教基金会)

家庭婚姻价值观的崩坏几乎是现今各国共有的现象,然而按着各国、各地在财政、社会福利、人力、法规等方面有所不同,改善措施和成效也有所不同。国际家庭政策暨城市论坛中,除有台北、新北、台中、高雄、台南、台东等县市政府人士参与,还邀请到澳洲、韩国、新加坡的家庭政策相关研究人员分享不同的思维。

预算少需求多 部分县市首长表达无奈

高雄社会局副局长叶玉如发言。

高雄社会局副局长叶玉如发言。 (照片提供/爱盟家庭文教基金会)

「现在是小政府,却被期待做大事。不要太期待政府!」台东县县长黄健庭表示,以台东县政府目前的财政,提出有效的家庭政策非常困难。在25%孩童来自单亲家庭、40%属于经济弱势的情况下,台东面临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有困难,除非想办法创造就业机会,否则人口不断外移,家庭一定会自动瓦解。

台南市副市长颜纯左也表示,台南幅员广、资源少,合併后又面临资源变少、问题变多,虽成立200多个关怀中心,但社工人力普遍不足,令人感觉虽投注许多资源,未来得到的回报却无法确定。面对台南严重的飙车族问题,他认为应加强父母的家庭教育,从改变价值观开始做起。高雄市社会局副局长叶玉如也指出,福利措施不能只用「给钱」的方式,应进一步评估需要的服务。

作为人人眼中的「领头羊」,台北市教育局长黄清高则直指,目前台湾还负担不起欧美国家高度分工的家庭、社会福利架构。现在社会各界要求政府介入家庭私领域,然而目前在跨部门、跨单位的合作协调上,需要发展更强大的互助系统。

跨国家庭政策分享 新加坡强力干预配套完整

澳洲、美国对于家庭政策的建立和研讨行之有年,都曾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究、研拟政策;韩国、台湾、新加坡则同样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偏向将家庭视为隐私、个人责任,较积极开始发展相关领域,设立法案多在2000年以后。

其中,新加坡家庭政策由于政府强力介入,具有较完整的规划与配套,包括生育税务回扣、税务优待、育儿产假、家庭援助服务等。目前新加坡约有叁分之一的人「不婚」,将经济稳定、成功事业视为结婚必要条件,导致结婚延迟,生育率的降低则使人口增加主要倚靠外来移民。

在新加坡最新的「亲家庭」政策中,投入20亿元新币的预算发展结婚生育配套措施。生育税务回扣上,发展出儿童共同储蓄帐户,只要父母存多少、政府就帮忙存多少,鼓励储蓄形式的育儿投资;税务优待方面,为优待职业妈妈,若委託孩子祖母教养,政府会特别补助「孝敬费」3千元;育儿产假方面,不仅父母共享产假,父亲有薪陪产假,产假还可长达12週(其中8週由政府负担)。

其他的推行措施,还包括不孕治疗补助、房屋计画、网路电脑配对、爱之船,鼓励结婚;家庭援助服务则有家庭服务中心、辅导中心等,可帮助罪犯毒瘾者回归家庭。除了积极营造亲家庭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也努力灵活工作制,平衡工作与生活。今年开始,新加坡投入预防性治疗工作,奖励大学、幼稚园、企业、教会、社区等开办家庭教育课程。

在以经济发展为优先、反福利的新加坡,家庭政策却受到政府高度干预,成为一个「矛盾」的现象。面对「家庭议题」的挑战,政府除了思考要如何改善、投注多少资源,相关政策的发展也衍生出许多问题,包括「亲家庭政策能否提高生育率?」、「亲家庭政策导致许多家庭以孩子为中心?」、「过程中如何顾及男女平等?」、「家庭政策是否流于顾及单一家庭型式?」都值得深思。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