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你是「正义魔人」吗?(图/Shutterstock)

你是正义使者,还是「正义魔人」?

2019年3月13日于中塬大学,举办第一届华人基督教教育神学论坛与实务研讨,由基督教台湾浸会神学院老师洪咏茹、淡江教会主任牧师庄育铭。(摄影/记者林葶熙)
 

第一届华人基督教教育神学论坛与实务研讨,以「让青年人到我这裡来」为主题,邀请多位牧长谈论。基督教台湾浸会神学院老师洪咏茹分享「教会扮演正义魔人?」,探讨现代社会现象,基督徒该如何做正义使者。

 

每个人在小时都有一个英雄梦,期待自己像电视上的超人拯救世界、为社会带来益处。然而,成为基督徒亦有这样的想法,渴望为主燃烧、成为上帝所使用的器皿,影响社会与世代的人。早先在20世纪后期,有一词为社会正义战士(Society Justice Warrior),意指投身于社会运动、人类幸福、民权等人,大约到了2011年,意义转变为负面词,形容参与虚伪社会正义的人,其目的为提高个人声誉,在台湾则称这类人为「正义魔人」。

 

「为什么正义使者是光明形象,后来变成魔人附身的状态?」她说到,有些人因出于正义使者的想像,却陷入魔人附身的乱象。这些人总是喜欢站在正义、公义一方,教训、指责他人,在教会也常会见此状态,人带着圣洁的外在,内心却是自以为义,假借真理之名而牺牲他人。

 

以社会常发生争议的事件「博爱座」为例,究竟让位是义务还是美德?许多新闻让人以为看到真相,实际上只是真相的一部份。洪咏如表示,「正义魔人对真相瞭解不完全,自以为是正义的事,加以评论。有些人会基于善心,但实际行动却没有力量、也没办法伸张正义,反倒魔人上身。」

 

网路时代加速了正义魔人现象的扩展,网民可以藏匿在电脑、手机之后,任意发言、批评、发洩自身情绪,甚至引起网路公审,这也就是网路群聚带来的效应。她指出,同温层群聚关係效应使事件传递更快,这也是弱势网民的逆袭,或许这个行为起先是出于善意,但也可能因此变为网路霸凌。

 

如何成为正义使者?

 

现今时代,网路资讯不完整,人常因对事件没有深度理解,缺乏批判、理性思考,反倒加入过多个人意识。她也提醒,要避免太快下决定。「教会有时也是『暴走教会』,有时在教会裡散播的事也是个人主观的事。该如何避免,要变得更全面,收集不同资讯,进入理解阶段,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后真相世代的沟通方式可见3种人:倡议者、误导者、误传者。他们的沟通模式不仅具强烈情感,更加上主观信念与陈述。误导者故意扭曲事实,但他不一定要说谎,只要有技巧的隐藏部份真相就能误导人。但也可能是出于善意,避免风向而保留部分真相。在媒体社交时代,许多时候更面临道德考验,就如博爱座让位问题。反观教会,我们需要思考教会定位为何?扮演何种角色?生命塑造需要精心雕刻,需要找到更好的沟通方式,愿意静心聆听对方。

 

约翰福音8章提到,众人要以石刑定罪一位行淫的妇人,问耶稣该如何处置。洪咏如以此故事举例,分享耶稣是如何沟通及其方式。当时代审判行淫犯罪需要男女双方都在场,但却只有女人在场,而罗马政府并无给予犹太人判死的权力。按照摩西律法,犯姦淫罪需被致死。不论耶稣选哪一方都有方式,都会被人抓着把柄。

 

耶稣却说到:你们当中谁没有罪,谁就先用石头砸她吧!(约翰福音8:7)这问题激发人的内心对话,耶稣是完美的正义使者,祂指出罪恶,也让众人承认自己的罪。最后祂回到妇人面前,释放她, 更提醒她要离弃罪,活在真理中。

 

这是一个整全的沟通方式,也是完全真相的教导。洪咏茹鼓励大家,反思我们教会扮演的角色,要再多付出心力,拼凑真相使其更加完整,真正落实行公义、好怜悯、有真理的生活。「真相通常是复杂的,很多不同角度,需要全面、完整的叙述,而且有各种平衡观点,避免用主意识或情感误导人达到自身要达到的目的。」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