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news-details

高中生泼粪事件的后续发展显然已经比事件本身更值得社会关注了。一个人犯错,已经道歉了,「还要怎样」?这是许多人心中难以理解的谜。不只是年轻人,其实很多成人也是这么想的!

22岁的曾同学向母亲抱怨,都已经道歉了,大家还在讲,所以离家出走,扬言结束生命。

这个画面我并不陌生,我儿子也有同感,我真的不知道这个观念哪裡来的,小学六年级的儿子说了好多次「已经道歉了」,在他的认知裡「道了歉就有理了」,基本上就像「一加一等于二」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我已经道歉,你们还啰哩啰嗦,那就是你们欺人太甚」,要让他知道「真正道歉的含义似乎相当困难」。

犯错不能一概而论 有轻重程度之别

看起来曾同学的感受我儿子非常了解,就是「委屈」。从小不是都学过「人非圣贤」以及「知错能改」?大家都会犯错,又不是不认错,就照学校教的,错了就认错,为什么书上说大家都会塬谅,结果却不是这么回事?

事情是这样的,学校只谈「犯错」却很难具体描述是哪种错,如果要把过错依照情节轻重去教,那国小六年的时间就只够读一本书-《六法全书》,学校会清楚教育就连杀人放火也有轻重之分,也会教导酒驾撞伤人跟撞死人有何不同,更会教你吵架的时候动口跟动手有何差别。

曾同学的行为显出台湾社会与教育制度出现了漏网之鱼。

曾同学的行为显出台湾社会与教育制度出现了漏网之鱼。

理论上,学校应该讲得更清楚,道歉只是第一步,是最基本的礼貌,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对方知道你是一个人,不是畜生跟禽兽,至于该如何赔偿或是弥补造成的伤害,那要看情况有多严重,放一把火烧了一张课桌椅跟烧了整间学校都要道歉,但是道歉以后,社会当然会对问题的严重性决定继续谈论的必要。

曾同学一直不明白,舆论之所以继续延烧,是因为我们很难想像,一个高中生怎么会做这种事,这已经不是他个人的事,他不是石头蹦出来的,也不是搭太空船降落的,他是整个台湾教育制度跟社会教育出来的,明明成功的教育多数人不做这种事,怎会有漏网之鱼?现在这隻鱼还要闹自杀?

是他自己的问题?是家庭的问题?是学校的问题?还是社会的问题?相信这个案例又要在教育单位引起一片检讨声。

学生泼粪事件 家庭、学校与社会出了问题

曾同学回来以后,如果没有人晓以大义,他应该会更气,因为他想到脑袋爆炸也无法明白,为什么他的「不爽」居然比「泼粪」更引人注目?整个社会都会异口同声说:「这个社会病了,而且病很久了」,然后呢?

然后就作鸟兽散,等下一次事件发生,大家会自动再集合,基本上,整个台湾社会根本就是「集体快闪族」,平时各过各的,有热闹就聊一下,发表完意见,再回去过日子。如果你的意见是在电视发表,那就是「名嘴」,还有酬劳能领,这种社会事件,多多益善。

大家难道没发现,学校不可能只教《六法全书》,总统也无法下令全国只留「法律系」,真正的问题是家庭与社会。我绝对相信曾同学跟他的家人要藉着这件事补修许多家庭学分,但是整个社会呢?

犯错道歉是「基本款」 诚心改进才算数

人们既然无比包容只会道歉的政客,又不苛责只会道歉的官员,然后百般疼爱不必道歉的财团,难怪年轻人会认为自己道歉了,觉得很委屈。

怎么办?去选总统也解决不了,自己去当校长,社会风气也不会改善,基督徒当牧师或佛教徒出家,都没有帮助,唯一能做的就是道歉的时候,多一点谦逊,多一点诚意,多一点成熟,多一点改进,大家都这样做,社会才有救。

《圣经》说你们要悔改,就是不但有悔意,而且要有实际的改变,一旦真的洗心革面,大家也会讚不绝口!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