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2012礼拜堂启用,信义会总会及教会给与祝福。      (照片提供/屏南教会)

台湾宣教史中,信义宗所属的芬兰差会是较晚来台的宣教单位,以在偏乡地区建立教会为异象,屏南教会就是其中建立的教会之一;24年前,屏东地区尚未发展前,已开始在当地进行福音宣教工作。随着福音的工作展开,信义会总会有鑑于未来事工推广的宏观思维,开始推动屏南教会的建堂计画,但歷经多位牧者却迟迟未推动建堂行动。

1994年6月,刚从圣光神学院毕业在屏南教会担任实习传道的赖穗真,被告知要进行筹备建堂的工作,当时教会会众从大到小仅有十多位信徒,这对初踏入教会服事的传道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每次参与信义会总会聚集时,总有牧者提及建堂事工,于是让屏南教会决定开始寻求神的心意。

建堂艰难路 神话语扶持

屏南教会旧教堂外观及内部景况。      (照片提供/屏南教会)

2007年开始屏南教会与总会设立建堂经费,并积极找寻屏东合宜的土地,在教会逐渐发展的同时,聚会人数曾达90位会友,但只要谈及建堂话题,人数就会下滑,甚至少到只余30位,在人数递减与土地找寻的困难下,让教会几乎放弃建堂的计划,甚至怀疑或许不是神的带领。

赖穗真传道在祷告中对神说:「买地这件事请你派人来告诉我,衡量标準就是价格在450万左右的土地。」不久之后,有一位在仲介业上班的姐妹,得知教会要购买土地,主动致电教会告知有适合的土地,这块土地面积约120多坪,无论地点或费用都在评估之内。与教会长执评估下,决议410万是教会可以接受的底线,但首当其衝的挑战是有2个单位同时进行竞标,480万是对方出得起的价格。

当时担任仲介协调的姐妹得知这个讯息后,自行跟上帝祷告,请卖方指定要卖给屏南教会才能成,最后卖家的底标揭晓为450万,与教会提出相差40万。在失望之余,上帝透过当天的灵修进度,鼓励要持守起初的盼望,并尽心忍耐等候,不久担任仲介的姐妹来电说明,卖方开会决定后,指定要将土地卖给屏南教会,这个印证让屏南教会重拾建堂的异象与信心。

30人建堂神蹟 困难中见主恩

屏南教会新堂外观,採玻璃帷幕。      (摄影/记者叶毓亭)

新堂筹建期间,不仅教会会友愿意负责初期贷款申请,更製作袜子娃娃对外义卖募款,并将所得捐为建堂经费,甚至有多笔奇妙的小额奉献,蚂蚁雄兵顺利筹得头期款,终于在2010年开始进行建堂工作。

赖穗真表示,仅有30多位的会友要进行建堂是非常困难的事,弟兄姊妹需要很大的信心,加上大环境的改变、工作不稳定,部分会友有经济上的考量,过程中遇到许多的艰难时刻,但即使如此,仍看见神在当中不断鼓励着我们前进。

2012年4月,屏南教会礼拜堂正式启用,外观的玻璃帷幕,让教堂更具有透视性,藉此拉近与外人及社区之间的距离。信义会属于礼仪宗派的教会,因此在主堂内有不同样式的挂布,每个图案皆具有节期循环的含义,象徵基督降生到受难的日子;圣灵降临期用的是绿色布,代表生命成长復甦的意义,透过礼仪让人与上帝更亲近,提醒弟兄姊妹记念主耶稣。

屏南教会建堂工作目前完成第一阶段,虽没有华丽醒目的装潢,却有教堂温馨朴实的形象,即使人力及经费持续吃紧,但仍没有放弃起初所持定的盼望,持续推展国小课辅班、社区事工等,相信神恩典够用,在教会行奇妙的工作。

建堂后的教会空间更大可应用于不同事工。      (摄影/记者叶毓亭)

信义会针对不同节期製作象徵式挂布。      (摄影/记者叶毓亭)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