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根据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发表的首期《中国宗教调查报告》结果,有多项指标表明,在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中,基督教是当代中国社会环境中「适应力最好」的宗教,而这可能是基督教近30年来得以大步发展的根本塬因。

该份调查报告指出,基督教是当代中国社会环境中「适应力最好」的宗教。      (本报资料照片)

人民大学哲学院与该院「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联手进行首期《中国宗教调查报告(2015)》,这项大型社会调查是联合中国28所大学校院、以及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共同研究调查中国宗教相关活动。

调研对象以宗教活动场所为主,访问宗教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各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并聚焦宗教场所的4大特性—组织性、宗教性、社会性与政治性,确保兼顾本土化和国际性。

该项调查由该校哲学院院长魏德东带领学术团队,考量不同宗教属性,联合国内外专家设计问卷,针对中国243个县、市、区,共4,383间宗教活动场所,进行问卷调查,并完整蒐集组织与区域层面的各项数据资料,自2013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歷时2年完成,于7月7日公布研究成果。

其研究目的,是为了能反映中国当代宗教重建、国家与宗教关係,以及宗教信仰与变迁,并希望将具代表性、可靠性的基础数据研究成果提供给各界,作为进一步宗教相关学术研究与政策制定方面的参考。

根据魏德东博士在微博所发表的「中国人民大学发佈《中国宗教调查报告(2015)》」文章表示,就「当代中国宗教重建」面向而言,因当代中国宗教发展并非歷史的自然延续,尤其是接受调查的宗教场所中,有高达90%是1982年之后才获准重新恢復运作的,因此几乎可说是重新开始。

其次在「国家与宗教关係」面向,中国宗教已基本实现并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型态。因各级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中共统战部门常主动拜访宗教场所,除了推动并实现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宪法权利之外,也帮助宗教场所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实际困难。

其中90%的宗教场所已建立以民主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管理制度;30%以上的宗教教职人员在人大、政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联等国家机构参政;60%宗教场所负责人认为宗教政策的鬆紧适度;另有40%以上宗教场所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

适度的外部压力 带来基督教会增长

调查也发现,中国宗教愿意接受国家指导,保持与政府、国家的和谐关係;并表态支持以司法途径管理宗教、国家出钱修建宗教场所、宗教纳入国民教育等议题,呈现出彼此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关係。

根据分析,有多项指标显示,在五大宗教中,基督教是当代中国适应社会环境最好的宗教,这可能是基督教近30年来得以取得长足发展的根本塬因。从宗教场所的建筑时间来看,有半数以上的基督教堂是1977年以后修建,这在五大教中是唯一、也最鲜明的体现了基督教的发展。

就建筑风格而言,82%的基督教堂都是中式建筑,远高于天主教的51%和伊斯兰教的40%。基督教堂是过去5年内建立新活动点最多的宗教(12%),同时是拥有信徒小组比例最高的宗教(52%),也是使用投影设备最多的宗教(40%)。

「推展社会服务」是中国宗教未来的发展重点之一。      (摄影/记者张嘉慧)

令人吃惊的是,1977年后,有8%的基督教堂曾经被关闭过,这项数据超过五大宗教的平均值3.8%。这似乎印证了宗教社会学的一个塬理:适度的外部压力对于宗教的成长,起了积极作用。

至于属于泛基督教的天主教,其教职人员负责人的教育程度则是五大教派中最高的,高达43%是大学程度以上,远远超过五大教的平均数18%。

研究认为,「推展社会服务」是中国宗教未来的重点之一,盼望宗教能站出来,在人民道德、心理与人文教育,以及中国的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独特的贡献。

各宗教所期待能扩增宗教场所,以及宗教教职人员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宗教需求,特别是在「新建场所的审核批准」 (50%)、「宗教场所登记」 (32%)和「教职人员的认定」(23%)的需要。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